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2025年学术年会(CNA2025)于8月7—10日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会上,北京医院毛永辉教授作了题为“老年代谢性肾病的诊疗思考”的主题报告。《中国医学论坛报》特邀毛永辉教授进行访谈,围绕老年代谢性肾脏病的筛查、诊断和用药等问题展开探讨。现将访谈内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老年代谢性肾病在临床表现上往往缺乏特异性,且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这给诊断带来了很大挑战。在临床实践中,如何通过综合分析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来提高老年代谢性肾病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当下,我国社会已步入老龄化阶段,老年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老年人衰老的生理特点,导致多种疾病共存,进而使得慢性肾脏病(包括代谢相关肾脏疾病)的诊断面临一定困难。
鉴于上述情况,针对老年人群,应重视代谢相关疾病的筛查工作。首先,需要关注患者是否合并代谢相关疾病。例如,对于肥胖的老年患者,应检测其尿常规、肾功能等指标。此外,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痛风或高脂血症的患者,应常规开展肾脏疾病筛查。其中,尿常规检查是最为基础且有效的手段,可早期发现尿液异常,进而为进一步检查提供依据。
老年患者常存在多种代谢异常,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这些代谢异常相互影响,共同促进了代谢性肾病的发生和发展。在制定治疗方案时,选择降压、降糖、调脂等药物时有哪些特殊考虑?
代谢相关性肾脏损害由一系列疾病引发,如前文所述,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高尿酸血症等均可能导致该疾病。在治疗过程中,由于这些疾病常共存于老年患者,因此需兼顾所有疾病的治疗,确保患者的血压、血糖达标,并进行调脂治疗等。
目前,部分药物在治疗代谢相关疾病及代谢相关肾脏疾病方面具有多重作用,如降血糖、降血脂、降压及保护肾脏、降低蛋白尿等。例如,新型的SGLT2抑制剂、传统的RAAS抑制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以及GLP-1受体激动剂等,均为临床常用药物。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治疗代谢相关疾病及代谢相关肾脏疾病的手段日益丰富。
然而,在老年人群中应用这些药物时,需特别注意以下问题:老年人因生理机能衰退,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更易发生药物相关肾脏损害。因此,在应用药物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肾功能。
另外,在使用SGLT2抑制剂时,需要注意其副作用泌尿系感染,老年女性及患有前列腺肥大的老年男性患者更易发生此类感染。因此,在应用此类药物时,应加强相关副作用的筛查。
此外,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的副作用包括高钾血症。老年人因饮食结构及肾功能减退等因素,更易发生高钾血症,糖尿病患者的高钾血症发生率也相对较高。因此,在应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时,应密切监测患者血钾水平。
需强调的是,虽然药物应用过程中发生的高钾血症不容忽视,但这些药物对疾病治疗具有显著获益,因此不应轻易停药。可通过应用降血钾药物维持血钾在合理水平,以确保其他药物能够继续应用,从而在保护肾脏的同时,保障用药安全。这是老年人群应用相关药物时需特别注意的关键环节。
毛永辉教授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肾脏病分会委员
中国老年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副会长
北京医学会肾脏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医学会血液净化分会副主任委员,重症学组组长
中国医学论坛报赵静薇采写
北京医院毛永辉教授审阅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