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Modern Pathology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和预测模型

2024-04-16作者:论坛报雨彤资讯
原创


成果名称: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和预测模型Solid pseudopapillary neoplasms of the pancreas:Clinicopathologic Analysis and a Predictive Model)

发表期刊:《现代病理学》[Modern Pathology,IF(2022):7.5]

通讯作者:于双妮,陈杰

第一作者:陈净慈

主要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推荐理由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相对少见,目前医学上对其生物学行为的认识并不充分,患者预后难以预测。本研究基于手术标本的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特征,提出了一种预测患者术后复发风险的模型,具有高敏感性,且简便实用。


研究解读


本研究聚焦于一种罕见的胰腺恶性肿瘤——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neoplasm, SPN)。与更为大众熟知的“癌中之王”胰腺导管腺癌不同,SPN具有独特的表现:好发于儿童及中青年,女性多见,手术完整切除是标准的治疗方式,部分患者术后原位复发/远处转移,甚至死亡。目前的临床难题是,全部SPN均被认定为恶性肿瘤,但实际上它的生物学行为并不明确,根据临床诊疗经验,其预后具有明显异质性,而影响SPN术后复发的因素尚不清楚,因此难以评估患者疾病复发风险,并有针对性地制订治疗及随访策略。


近年来,北京协和医院明确诊断的SPN病例量逐年增加,为了解决前述临床问题,本研究收集分析了2000-2021年共486例SPN的临床资料、病理切片及随访情况。6例(1.2%)初治即发生转移(AJCC分期Ⅳ期);438例(90.1%)获得随访信息,中位随访时间58.5个月,其中21例(4.8%)手术切除后原位复发/远处转移,中位复发时间72个月;绝大多数SPN的生物学行为类似于良性肿瘤。


本团队充分发挥病理科特色,详细分析了23个病理参数,最终筛选出肿瘤大小、肿瘤外脉管内瘤栓、Ki-67指数共3个独立预后因素,建立了北京协和医院(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PUMCH)-SPN复发风险预测模型。模型根据患者初治手术标本进行评分,0分为复发低风险,10年无复发生存率为100%;1-3分为复发高风险,5年及10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6.4%及75.3%。此外,通过外部队列验证评估,PUMCH-SPN模型的敏感性达98.3%。


本研究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成果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预后评估的系统”(专利号ZL202111547106.X),并于2023年6月正式发表于病理学顶级期刊《Modern Pathology》(中国科学院分区1区),影响因子8.209。


专家点评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neoplasm, SPN)是好发于儿童及中青年的少见肿瘤,目前医学上对这种肿瘤的认识并不充分,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在最新版(第5版)消化系统肿瘤分册中将其定义为恶性肿瘤。


但是,我们从临床工作中发现这组肿瘤中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的预后非常好,手术切除后经过长期随访均无复发和转移,这部分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几乎类似于良性肿瘤,因此是否将其全部归为恶性有待探讨。我们要解决的临床问题是,寻找相应的指标或因素以预测SPN的生物学行为,换句话讲,充分了解具有哪些特征的肿瘤患者预后好,哪些特征的预后不好,才能对手术后患者的治疗进行指导。


我们的研究首先从肿瘤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入手,同时纳入了肿瘤的免疫组织化学特征,经过大样本的总结分析后发现了3个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独立预后因素,通过对这3个因素赋分,我们建立了一个风险预测模型(命名为PUMCH-SPN模型)。


PUMCH-SPN模型可以将肿瘤分为两个不同的组别:低风险组和高风险组。在低风险组中,患者10年无复发生存率几近100%;在高风险组中,才会有一小部分患者会发生复发或转移,也就是说,通过我们的模型,至少可以从WHO概念中分流出一部分几乎没有复发风险的患者,提示临床在手术后的处理上应该趋近于良性肿瘤,让这些患者摘掉恶性肿瘤的帽子,避免过度治疗和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总之,我们首次通过大样本的循证医学的证据提出了SPN中能够预测生物学行为的重要因素,采用这些预测因素能够筛选出一组几乎无复发风险的患者,进一步向肿瘤诊治的个体化和精准化迈进,我们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证明了中国人在胰腺肿瘤研究中不可忽视的贡献。



