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2018—2020年多中心血流感染分离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2021-12-28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感染非原创

中国11所三级医院系统性分析了2018—2020年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特点,全部数据来源于2018年1月—2020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广东省中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和航空总医院共11所三级医院,血流感染标本中分离获得的病原菌,保留同一患者相同细菌第一株剔除重复菌株后纳入结果分析。


结果

菌株分布

1.总体分布 

2018年1月—2020年12月从血流感染标本中共分离致病菌20742株,其中各年度分别为6255、7226和5907株,分离株数相对稳定。 


2.菌种构成 

2018—2020年多中心血流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居多共12399株(59.8%),革兰阳性菌8343株 (40.2%)。排前10位的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屎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粪肠球菌和阴沟肠杆菌。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 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以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 球菌、人葡萄球菌和屎肠球菌为主。大肠埃希菌、 人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分别由 26.7%上升到27.5%,4.7%上升到5.0%,2.3%上升到2.6%;肺炎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屎肠球菌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分别由15.4%下降到13.5%,8.4%下降到6.9%,4.2%下降到3.9%,见表1和图1。 

5.png

6.png

病原菌耐药情况

1.革兰阴性菌耐药情况 

血流感染来源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的耐药率3年分别为1.3%~3.1%, 1.5%~2.7%和2.8%~3.2%;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小于4%;对头孢曲松和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分别为57.8%~60.7%和55.9%~59.5%;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63.6%~67.2%和54.9%~58.3%,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47.5%~49.6%和4.0%~5.3%。


血流感染来源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厄他培南3年的耐药率分别为12.7%~15.2%, 10.9%~14.9%和14.7%~20.2%。对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和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分别为25.9%~28.1%,37.9%~39.5%,38.9%~42.7%,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为22.7%~26.9%。对阿米卡星耐药率为8.6%~13.1%,保持较好的敏感性。 


血流感染来源阴沟肠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3年的耐药率分别为11.7%~20.9%, 13.3%~23.4%和17.9%~22.2%,对头孢他啶的

耐药率为34.8%~43.2%,对头孢曲松的耐药率为 38.3%~49.4%,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为 16.0%~24.7%。第三代、第四代头孢菌素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 


血流感染来源的铜绿假单胞菌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3年的耐药率分别为13.9%~17.0%和 18.1%~23.1%;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和妥布霉素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6%~3.7%,6.6%~8.4%和5.0%~6.0%;对哌拉西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11.5%~13.9%和5.3%~7.5%。 


血流感染来源的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3年的耐药率分别为73.2%~79.8%和 73.6%~77.6%,对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72.6%~81.7%,72.7%~88.3%,62.3%~73.7%和76.1%~81.3%。对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2020年比2018年增加了9.1%。 


2.革兰阳性菌耐药情况 

2.1 葡萄球菌属 

血流感染来源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共检出1215株,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385株(31.7%)。MRSA对克林霉素、红霉素、四环素的耐药率均大于50%,对庆大霉素、利福平、左氧氟沙星、复方磺胺甲噁唑、克林霉素和红霉素的耐药率均呈现下降的趋势,相比2018年,2020年分别下降7.6%、10.3%、5.2%、2.4%、11.9%和8.8%。MRSA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红霉素和四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26.7%~38.1%,38.5%~44.1%,37.4%~42.6%, 50.4%~62.3%,69.5%~78.3%和49%~53.1%;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的耐药率分别为6.6%~7.1%,5.4%~8.5%,6.4%~7.9%, 25.9%~30.8%,43.8%~51.0%和8.9%~11.0%,MRSA耐药率高于MSSA,P<0.05;但是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MSSA高于MRSA,P<0.05。本研究未发现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以及对万古霉素非敏感的菌株。


2. 肠球菌属 

血流感染标本共分离出1213株屎肠球菌,701株粪肠球菌,屎肠球菌的检出数高于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1.5%~1.7%;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对高浓度庆大霉素和高浓度链霉素的耐药率分别42.0%~52.0%和21.3%~29.4%。粪肠球菌高浓度庆大霉素和高浓度链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25.9%~36.9%和20.0%~21.5%。屎肠球菌对氨苄西林、高浓度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红霉素、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均高于粪肠球菌,P<0.05。粪肠球菌对四环素的耐药率高于屎肠球菌,P<0.05。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耐药率均<5%。


3.其他少见菌

3.1 沙门菌 

对于血流感染的沙门菌,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为主,检出月份集中在5~6月份,对庆大霉素、氯霉素、头孢曲松、复方磺胺甲噁唑的敏感率均较高。广东省中医院和中山一院以伤寒沙门菌为主,检出月份集中于5~6月份,由于例数少(仅10余例),耐药性没有统计学意义。 


3.2 布鲁菌 

血流感染布鲁菌在11所医院内均有检出,其中以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的检出最为显著,3年共分离出165株(占6%),2018、2019和2020分别检出28、74和63株,在该院血流感染致病菌检出数中排名第6位。吉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年共检出99株,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年共检出36株。11所医院均未进行耐药性监测。


结论

11所医院血流感染病原菌3年检出及构成变化不大,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占绝对优势;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耐药率较高;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严重;布鲁菌所有成员单位均有检出,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检出数最多。临床应持续加强细菌耐药监测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引用本文:       

孟雪斐1 张鸿娟1 马志刚1 冀旭峰2 刘平娟3 喻华4 蓝锴5 季萍6 贾伟7 李刚7 刘家云8 谢小芳9. 2018—2020年多中心血流感染分离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1, 46(11): 985-993.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