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点击图片,查看精彩内容↑
作者: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刘颖
贫血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导致患者出现疲劳、认知功能减退、生活质量下降,也增加患者心血管事件及死亡风险。MHD患者贫血发病率高,但知晓率、治疗率、达标率低。其病因包括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生成不足、铁代谢紊乱、炎症状态等多种因素,因此,贫血治疗需要采取综合、个体化管理方案。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缺乏:肾脏是EPO的主要生成器官,肾脏功能受损,EPO就会分泌不足,造成红细胞成熟障碍;同时炎症状态、继发性甲旁亢、尿毒症毒素均可导致EPO活性降低。
铁代谢紊乱:铁是红细胞合成的重要原料之一,铁缺乏及代谢障碍是慢性肾脏病合并贫血的重要因素。MHD患者可因失血(透析管路残留、频繁采血检查、胃肠道失血)、铁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导致绝对性铁缺乏,表现为血清铁蛋白(SF)和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降低。也可以SF正常或升高,但铁释放或利用障碍,即功能性铁缺乏,常见于炎症状态。
炎症状态:透析模式、合并感染、心血管疾病等可导致慢性炎症状态,抑制EPO产生,降低骨髓对EPO的反应性,导致铁代谢障碍、缩短红细胞寿命等。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高PTH血症可抑制红细胞生成导致骨髓纤维化。
营养缺乏:MHD患者由于尿毒症毒素蓄积、心功能不全胃肠道水肿、食欲减退等导致营养缺乏,包括蛋白质、叶酸、维生素B12等缺乏,进而引起贫血。
其他:透析相关溶血,药物继发贫血,尿毒症毒素蓄积抑制骨髓造血,肿瘤、血液系统疾病等引起的贫血。
1. 确认贫血及程度:居住海平面地区的成年人,男性Hb<130 g/L,非妊娠女性Hb<120 g/L,妊娠女性Hb<110 g/L,可诊断贫血;但应考虑患者年龄、种族、居住地的海拔对Hb的影响。
2. 明确是否存在肾性贫血之外的贫血性疾病:明确除外营养不良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出血性贫血疾病和血液系统疾病等导致的贫血,才可诊断肾性贫血。
3. 诊断是否存在加重肾性贫血的危险因素:如严重缺铁状态、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炎症状态及营养不良等。
(1)启动时机:当Hb浓度为≤90~100 g/L时,建议开始肾性贫血药物治疗。MHD患者SF≤200μg/L且TSAT≤20%为绝对铁缺乏,需启动铁剂治疗。
(2)治疗目标:Hb治疗靶目标≥110g/L,不超过130 g/L;Hb增加速度每月10/L,不超过20g/L;推荐TSAT维持在30%~50%且SF200-500μg/L作为铁代谢治疗的靶目标。
(1)生活方式干预:营养、运动、心理、患者教育等。
(2)多学科联合治疗:联合营养科、心内科、呼吸科、康复科等多学科协作,为患者制定个体化干预策略。
(3)危险因素的干预:控制感染、出血及血栓事件、透析不充分、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慢性炎症状态等加重贫血的危险因素。
(4)常用的治疗药物包括ESA、HIF-PHI、EPO模拟肽、铁剂等,根据患者Hb水平、铁代谢状态、炎症水平,制定单药或联合给药方案。
ESA常用类型分为:①短效rHuEPO(Epoetin α/β),50~150U/kg每周1~3次皮下或静脉注射;②长效达依泊汀α,0.45μg/kg每1~2周1次甚至每4周1次皮下或静脉注射;③长效EPO受体激活剂CERA,0.6μg/kg每2~4周1次。ESA剂量调整根据Hb监测的绝对值及Hb变化速度,增减原剂量的25%~50%。常见不良反应包括高血压、血管通路血栓形成等,大剂量使用还可能增加高血压、心血管事件、血管通路血栓、死亡及肿瘤风险。此外,大剂量长期使用可能诱发抗EPO抗体介导的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
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HIF-PHI):通过抑制HIF的降解,稳定HIF水平,从而内源性上调EPO及其受体的表达,同时改善铁代谢(降低铁调素,促进铁吸收和利用)。目前获批HIF-PHI为罗沙司他,初始治疗剂量,每次100mg(<60kg)或120mg(≥60kg) 每周三次,最大剂量2.5mg/kg。起始HIF-PHI之前,应保证患者体内铁储量充足,必要时联合铁剂治疗。
EPO模拟肽(EMP):是人工合成的促红细胞生成素模拟肽,结构与内源性EPO、重组EPO均不同的人工合成模拟EPO的小分子肽,能够与EPO受体特异性结合,发挥与EPO相似的生物学效应。有效纠正贫血,且长效、无PRCA风险。目前我国获批上市的EMP为培莫沙肽,起始剂量0.04mg/kg每4周一次皮下注射,每4周进行一次剂量调整,按照当前给药剂量约25%的比例上调或减少用药剂量,单次最大给药剂量6mg。
铁剂:是MHD患者贫血治疗的基石,启动贫血药物治疗需纠正铁缺乏,铁剂分口服、静脉两种剂型;若患者口服铁剂吸收差、胃肠道副作用不耐受、治疗不达标可选择静脉铁剂,在透析结束时直接静脉注射或滴注。治疗过程中监测铁代谢相关指标,调整给药方案,避免铁过载,导致重要器官损伤。
治疗过程中Hb监测至少每月1次、铁代谢指标监测初始治疗每月1次,稳定后每1-3个月1次,避免Hb变异性过大;对于治疗低反应性的患者需再次评估是否存在感染、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透析不充分、药物等加重贫血因素及其他导致贫血疾病。
MHD患者应每月接受贫血筛查,对于确诊为贫血的患者,需进行贫血原因分析和鉴别诊断,并对患者的贫血程度及铁代谢状态进行评估。MHD患者的贫血治疗策略应涵盖生活方式的调整、药物治疗的个性化方案、合并症的治疗以及综合管理,强调多学科团队的合作和医患之间的共同参与,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目标,包括血红蛋白(Hb)水平、铁代谢状态和Hb变异性的控制,并在治疗期间密切监测Hb和铁代谢相关指标,根据病情变化动态调整药物治疗方案,以防止血红蛋白水平波动过大。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您的意见对我们至关重要!为了更好地了解您的需求,提升文章内容质量,现诚邀您参与本次问卷调查。您的每一条反馈都将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完成问卷仅需几分钟时间,参与即有机会赢取丰厚奖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