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肿瘤患者如何预防和治疗便秘?一文详解!

2024-02-28作者:CMT琳资讯
非原创

对于肿瘤患者来说,便秘是十分常见的并发症和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根据国外对宁养院中癌症患者接受便秘药物治疗情况的研究表明,约70%~100%的患者的便秘需要接受治疗。而且就现有的便秘治疗手段而言,无论是手术、灌肠,还是益生菌或泻药,均没有取得满意的疗效,易复发且治标不治本,症状胶结难除。


可以说,便秘是肿瘤患者“额外”的痛苦,也是治疗的“瓶颈”。那么,肿瘤患者如何预防和治疗便秘就成为重中之重!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解读一下肿瘤患者便秘的防治。




肿瘤患者出现便秘的原因有哪些?


要想更好地预防和治疗便秘,就要搞清楚出现便秘的原因,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1、肿瘤直接影响


腹盆腔原发或转移性肿瘤可以压迫或阻塞肠道,引起以“痛吐胀闭”(腹痛、呕吐、腹胀、便秘)为主要表现的肠梗阻。


肿瘤如果侵犯腰椎,引起脊髓损伤或支配排便的神经受损时,可能导致排便的动力肌活动能力下降、排便动力减弱。


2、肿瘤全身影响


肿瘤患者由于食欲变差、营养不良、活动减少、长期卧床等,导致肌肉萎缩、肠道蠕动变慢出现便秘。


抗肿瘤治疗(如化疗、放疗等)期间,患者为了增加营养,进食高脂肪、高蛋白的饮食,这种饮食往往纤维素不足,对肠道活动刺激减少,导致粪便在肠道内移动缓慢,出现大便干燥、硬结。


罹患癌症后,患者精神高度紧张,或长时间往返于医院,生活习惯及环境发生改变,影响胃肠道运动及内分泌功能,导致便秘。



3、药物性因素


化疗药物:具有植物神经毒性的化疗药物都会引起便秘,甚至是麻痹性肠梗阻,最常见药物长春碱类(长春新碱长春瑞滨等)、鬼臼毒素类(依托泊苷


阿片类止痛药:长期使用阿片类止痛药是导致肿瘤患者便秘的最常见原因,统计显示发病率约51%~87%。原因是阿片受体作用于胃肠道,可以使肠排空时间延长,肠道高渗状态导致粪便干结,同时还能抑制中枢、使排便反射不敏感。


止吐药物:主要是指5-羟色胺类止吐药(如昂丹司琼托烷司琼、帕诺洛司琼等),这些药物在放化疗期间会常规使用,它们会使胃肠道蠕动变慢,从而导致便秘。


泻药:不少便秘患者会长期使用一些泻药,比如大黄、番泻叶、酚酞片(果导)、开塞露等,这些药物在长期过量服用的情况下,会出现肠黏膜损害、对泻药的敏感性减弱,导致“泄剂结肠”(泻药依赖)、便秘加重。


其他药物:比如辅助止吐、止痛的制酸药、抗抑郁药等,都可以引起便秘。



4、其他因素


包括年龄(研究显示71~80岁的患者便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的患者)、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代谢紊乱、焦虑抑郁状态等)等。



肿瘤患者该如何预防便秘?


了解清楚病因之后,我们还是要从预防入手,毕竟“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大家都是知道的。


1、饮食预防


推荐患者平时多进食一些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红薯、扁豆、豌豆等),推荐食用水果、蔬菜、豆类和坚果等,特别是接受化疗的患者,应该注意膳食纤维素的增加(纤维素的摄入量应该达到20~35g/日),同时增加饮水量,最好每日饮水量在1500~2000ml以上。



2、运动预防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适度进行体育锻炼



建议每周进行2次以上的运动,每次30~60分钟,并且逐步增加运动量;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可以进行腹部顺时针按摩以促进胃肠蠕动。


