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2025年4月20日上午,“领航计划——精准医疗创新与人才培养项目”实体瘤病例展播最后一站于山东济南圆满举办。本次会议迎来七组嘉宾分享实体瘤诊疗病例,邀请国内多位肿瘤领域权威专家担任点评嘉宾,聚焦实体瘤诊疗中的难点问题展开探讨,通过前沿分享与思路碰撞,为实体瘤诊疗的突破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助力精准医疗在实体瘤诊疗中的深化应用。
王哲海 教授
张建东 教授
钱明 教授
黄岩 教授
本次活动由中国医学论坛报社主办,特邀山东省肿瘤医院王哲海教授担任会议主席,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建东教授、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钱明教授、中山大学肿瘤医院黄岩教授联袂主持。王哲海教授在开场致辞中指出,中青年医生是医学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医学之路需坚守初心,勇于展示自我,在临床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收获成长。每一次学术交流都是宝贵的契机,能以多元化视角为与会医生带来不同的启示,为肿瘤治疗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
翟玉洁 教授
王峰 教授
张铁英 教授
刘森 教授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王峰教授、吉林省人民医院张铁英教授、济南市中心医院刘森教授对该病例进行点评。三位专家一致认为该病例治疗规范,疗效确切,尽管血小板水平未完全恢复至正常范围,但患者整体病情稳定。随后,专家们围绕骨髓保护药的应用、维持治疗阶段用药策略等展开探讨。
吴海涛 教授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吴海涛教授分享了一例胃癌合并CTIT的病例。患者为中年男性,确诊为胃癌ⅣB期,伴腹腔及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转移。初始评估为不可切除晚期胃癌,治疗目标设定为抗肿瘤综合治疗以改善生存。经MDT讨论,患者接受XELOX联合信迪利单抗方案治疗,4个周期后达到部分缓解(PR),但出现3级血小板减少,经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7天后血小板水平有所恢复。随后,治疗方案调整为FOLFOX联合信迪利单抗,并加入rhTPO进行二级预防。然而,患者仍出现血小板减少,且对常规治疗反应不佳。治疗团队进一步分析病情后考虑为难治性CTIT,决定尝试新型药物罗普司亭。罗普司亭作为小分子TPO受体激动剂(TPO-RA),具有高效升板作用,且肝脏友好、药物相互作用风险低。患者接受罗普司亭治疗后,血小板迅速回升并维持稳定。经过持续治疗,肿瘤持续缩小,疗效维持PR,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王畅 教授
胡平平 教授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王畅教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胡平平教授对该病例进行点评。两位专家一致认为该病例准备充分、展示完整,详细阐述了难治性CTIT的治疗过程。同时,该病例的治疗方案兼顾指南与个体化应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宝贵指导。随后,专家们围绕CTIT的免疫因素、罗普司亭的安全性对比分析等问题发表学术观点。
王晓华 教授
江苏省肿瘤医院王晓华教授分享了一例肺癌伴CTIT的病例。患者为中老年男性,七年前因左肺占位行根治性手术,术后病理确诊为腺癌伴纵膈淋巴结转移,EGFR 21 L858R突变。术后接受标准辅助治疗,包括化疗和放疗。术后一年余,患者复查发现肺内多发转移,进入姑息治疗阶段。历经一线吉非替尼、二线奥希替尼靶向治疗及三线信迪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培美曲塞、卡铂强化治疗。虽疗效显著,但治疗期间患者多次出现血小板减少,影响治疗进程。针对CTIT,治疗团队采用TPO、白介素11(IL-11)、海曲泊帕及糖皮质激素等多种升血小板策略,但血小板水平波动大,直至应用罗普司亭后,血小板才得以稳定维持在正常水平,确保后续治疗的顺利进行。
徐清华 教授
王旭 教授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徐清华教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王旭教授点评认为,该病例体现了治疗团队深厚的专业基础和高水平诊疗能力,特别是在诊疗过程中对患者CTIT的管理十分到位。随后,专家们围绕术后辅助放疗的适应症、四线治疗个体化方案挑战等展开热烈讨论。
缪玉娥教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缪玉娥教授分享了一例胃癌术后合并CTIT的病例。患者为老年男性,胃癌术后接受SOX方案辅助化疗。在第4周期化疗后,患者首次出现血小板显著降低,诊断为CTIT。治疗团队首先采用TPO治疗,血小板恢复至正常水平,但后续化疗周期中多次复发CTIT且程度加重。团队综合评估后,尝试TPO、海曲泊帕、艾曲泊帕等及中医中药治疗,效果均不理想。患者反复因血小板降低导致出血入院,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2024年7月,罗普司亭的上市为治疗带来希望。作为NCCN指南推荐的TPO-RA,罗普司亭能够全面高效激活多条下游信号通路,快速有效提升血小板水平,与内源性TPO无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无中和抗体风险。应用罗普司亭后,患者血小板水平稳定上升并维持在安全水平,且未再进行血小板输注。