创新背后


初衷:这个想法最初是陈杰教授提出的。团队近十几年来一直关注胰腺肿瘤,而在科学研究方面,以前更加偏重于胰腺导管腺癌和神经内分泌肿瘤。但是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在书本中被认为“罕见”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neoplasm, SPN)在实际工作中诊断得越来越多,其中少数患者的标本是以“肝脏肿物”、“网膜肿物”,甚至腹腔多份转移灶的形式送来的。SPN患者的总体预后情况是怎样的?哪些因素决定了患者的复发/转移?这是我们最初想要弄清楚的问题。


四年多的研究故事:从2018年最初的问号提出后,我们查阅了大量文献,大致印象是SPN患者总体预后较好,但对于疾病复发的预后因素,目前的答案不甚明朗。SPN的临床研究主要受限于病例量(<200例),而想要回答我们的问题势必需要大宗病例及足够长的随访时间才能得到尽可能贴近真相的答案。于是我们搜索了病理科数据库中全部的SPN,发现最早可追溯至2000年,而自2014年起,每年新确诊的SPN超过40例,因此我们可以收集到充足的病例进行探究。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收集到时间跨度>20年、共26例出现原位复发/远处转移的患者,这些都是极其珍贵的临床资源。


确定了可行性之后,我们花很多时间确定了要研究的病理参数。在前期准备中,我们发现多数研究纳入的病理参数是不够全面的,为了尽可能客观,本研究近乎把所有之前研究过的参数取了“并集”,总共分析了23个指标,利用病理科的优势,反复复习这些完善保存的切片,并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完善指标的评判方法,其间也因修改标准返工过很多次。由于我们日常的精力主要还是在临床工作,整理完这些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外部验证共花了四年多时间,最终2023年有幸让这些临床研究成果发表于Modern Pathology杂志。


未完待续:这个临床研究的故事到此是一个小节点但不是终点,看似简单的问题却需要整个团队的辛勤付出来解答。现在形成的模型仍有待完善与进一步验证,源于临床的研究终究要回归临床应用。我们团队依旧在为此努力。



作者介绍


image.png
通讯作者

于双妮

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副主任医师,亚专业为女性生殖系统及消化系统病理诊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基金,发表论文多篇;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学组委员,北京市病理学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全国微无创学会妇科病理专委会秘书,中国老年医学会病理分会青年副主委。

image.png
通讯作者

陈杰

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师从刘彤华院士,北京协和医学院长聘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及第二临床分委会主席。曾任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两届主任委员,教育部科技委生物与医学学部委员,国家病理质控中心主任,中华病理学杂志两任总编辑,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党委副书记,病理科主任、北京协和医学院病理系主任,北京医学教育协会会长、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专家。199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课题和国家行业基金课题及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已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SCI收录论文15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9项。主编全国长学制统编病理学教材及胰腺专著18部。

image.png
第一作者

陈净慈

201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医学实验班(临床医学八年制)。2018-2021年为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临床博士后,导师陈杰教授。2022.9至今为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主治医师。





团队介绍


image.png


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陈杰教授团队深耕于临床病理诊断和研究领域,具有丰富的疑难疾病的诊断经验,特别专注于消化系统疾病领域。团队由老中青不同梯队成员组成,担负医疗、科研与教学任务。带头人陈杰教授是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曾任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病理科主任,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历任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病理学杂志总编辑、全国病理医师定考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师协会病理分会会长等职务。团队多次获得国家973重点研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发表文章400余篇;著书多部,其中包含全国统编本科生及研究生教材;获得发明专利多项。


每一项临床研究都倾注着研究团队的心血结晶。学习过后,您是否有所收获?或有疑问想与主创团队分享?请在评论区留言,期待与您交流!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