3、排便训练


包括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的盆底肌训练、如厕习惯训练等,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最好放在早上起床后和饭后2小时左右尝试排便,每天至少尝试两次,每次不超过5分钟,使用马桶如厕时还可以把脚放在小板凳上、增加腹部压力;而且,不要在有便意的时候推迟排便。


4、药物预防


2019年版《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成人癌痛临床实践指南》推荐,使用刺激性泻药或聚乙二醇同时保持足够的液体摄入量可以预防化疗相关性便秘。


许多文献报道传统医药对预防便秘有着比较突出的疗效,比如中医耳穴贴压可以预防乳腺癌化疗相关性便秘;中医按摩、针灸等治疗也可以减少抗肿瘤治疗期间便秘的发生率。



改变给药方式,如口服阿片类药物,可以改为椎管内给药或利用其他替代性止痛方案,可以降低阿片类相关的便秘发生。


除此之外,使用一些新型的治疗方案、药物,也可以显著降低治疗相关便秘的发生率。据报道,一项名为“吗啡远程局部光活化”的新技术被证实可以有效镇痛而不出现严重便秘等不良反应;“阿片类药物使用障碍治疗性疫苗”可以选择性的预防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当然,在选择这些新的药物、方案时,最好要经过专业医生的建议,避免得不偿失的情况发生。



肿瘤患者出现便秘该如何治疗?


其实就疾病的预防而言,有“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种情况,前面我们主要讲了“未病先防”的状况,接下来我们聊一下“既病防变”的情况。


1、药物类型


泻药:美国肠道疾病学会将泻药作为便秘的首选用药,分为刺激性泻药(如大黄、番泻叶等)、渗透性泻药(如乳果糖甘露醇等)、溶剂型泻药(如硫酸镁、多糖醇等)、粪便软化剂(如开塞露等)等。不过,由于泻药通常只是对症处理的药物,并不针对导致便秘的病因,长期服用还可能导致药物依赖、电解质紊乱(渗透性泻药)、癌变(如刺激性泻药会损伤肠壁神经,导致大肠黑变及肠癌的概率增加)等。因此,作为单一药物治疗肿瘤患者便秘时,效果往往不甚理想。


促动力药:包括5-HT4受体激动剂(莫沙必利、西沙比利等)和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吗丁啉、胃复安等),可以增强胃肠蠕动能力,有助于排便活动。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肿瘤直接压迫导致的机械性梗阻是禁用的,而且长期使用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催乳素增加(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禁用胃复安)等不良反应。


阿片受体拮抗剂:主要是纳洛酮之类的药物,其可以拮抗阿片类受体,对抗阿片类药物毒副反应,但有较重的肝损害可能,使用期间要密切关注肝功能。


中药:传统医学有许多改善肿瘤患者便秘的方剂选择,研究显示:三承气汤、大柴胡汤、麻子仁丸、增液承气汤等,在放化疗所致的便秘中疗效显著;现代中医经过长时间的研究,也开发出一批有效治疗肿瘤患者便秘的中成药物,如麻仁润肠丸、芪黄通秘胶囊等。



2、给药方式


主要包括口服、直肠给药及中医外治等方式给药。其中,直肠给药是最为有效缓解轻度便秘的方法,但对于患者来说有一定的痛苦。


根据我国制定的“慢性便秘诊治指南”的建议,肿瘤患者便秘的药物应遵循“三阶梯”原则:


第一阶梯:刺激性泻药和/或软化剂;

第二阶梯:刺激性泻药+渗透性泻药;

第三阶梯:直肠措施给药(栓剂或灌肠)。


3、其他治疗方法


中医外治法可以有效缓解肿瘤患者便秘,包括针刺、中药穴位贴敷、穴位按压、中药灌肠等方法,诸多研究都证实了其在治疗肿瘤患者便秘方面的有效性。并且,传统医学相对于西药来说,毒副反应较少、经济方便,更易于为人们接受。


总体来说,目前肿瘤患者便秘的治疗尚未形成统一的共识,但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多种抗便秘机制的药物、不同的给药途径等联合治疗,是改善肿瘤相关性便秘的有效选择。


来源:李进医生团队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