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泉州市第一医院MDT团队由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胸外科、放疗科、肿瘤内科、病理科等多学科专家组成,始终致力于肺癌精准化、个性化治疗探索。近日,团队围绕一例罕见的肺神经内分泌肿瘤伴奥克突变病例展开深度研讨,6位教授从不同维度揭示了多学科协作在肺癌诊疗中的关键价值。
何约明教授强调,MDT模式是肺癌精准科学诊治的核心支撑。本例罕见病例的诊断过程中,团队通过整合呼吸科、胸外科、病理科等多学科资源,不仅明确了神经内分泌肿瘤伴奥克突变的分子特征,更验证了多学科协作在复杂病例中的不可替代性。他指出,此类罕见病例的诊疗突破,将为同类疾病的治疗路径提供重要参考。
林教授详细回顾了病例的全程治疗轨迹。患者初诊时接受阿来替尼靶向治疗,初期疗效显著,但随后出现颅内转移。团队迅速调整方案,改用三代ALK抑制剂洛拉替尼后,颅内病灶明显缩小。这一案例生动展示了靶向治疗中“动态监测-基因检测-方案调整”的闭环管理逻辑,也凸显了基因突变复杂性对治疗策略的深远影响。
陈劭赓教授从外科视角指出,对于可手术患者,手术仍能带来绝对生存获益;但对于无法耐受手术或存在寡转移的患者,立体定向放疗(SBRT)可作为优选方案。他通过对比手术与SBRT的疗效数据,强调规范化治疗观念的重要性,而MDT模式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平台。
蔡文杰教授重点阐述了放疗在寡转移肺癌中的临床应用。局部放疗不仅能延长患者生存期,还可为系统治疗争取时间。他以SBRT为例,指出其局部控制率高达90%以上,尤其适用于不可手术或寡转移患者。同时,他提醒需重视放射性肺炎与肿瘤进展的影像学鉴别,多模态影像评估是精准诊断的基础。
陈木金教授针对本例罕见的奥克突变提出系统性解决方案。三代洛拉替尼在颅内病灶控制中展现显著疗效,而针对多基因突变特征,团队设计了联合化疗与免疫治疗的后续策略。他强调,罕见突变的诊疗需兼顾分子特征与临床表型,个性化方案需通过MDT反复论证。
陈一峰教授从病理学角度指出,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需排除其他部位转移可能,而基因检测在指导靶向治疗中具有核心地位。他特别提到,二代测序技术可检测未知融合基因,为治疗决策提供分子层面的“导航图”。他倡导“神经内分泌治疗+奥克突变靶向”的双重策略,认为这可能为患者带来更大获益。
本次MDT讨论印证了多学科协作在肺癌诊疗中的核心地位。从罕见病例的精准诊断到靶向治疗的动态调整,从手术与放疗的权衡到病理诊断的分子导航,每一位专家的见解都凝聚着对科学严谨性的追求。泉州市第一医院MDT团队以实践证明:唯有汇聚多学科智慧,才能在肺癌精准诊疗的道路上不断突破,为患者点亮生命之光。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