刘文健 教授
宋华勇 教授
朱传营 教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刘文健教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宋华勇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朱传营教授在点评时指出,该病例虽治疗相对简单但罕见复杂,患者经规范的多学科诊疗及新药治疗维持较好状态,充分启示规范治疗、学习前沿、运用新药的重要性。随后,专家们围绕严重CTIT病因及骨髓穿刺必要性、抗肿瘤治疗前全面预评估等问题展开交流。
肖小芳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肖小芳教授分享了一例肝癌骨转移的病例。患者为老年男性,早些年因肝癌接受手术切除,术后规律服用恩替卡韦进行抗乙肝病毒治疗。近期,患者肿瘤复发,发现全身多处骨转移,经一线、二线治疗后病情再次恶化。治疗团队全面评估发现患者存在急性肝功能不全、血小板减少等问题,组织多次MDT讨论,制定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经积极抗病毒、升血小板、降胆红素等对症支持治疗,患者病情一度得到控制。然而,最近一次患者因口齿不清、吞咽困难再次入院,检查发现枕骨及C2椎体转移。经枕骨放疗及阿帕替尼全身治疗,患者吞咽功能有所改善,但终因高钾血症、高钙血症离世。在治疗期间,罗普司亭在CTIT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李德智 教授
李金鹏 教授
孙鹏 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李德智教授、山东省肿瘤医院李金鹏教授、山东省肿瘤医院孙鹏教授对该病例进行点评,三位专家一致认为该病例复杂且具有代表性,展现了MDT和全程管理的重要性。患者经历了手术、复发、多次放疗及免疫治疗,最终OS超过16个月,体现了治疗团队的精湛医术。随后,专家们围绕抗肿瘤治疗选择、全身检查时机及鉴别诊断中激素治疗的影响等问题发表学术观点。
赵彦教授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赵彦教授分享了一例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病例。患者为老年男性,经详细检查考虑为肺癌并脑转移。经MDT讨论后行颅脑占位性病变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为小细胞肺癌脑转移。随后,治疗团队为患者制定了包括颅脑放疗、EP方案化疗联合度伐利尤单抗的免疫治疗方案。经过系统治疗,患者颅内病变达完全缓解(CR),右肺病变显著缩小,疗效评价为PR。随后,患者继续接受度伐利尤单抗维持治疗,病情长期稳定。七个月后疾病进展,团队给予EP方案化疗联合姑息性放疗,患者症状明显好转。但化疗期间患者出现3级血小板减少,经罗普司亭治疗后血小板水平回升至正常,保证后续治疗的顺利进行。此后,虽出现胸壁及腹壁皮下转移,但经二线EP方案化疗后病情再次得到控制。截至目前,患者OS已达42个月,生活质量良好。
杨从容 教授
范秉杰 教授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杨从容教授、山东省肿瘤医院范秉杰教授对该病例进行点评,二位专家一致认为该病例诊疗思路清晰,措施得当,特别是在免疫治疗时代背景下,胸部放疗的介入非常具有创新性,显著延长了患者的首次无进展生存期(PFS)。同时,针对患者出现的严重骨髓抑制,特别是血小板降低问题,治疗团队快速响应,及时应用罗普司亭,确保治疗足剂量、足疗程,最终使患者实现42个月的生存期。
徐慧敏教授
益阳市中心医院徐慧敏教授分享了一例晚期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例。患者为老年男性,经多项检查及穿刺活检确诊为高级别神经内分泌肿瘤。治疗团队为患者制定了EC联合免疫及靶向治疗的综合方案。历经6个周期的治疗,患者左肺下叶背段病变及肝脏转移灶均显著缩小,疗效评估达到PR。治疗期间,患者出现了骨髓抑制,尤其是血小板下降明显,使用罗普司亭后血小板水平逐渐回升,有力保障了后续治疗的连贯性与安全性。
钟婷 教授
张哲 教授
赵媛媛 教授
益阳市中心医院钟婷教授、山东省立医院张哲教授、中山大学肿瘤医院赵媛媛教授对该病例进行点评,三位专家对病例中的升血小板治疗历程及MDT团队展现出的诊疗智慧给予高度评价。同时,专家们围绕局部治疗的最佳介入时机、化疗剂量的调整策略、出血风险的全面评估与防控等内容发表独到见解。
王哲海教授在会议总结时强调,此次会议不仅展示了专家们的深厚学术造诣,更凸显了他们在应对复杂实体瘤病例时的卓越能力。面对错综复杂的肿瘤,专家们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敏锐的临床洞察力以及丰富的实战经验,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本次会议不仅为中青年专家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促进了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更为实体瘤诊疗的进步指明了方向。展望未来,我们应继续加强多学科协作,探索实体瘤诊疗的创新点,为患者带来更多希望。同时,临床医生也要紧跟医学前沿,将新的理念与方法融入临床实践,不断提升实体瘤诊疗水平,共同推动医学事业迈向新的高度。
专家合影
编辑:中国医学论坛报 侯良宇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