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肿瘤中心 黄雪 杨群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其流行病学的特点在于明显的地域分布、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在飙升、女性比例增加、发病年龄趋老年化、结肠癌比例增加且有“右移”趋向、遗传因素和饮食因素在发病中尤为突出,现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加以阐述。
发
病
因
素
饮食因素
高脂饮食、摄入过多动物蛋白特别是红肉过多,是结直肠癌致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脂肪饮食导致结直肠癌的机理尚未明了,可能是脂肪通过生成氧化物和脂肪酸而产生致癌作用。此外,饮食中缺少纤维质也是结直肠癌发病的危险因素。饮食纤维质能抵抗体内消化酶的降解,主要成分为非多糖类,存在于蔬菜、水果、谷物等。纤维质使粪量多而稀释结肠内致癌剂;纤维质能吸附胆汁酸盐(结直肠癌促进剂);纤维质被细菌酵解产生短链脂肪酸而降低pH,不利于癌细胞生长。摄入高纤维质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有助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遗传因素
家族史是结直肠癌的重要危险因素。近亲中有1人患结直肠癌者,其本身患此癌的危险度约为2倍,更多亲属有此癌则危险度更大。根据遗传流行病学研究,结直肠癌确实存在家族聚集。
疾病因素
(1)肠道慢性炎症、息肉、腺瘤。
(2)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此病好发在回肠末段及回盲部,但整个消化道均发病,结肠的克罗恩病均占所有病例的40%。一般认为克罗恩病癌变率比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低,但远高于普通人群4~20倍。克罗恩病癌变小肠占25%,结肠占70%,其他部位占5%,克罗恩病癌变约有10%为多发性,因此预后较差。
(3)其他治疗的影响:有文献报告宫颈癌局部放射治疗后发生直肠或乙状结肠癌,癌变潜伏期一般在10年以上,癌变危险随剂量增加而增加。又有研究显示接受胆囊切除术者有易患结肠癌倾向,大约比普通人群多1.5倍。
生活方式及其他
久坐的职业人员与从事高强度体力工作者的结直肠癌发病率有显著差别。现在WHO又予以肯定,特别是对结肠癌,体育活动有利于降低结肠肠癌发病率,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和维持瘦长体形,有助于降低结肠癌的发生。
预防措施
结直肠癌多以腺瘤开始,发展过程较长,如能及早发现癌前病变并予以去除,可以有效预防癌的发生。
(1)加强防癌健康教育 让群众了解什么是结直肠癌,有什么致病危险因素,如何能预防和早期发现使人们自觉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参与筛查。
(2)合理安排饮食(平衡饮食)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高脂肪高动物蛋白高能量摄入和纤维质不足会助长结直肠癌发病。所以,预防结直肠癌应从饮食干预入手,合理安排膳食结构和制度,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至为重要。
(3)积极治疗癌前病变 结直肠癌癌前病变较为明确,主要有腺瘤、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溃疡性结肠炎,如能在早期去除这些病变,可望大大减少结直肠癌的发生。
(4)养成良好生活行为,积极参与体力活动和锻炼身体 除均衡饮食外,亦应注意限制饮酒和戒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提高身体素质和免疫功能,控制体重防止肥胖。
(5)大力推行定期筛查 凭借粪便隐血试验和病史查询表,加上选择性肠镜检查,可以发现更多的癌前病变,并予以去除。筛查还可以发现早期癌瘤,及时治疗会获得良好效果。
来源: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肿瘤中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