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根据病因,鱼鳞病可分为遗传性鱼鳞病和后天获得性鱼鳞病。遗传性鱼鳞病通常与基因突变有关,儿童时期发病,可进一步分为综合征和非综合征性鱼鳞病。
寻常型鱼鳞病是最为常见的遗传性鱼鳞病类型,估计患病率达到 1/1000~1/250,这是一种非综合征性原因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婴儿期即可发病,大多数患儿在5岁前就表现出特征性的皮损。
寻常型鱼鳞病
其他相对少见的遗传性鱼鳞病类型包括板层状鱼鳞病、性连锁鱼鳞病、先天性鱼鳞病样红皮病等。
获得性鱼鳞病则多见于成人,与遗传因素无关,常继发于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卵巢癌、乳腺癌、肺癌和宫颈癌等恶性肿瘤,也可能与结节病、内分泌代谢异常(甲状腺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感染(艾滋病)等良性疾病有关。
一些导致脂质和维生素吸收障碍的疾病(乳糜泻和克罗恩病)或某些药物(降脂药、治疗痛风的别嘌呤醇等)亦可引起获得性鱼鳞病。
继发于结节病的获得性鱼鳞病
在 Brazzelli V 等曾报道一例获得性鱼鳞病的 15 岁女孩的案例,女孩患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引起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后续女孩的颈部、腰背部出现皮肤干燥和角化过度,四肢外侧、躯干等部位还有弥漫性多毛。经过 8 个月的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其皮肤病变逐渐消退,由此证实其获得性鱼鳞病与甲状腺疾病有关。
继发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相关甲减的获得性鱼鳞病(腰背部皮肤干燥、鳞屑和角化过度),伴弥漫性多毛
此外,研究人员也瞩目于寻常型鱼鳞病与特应性疾病的关系。大约 25%~50% 的寻常型鱼鳞病与湿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哮喘等特应性疾病强烈相关。
与湿疹共存的寻常型鱼鳞病
多种类型鱼鳞病具有的共同皮肤特征是——皮肤干燥、角化过度伴片状鱼鳞样黏着性鳞屑。
寻常型鱼鳞病于幼年起病(通常是在 1 岁内)。寻常型鱼鳞病通常症状轻微,可能仅有间歇性或持续性皮肤粗糙干燥,伴细小、白色的糠秕状鳞屑。但其表现可能因气候和环境湿度不同而存在很大差异,通常冬季重夏季轻(80% 在夏季有所改善)。
寻常型鱼鳞病的典型皮损特点是菱形或多角形的鳞屑,多见于四肢伸侧(尤其是小腿前)或腰背部,四肢屈侧、皱褶部位和胸腹部很少受累(可能是因为这些部位相对较为湿润),呈淡褐色或深褐色,鳞屑中心固着,周边稍微翘起,这种鱼鳞样的皮损也正是鱼鳞病名称的由来。
寻常型鱼鳞病:左上角为手掌皮纹增多;右上角为毛周角化病;左下角为手指背侧角化过度;右下角为皮肤干燥和鳞屑
此外,寻常型鱼鳞病的儿童还可伴有毛周角化或掌跖皮纹增多(秋冬季易皲裂),严重病例可表现为口周皲裂、头皮弥漫性鳞屑。英国学龄期寻常型鱼鳞病的儿童中,76% 出现手、手指和足跟部疼痛性皲裂,这是一种与环境湿度强烈相关的特征。
寻常型鱼鳞病的婴儿出现足底皮纹增多
部分儿童可能出现明显瘙痒和皮肤苔藓化,抓破皮肤后可继发细菌感染,鳞屑过多还可能影响出汗。
严重寻常型鱼鳞病可呈蛇皮或蜥蜴皮(lizard skin)样外观,可能与板层状鱼鳞病、性连锁鱼鳞病、先天性鱼鳞病样红皮病等其他遗传性或综合征性鱼鳞病相混淆。
先天性鱼鳞病样红皮病
性连锁鱼鳞病只见于男童,出生时或生后不久发病,病情较重,泛发全身,呈大片的黑棕色鳞屑,无掌跖角化过度,但可伴有隐睾、角膜点状浑浊。
性连锁鱼鳞病通常比寻常型鱼鳞病更为广泛
板层状鱼鳞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生后全身覆盖一层火棉胶状膜,数日内膜脱落后全身呈弥漫性潮红,表面伴有灰白色或灰褐色菱形或多角形大片鳞屑,呈板层状。
msdmanuals:儿童严重板层状鱼鳞病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轻症寻常型鱼鳞病还需要与过敏性接触性皮炎、湿疹、药疹等常见皮肤病区分,但有时不易鉴别。
如上所述,遗传性鱼鳞病与基因突变有关,因此难以预防。但治疗可能引起鱼鳞病的相关疾病(如恶性肿瘤、甲状腺疾病等)、避免使用诱发药物等可作为预防和治疗获得性鱼鳞病的方法。此外,应注意避免挠抓皮损,以预防感染。
寻常型鱼鳞病呈慢性病程,但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有改善的趋势,预后良好。获得性鱼鳞病的预后则取决于潜在系统性疾病的严重程度。
寻常型鱼鳞病的治疗以外用保湿剂(尤其注意在洗澡后保湿)、剥脱剂等药物为主,这可能包括凡士林、10%~20% 尿素霜等增加皮肤水合程度的药物,以及 6% 水杨酸软膏、0.05% 维 A 酸霜等改善角化和减少鳞屑的药物。联合局部外用的弱效类固醇激素可能有利于缓解瘙痒。
综上所述,「皮肤干燥,肌若鱼鳞,状如蛇皮」是鱼鳞病的典型皮损表现。鱼鳞病的分型很多,遗传性鱼鳞病以寻常型鱼鳞病最为多见,获得性鱼鳞病可能继发于恶性肿瘤、甲状腺疾病、感染、结节病等原因。
寻常型鱼鳞病通常是在婴儿期起病,冬重夏轻。四肢伸侧或腰背部淡褐色或深褐色菱形或多角形、状如鱼鳞的黏着性鳞屑是寻常型鱼鳞病的典型皮损。
症状轻微的寻常型鱼鳞病可能仅有皮肤粗糙干燥和白色、细小的糠秕状鳞屑,此时应与湿疹、接触性皮炎等疾病相鉴别。与此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寻常型鱼鳞病常与湿疹等特应性疾病共存。
作者:CHENG KT
来源:儿科医生孔令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