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是骨髓造血干细胞克隆性增殖形成的恶性肿瘤,占成人白血病的15%,全球年发病率为1.6~2/10万。
国内几个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CML的年发病率为0.39/10万~0.55/10万,并且中国CML患者较西方更为年轻化。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的主力药物。本文将对TKI药物做一梳理。
2000年后,针对CML发病机制中关键靶分子BCR-ABL融合蛋白研发上市的首个TKI药物——甲磺酸伊马替尼,开启了CML的靶向治疗时代。
伊马替尼能相对特异地抑制BCR-ABL激酶活性。伊马替尼的问世,显著地改善了CML患者的生存期,80%~90%的患者的生存期接近正常人,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在伊马替尼已经成为治疗CML的一线治疗药物。
图1 伊马替尼的结构式
由于第一代药物伊马替尼在应用中仍有部分患者会产生耐药性,因而第二代TKI应运而生。第二代TKI药物主要有尼洛替尼、达沙替尼、氟马替尼。
达沙替尼和尼洛替尼能克服绝大部分因BCR-ABL点位突变产生的耐药性。第二代TKI一线治疗CML能够获得更快、更深的分子学反应,逐步成为CML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之一。
图2 尼洛替尼的结构式
由于约10%~20%的CML病例在伊马替尼治疗失败后,会检测到BCR-ABL T315I突变,这一突变几乎对当前所有被批准的CML治疗药物,包括尼洛替尼和达沙替尼产生抗性。
因此针对T315I突变株的激酶抑制剂是第三代TKI的研究方向。第三代TKI药物有普纳替尼(Ponatinib)、奥雷巴替尼(Olverembatinib)。
我国现已有第三代TKI药物奥雷巴替尼获批上市,有研究表明其对T315I突变的CML-CP或CML-AP显示出良好效果,但需注意其会造成血小板减少的不良反应。
图3 达沙替尼的结构式
CML的治疗目标包括延长生存期、减少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和获得无治疗缓解(即停药)。
一线TKI的选择应当在明确治疗目标基础上,依据患者的疾病分期和危险度、年龄、共存疾病和合并用药等因素选择恰当的药物。
中高危患者疾病进展风险高于低危患者,适合选用二代TKI作为一线治疗。
对于期望停药的年轻患者,选择二代TKI有望快速获得深层分子学反应(DMR),达到停药的门槛。
对于年老和或存在基础疾病的患者,一代TKI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其不良反应多为Ⅰ级或Ⅱ级,而二代TKI相关的心脑血管栓塞性事件、糖脂代谢异常和肺部并发症可能是致死性的不良反应,特别需要谨慎使用。
药物名称 | 服用注意事项 |
在进餐时服用,并饮一大杯水 | |
整片吞服不得压碎或切割,每日服用时间应当一致,早上或晚上均开 | |
不得与食物同服,胶囊应完整服用,不得咀嚼或吮吸,不应打开胶囊 | |
氟马替尼 | 空腹服用,正片服用不得咀嚼或压碎 |
奥雷巴替尼 | 随餐服用,正片吞服不得压碎或切割,如果漏服则应在4小时内补服,超过4小时则不再补服 |
对于考虑停药的患者,应注意TKI类药物的停药综合征和处理方法:
(1)有些患者停药后会出现肌肉骨骼痛,一般给予止痛药即可。
(2)除了持续监测疾病,常规门诊检查能够帮助识别出先前TKI药物治疗引起的长期毒性,即使已经停药仍可发生。
(3)停药综合征应该予以监测并可以治疗。
首发: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药剂科
作者:张胤
编辑:贾磊
审核:王晓丹 章萍
↑↑↑点击海报,进入专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