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慢性萎缩性胃炎,如何用药?| 用药指导

2021-07-14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非原创 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指胃黏膜发生局部性、广泛性的腺体减少、萎缩及黏膜层变薄的现象。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无特异性症状、复发率高、伴有一定胃癌风险、不易治愈的特点。如何正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广大医师和患者重视的问题。

一、萎缩性胃炎的主要病因

1、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慢性萎缩性胃炎最重要的病因。

Hp感染后可出现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及癌变。

2、饮食因素、精神因素是诱发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关键性因素。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等。多食新鲜蔬菜与水果,可以降低胃癌的相对危险度。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规律饮食、清淡饮食、少食或忌食腌制、熏烤和油炸等食物。

当代人由于长时间处于紧张工作状态下,多数伴有精神紧张和不同程度的忧郁症,可影响神经功能,使得胃部出现多种病理性改变、胃腺分泌异常,产生器质性病变,诱发慢性胃炎,进而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二、萎缩性胃炎药物治疗目标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目标是:①延缓或阻滞病变的进展、降低癌变风险;②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1.webp.jpg

三、可延缓病变进展的药物

包括根除幽门螺杆菌药物、叶酸等营养元素、可延缓萎缩进展的中成药。

1、根除幽门螺杆菌药物

对于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患者,根除Hp是慢性萎缩性胃炎最基本的治疗,可以逆转萎缩,延缓肠化进展。中国山东的随访研究显示,根除Hp可使胃癌发生风险降低39%。

按照我国Hp共识意见,推荐PPI+铋剂+2种抗菌药物组成的四联疗法,疗程为10或14天。

2.webp.jpg

2、补充叶酸等营养元素

补充叶酸、维生素C、β-胡萝卜素等可作为慢性萎缩性胃炎预防胃癌的方法,但仍有争议。

叶酸:

对于部分体内低叶酸水平者,适量补充叶酸可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组织状态从而减少胃癌的发生。

维生素C、β-胡萝卜素:

属抗氧化剂,有研究认为可减少胃癌的发生。但多项抗氧化剂预防胃癌的研究存在争议。

在我国胃癌高发区山东临朐,通过补充维生素C、E、硒,发现并不能降低胃癌的发生风险。

3、可减缓萎缩进展的中成药

中成药对于逆转、减缓萎缩进展有一定疗效。

3.png

四、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对症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可无明显症状,也可表现为非特异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部不适、饱胀、疼痛等;部分患者可同时存在胃食管反流病,表现为反酸,烧心等;部分患者可存在胆汁反流样表现,如口苦、嘈杂、嗳气。

针对上述各种临床症状,可适当地予以胃肠促动力药、胃黏膜保护剂、抑酸剂等药物进行对症治疗。

4.webp.jpg

五、中西药结合治疗

1、根据西医理论,选用中药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特点:胃黏膜固有腺体破坏、萎缩,伴或不伴有肠上皮化生和上皮内瘤变等胃癌前病变。

肠上皮化生(肠化生)是指胃黏膜中出现类似小肠或大肠黏膜的上皮细胞。

临床可根据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特点,以及患者的主要症状,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选用具有相应药理作用的中药进行治疗。

5.png

2、根据中医理论,选用西药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中医学“胃脘痛”、“痞满”等病证范畴,可按中医“证”的本质内涵给予西药治疗。

6.webp.jpg


作者:Gcplive

文章首发自药评中心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