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创新微创手术突破:天肿团队成功实施胰头肿瘤切除新术式,精准保留器官功能

2025-07-28作者:论坛报岳岳资讯
原创


在医疗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外科手术理念正在经历一场深刻变革——从追求“根治性切除”转向注重“器官保留”。近日,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胰腺肿瘤科副主任高松团队为一名45岁的浆液性囊腺瘤患者成功实施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该术式在完整切除肿瘤的同时,保留全部关联器官功能,将传统需切除5个器官的手术精简为单一器官切除,患者术后第7天顺利出院,实现饮食功能恢复。该术式通过腹腔镜微创技术精准切除肿瘤,同时重建胰液通路,有效避免了术后胰腺功能不足和血管并发症风险。‌


‌饭后腹胀竟藏肿瘤


“大夫,我这肚子一吃完饭就胀,持续至少大半天!”45岁的王先生(化名),因上腹部反复疼痛伴消化不良就诊。检查发现其胰头竟藏着一个鸽子蛋大小的肿瘤——浆液性囊腺瘤,所幸无血管侵犯和淋巴结转移。这个深藏腹腔的“隐形炸弹”,让他每次饭后都要忍受数小时的腹胀之苦。


由于胰头位置解剖位置特殊,被十二指肠呈“C”形紧密包裹,手术空间狭小,暴露困难,历来是临床高难度挑战。高松团队经过充分评估,决定采用更符合现代医学理念的器官保留方案——仅切除病变胰头,完整保留十二指肠及其他关联器官,有效降低术后胰腺内外分泌功能不足的风险,减少大血管裸露引发的血管并发症概率。此方案获得了患者家属的高度认可。

影像图片 胰头囊性肿瘤


‌手术革新:从“根治性切除”到“器官保留”


“过去我们更关注如何彻底切除病灶,现在则要同时考虑如何守护患者的生命质量。”高松副主任介绍,对于胰头良性肿瘤和低度恶性肿瘤患者而言,传统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需要需扩大性部分切除胰头、部分胃、十二指肠、胆囊和胆管多个器官,并要完成胃与肠,胆管与肠,以及胰腺与肠三个吻合口的重建,相当于对消化系统进行“全面改造”,而保留十二指肠术式则更像是“精准维修”,最大程度保留消化系统“原装生产线”。


手术团队运用腹腔镜三维影像导航和显微外科技术,精细维护十二指肠血供,仅用4小时完成肿瘤精准切除,通过胰肠吻合技术重建消化液通路。患者术后一周康复出院,消化功能未受明显影响。



术中荧光染色清楚显示肿瘤切除后的完整胆道(绿色)


术中荧光染色清楚显示肿瘤切除后保留的十二指肠血管弓(绿色)



术中荧光染色显示整个肿瘤切除术后的术野


手术切除的标本,病理证实为浆液性囊腺瘤,部分囊壁生长活跃


高松主任团队正在进行手术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胰腺肿瘤科副主任高松表示,临床目前对于胰腺位置的浆液性囊腺瘤,有多种新型处理方法,但仍以扩大切除手术为主。近些年,国内外医学界的外科理念从“根治性切除”转向“器官保留”,针对良性病变和低度恶性肿瘤,保留器官功能的手术逐渐得到重视。例如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胰腺中段切除甚至联合胰管修复的胰腺肿物的剜除术,于无血管侵犯、无淋巴结转移的早期恶性肿瘤患者、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如浆液性囊腺瘤、实性假乳头状肿瘤,小于3厘米的神经内分泌瘤)患者以及胰头肿大压迫引发顽固腹痛的慢性胰腺炎患者,可尝试保功能手术切除治疗。


专家呼吁:早诊早治是关键


胰腺所在的位置特殊,藏匿于腹部深处,普通查体难以发现,发病症状还容易与慢性胃炎、消化不良、胆结石等疾病相混淆。建议40岁以上人群,尤其具有家族史或既往胰腺炎病史、长期吸烟或高脂饮食的高危人群,最好每年在有胰癌治疗能力的医疗机构,根据专业医生建议进行肿瘤标志物、CT、核磁共振、超声内镜等相关检查,以实现早诊早治。


通讯员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周妍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