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基本资料
患者基本情况:患者男,第一次住院 时间2016-3-11
入院时主诉:体检发现肝占位2天
现病史:患者2天前于我院体检,腹部彩超提示:肝S6实性占位性病变,大小约70×34mm;进一步行腹部MR提示:肝S6段原发性块状型肝癌,大小约51×36mm,并肝S3/4、4/8、5、7、8段多个子灶形成(5枚)。未出现腹痛、腹胀,无返酸、嗳气,无恶心、呕吐,无乏力、纳差,无尿黄、身目黄染。为进一步治疗,门诊拟“S6段肝癌并瘤周子灶形成”收入我科。
既往病史:无特殊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肝功能Child-Pugh A级;大三阳,丙肝抗体阳性;乙肝病毒DNA定量 1.60*10^7;甲胎蛋白>1000 ng/ml
彩超:无报告。
胃镜:1.十二指肠球部多发溃疡(前壁,A2)2.胃底中度静脉曲张(Lg-C,F2,CB,RC-)3.慢性浅表糜烂性胃炎4.门脉高压性胃病。
影像学检查(2016-3-10)
上腹部MR:肝S6段原发性块状型肝癌(大小约36×51mm),并肝S3/4、4/8、5、72016-3-10、8段多个子灶形成(5枚),最大位于肝S4/8段,约19×22mm。
临床诊断:
疾病分期/分型:B级(BCLC分期),Ⅱb期(中国)
肝功能情况:A级(Child-Pugh分级)
体力状况:0分(PS分级)
病毒活性:乙肝和丙肝复制活跃
TACE治疗已有40年历史,随着技术的成熟与改进,其作用也逐渐被人们认可。
注:TAE,经肝动脉栓塞;TACE,经肝动脉化疗栓塞
Bruix J, et al. Hepatology. 1998 Jun;27(6):1578-83.
2.Guan YS, et al. ISRN Gastroenterol. 2012;2012:480650.
3.Raza A, Sood GK.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4 Apr 21;20(15):4115-27.
对中期HCC来说,TACE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
TACE的优势在于:a.中断肿瘤血液供应;b.局部化疗,减少全身暴露
从机制上看,TACE和索拉非尼联用可减少复发转移
TACE快速降低局部肿瘤负荷会引起VEGF升高,促进新生血管形成, 导致肿瘤转移复发;
索拉非尼能够抑制新生血管生成,进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TACE治疗会导致肿瘤组织缺氧,诱导VEGF等促血管生长因子分泌增加,诱导肿瘤新生血管生成,促进残余肿瘤细胞增殖,导致复发转移。
治疗方案:
第一次TACE治疗(2016年3月16日)服用索拉非尼治疗。
2016-4-24 上腹部MR:
1、肝S6段及S4/8段病灶呈术后改变(大小约44×28mm和14×13mm),瘤灶未见存活;余肝S2/4、5、7、8段多个子灶(4枚),部分较前稍增大,部分较前变化不大。
2、肝内多发异常灌注灶,较前增多;肝门部多发淋巴结肿大,同前。
2016-4-22 甲胎蛋白 199.9 ng/ml
第二次TACE治疗(2016年4月27日)继续服用索拉非尼治疗。
2016-6-16 上腹部MR:
1、肝癌介入术后复查,肝S6段及S4/8段病灶呈术后改变,瘤灶未见存活;余肝S2/4、5、7、8段多个子灶(4枚),部分较前稍增大,部分较前变化不大。
2、肝内多发异常灌注灶,较前增多;肝门部多发淋巴结肿大,同前。
2016-6-12 甲胎蛋白 206.5 ng/ml
第三次TACE治疗(2016年6月17日)继续服用索拉非尼治疗。
2016-8-6腹部MR:
1、肝癌介入术后复查,肝S6段及S4/8段瘤灶未见存活征象;肝S2/4、5、7、8段多发子灶(4枚),肝S7段子灶较前稍增大;肝内多发异常灌注灶;肝门部多发淋巴结肿大。
2016-8-4 甲胎蛋白 110.8ng/ml
2016-8-10 第一次超声引导下肝癌消融术(S2/4、S5、S7、S8、S4/8肿块)继续服用索拉非尼治疗。
2016-9-28上腹部MR:
肝癌介入术后改变,未见瘤灶存活征象。
2016-9-28 甲胎蛋白 73.5 ng/ml
2017-4-7上腹部MR:
1、肝癌介入术后改变,未见瘤灶存活征象;肝S5考虑异常灌注;S7及S6/7段结节,较前略增大,考虑子灶可能,建议随访复查。2、肝内多发异常灌注灶。3、肝门部、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肿大,较前变化不大。
2017-4-1 甲胎蛋白 121.06 ng/ml
2017-4-11 第二次超声引导下肝癌消融术(S5、S7、S6肿块)继续服用索拉非尼治疗。
2017-5-24上腹部MR:
肝癌介入术后改变,未见瘤灶存活征象;肝S7及S6/7段结节介入术后改变,未见明确存活征象;肝S5结节样异常灌注灶,较前变化不大。
2017-5-17 甲胎蛋白 95.93 ng/ml
2018-1-30上腹部MR:
肝癌介入术后改变,未见明确肿瘤复发征象;肝S5/6、S8段小结节,考虑子灶可能性大。
2018-1-24 甲胎蛋白 99. 52 ng/ml
2018-2-9 第四次TACE治疗,继续服用索拉非尼治疗。
2018-4-9上腹部MR :
肝癌介入术后改变;肝S5/6、S8段小结节(2枚),考虑子灶可能性大,较前变化不大。
2018-5-17 甲胎蛋白 135.3ng/ml
2018-5-22 第三次超声引导下肝癌消融术(S6、S8肿块),继续服用索拉非尼治疗。
2019-5-6上腹部MR :
肝S8、S5/6段瘤灶介入术后改变;肝S5段包膜下结节(1枚),考虑为子灶。
2019-5-5 甲胎蛋白195.3 ng/ml
2019-5-15 第四次超声引导下肝癌消融术(S5肿块),继续服用索拉非尼治疗
2019-10-16 甲胎蛋白57.3 ng/ml
2020-2-10腹部MR:
肝癌介入术后改变,肝S7段病灶边缘延迟强化,考虑术后改变与瘤灶存活鉴别,余瘤灶未见明确肿瘤存活或复发征象。
甲胎蛋白变化:
OS 48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