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很多肿瘤患者在抗肿瘤过程中,需要进行多个疗程的输液治疗,而在这个长期反复输液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没血管用”的尴尬情况……其实,这是因为长期反复的静脉输液,对我们的外周静脉造成了一定的损伤,导致外周静脉或其周围组织的炎症,出现局部疼痛、破损,甚至坏死等症状,会直接影响抗肿瘤治疗的可持续性、影响抗癌疗效。
因此,为了尽可能减少这种外周静脉损伤,输液港和PICC(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作为一种可以长期留置、并且安全可靠的静脉通路也就应运而生。
随着输液港和PICC技术的逐步推广,它们已经成为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输液方式之一,受到了医患的广泛青睐。不过,夏季高温多汗的环境,却给输液港和PICC的护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1. 病原体接触概率增加:夏季气温居高不下、人们衣着清凉,输液港/PICC长期直接暴露于外部环境中,加之各种昆虫出没频繁、蚊虫叮咬的概率加大,由蚊虫携带的病原体侵袭人体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
2. 皮肤屏障功能下降:夏季人体出汗较多,毛孔开放导致皮肤屏障功能下降,汗液中的盐分、尿素等可以为病菌生长提供养分,形成了有利于病菌生长的皮肤环境、增加了输液港/PICC局部皮肤感染的可能。
3. 皮肤贴膜敷料黏性降低:在夏季多汗的皮肤条件下,用来固定输液港/PICC的贴膜敷料更容易松动、脱落,稍不注意就可能为病菌入侵敞开大门;而且松动的贴膜敷料还可能带动导管移动,导致导管移位、脱出,诱发血管痉挛、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定期清洁局部皮肤,可以选择温和的皮肤消毒剂,在输液港/PICC穿刺点周围由内向外环形消毒,消毒范围要大于贴膜覆盖的范围。消毒后,在皮肤完全干燥后再进行贴膜更换。
如果患者出汗较多,要及时用干净的柔纸巾擦拭汗液,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用力拖拽皮肤输液装置。
同时,要注意皮肤清洁,夏季洗澡频率较高,但要注意洗澡前先用防水的贴膜保护输液港/PICC穿刺部位,防止水分进入!局部水分完全擦干后再进行贴膜更换。
夏季运动要适度,特别对于留置输液港/PICC的患者,运动尽量不要大量出汗,可以选择舒缓温和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散步等。当然,还要避免在高温的时候外出,可以选择在气温较凉爽的清晨或太阳下山后进行。
对于居住环境,在保持干净卫生的同时,还要注意通风,高温天气可以开空调、吹风扇来减少出汗。
夏季优先选择一些透气性较好的贴膜,能减少汗液在贴膜下的聚集,增加局部舒适感;同时,还要注意贴膜的黏度适宜,既能牢固的固定输液港/PICC,又不至于紧粘皮肤、揭膜的时候损伤皮肤。
还有就是要及时更换贴膜,在夏季贴膜更换的频率可以适度增加,特别是在其黏性下降或有汗液聚集的情况下,要及时更换。
夏季输液港/PICC的护理难度加大,要谨遵医嘱、定期进行维护,一般情况下输液港4周需要维护一次,PICC每周维护一次,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问题,确保其正常使用。
1. 局部感染:“红肿热痛”是机体感染的共同表现。
红:局部穿刺点皮肤变红,随感染加重范围逐步扩大;
肿:穿刺点皮肤肿胀,逐步扩展为周围组织肿胀;
热:穿刺点皮肤发烫、皮温上升,感染影响全身可出现全身性发热;
痛:穿刺点隐痛或触痛,严重的疼痛范围扩大,可影响患肢活动;
渗液:穿刺部位渗液是局部感染的常见表现,初期一般是清亮的透明液体,随病情进展逐步出现脓性分泌物。在夏季,清亮的渗液容易与汗液混淆,需要结合其他局部表现进行综合判断,避免耽误病情!
2. 全身表现:随着感染的加重或急速进展,输液港/PICC等导管相关性感染极易导致菌血症等严重的感染,出现一系列全身症状,如高热寒战、精神萎靡、意识障碍、恶心呕吐等。一旦出现全身症状,要尽快就医治疗,根据医生建议进行及时诊疗,避免延误病情!
在夏季,炎热潮湿的环境、蚊虫的侵扰、多汗的皮肤状态,对输液港/PICC的护理提出了挑战。我们要尽力保持局部皮肤的清洁干燥、减少出汗,做好输液港/PICC的定期维护和及时观察,精心的护理是保障在炎炎夏日里安全使用输液港/PICC的前提!也是保证抗肿瘤治疗持续性、提高抗肿瘤疗效、改善预后的前提!
来源:李进医生团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