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直肠癌是一种高发的恶性肿瘤
手术是治疗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
相比中、高位直肠癌的手术治疗
低位直肠癌通常使医生左右为难
保命还是保肛门和生育功能?
近日,我院结直肠肛门外科吴小剑主任医师团队通过强化新辅助治疗与AI影像预测相结合,成功救治一年轻未婚超低位直肠癌男性患者,既保证了手术的根治性和术后的生活质量,更守护了他的尊严。
不仅保肛,还要保生育功能!
来自外省28岁的小王(化名)留学归国后一个月发现排便次数明显增多,在外院确诊后经推荐慕名前来吴小剑主任医师处求医。
经过检查发现小王肿瘤下缘距离肛门齿状线仅2厘米,纵径达5厘米,并且已浸润穿透肠壁全层(T3),直肠系膜多发可疑转移淋巴结。
按照传统的治疗模式,小王往往需切除肛门,终生与造口相伴。另外还需接受术前的新辅助放化疗,而盆腔放疗所带来的放射性损伤,将不可避免地将损伤他的生育功能。
此时,小王的父亲请求道:“吴医生,我就这么一个儿子,请您一定要保住他的肛门,他以后还要结婚生娃,我们家还靠他传宗接代呢”。
考虑到患者未婚未育,如何在根治肿瘤的同时,最大程度保留患者的肛门功能和生育功能呢?
吴小剑团队为小王制定了“强化术前FOLFOXIRI三药联合贝伐珠单抗”的新辅助治疗方案,在强化药物治疗争取最大程度缩瘤效果的同时避免放疗损伤。
此外,为进一步保证生育功能,小王在接受治疗前采取了精子冻存措施。
人工智能预测助力保肛成功,
肿瘤细胞一个不剩
经过强化的术前新辅助治疗,患者肿瘤退缩明显,排便症状也得到了极大改善。
与此同时,吴小剑团队将前期开发的“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疗效深度学习预测人工智能(AI)模型”用于评估患者疗效(部分结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2021)。
结果提示:小王肿瘤退缩至完全消失的可能性很大,预测评分达78分,远远超过系统的预测截断值(0.5分)。
近日,吴小剑为该患者施行了保护盆腔自主神经(PANP)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前切除术,成功为他保留了肛门,同时最大程度保护了性功能。
术后病理如同术前预测,小王肿瘤疗效评估0级,达到了pCR(显微镜下未见肿瘤细胞残留),提示术前的强化新辅助治疗效果显著。
目前小王恢复顺利,已满意出院。
经过前期临床实践,该团队提出了“强化FOLFOXIRI三药联合贝伐珠单抗”的去放疗新辅助治疗方案,并据此开展了全国多中心的前瞻性临床试验(FOBEAR研究),目前进展顺利。
此外,团队基于深度学习MRI数据建模技术,开发出一款可用于预测直肠癌新辅助疗效的模型工具,在预测肿瘤pCR的准确性可达90%以上,该模型在这位患者身上也得到了验证。
在临床上通过影像学预判直肠癌患者的新辅助疗效,主要依靠放射科医生对肿瘤在MRI上的信号进行评估。而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识别更多肉眼无法识别的影像学信息,进而实现对肿瘤疗效的有效评估。
目前,我们已经将该项技术在全国多个中心推广验证,并计划开展前瞻性临床试验,以期待该技术在临床上的早日应用。
吴小剑团队期待该方案能够在未来临床试验结果中得到进一步佐证,进而使此类患者接受最佳、最合适的治疗。
中六君感叹:
治疗结直肠癌这方面
真是YYDS!!!
本文指导专家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结直肠肛门外科 吴小剑 主任医师
副院长,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胃肠肛门外科主任,结直肠肛门外科五区主任。
长期致力于结直肠肿瘤和炎症性肠病的临床和研究工作,主持国家863 计划重大课题、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国自然等多项课题。作为主要研究者获得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两次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学术任职:ICGC(国际癌症基因组联盟)ARGO中国结直肠癌项目负责人;教育部生物医学大数据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胃肠外科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胃肠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炎症性肠病精准诊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中华炎性肠病杂志》主编;《中华胃肠外科杂志》副主编。
出诊时间:(2021年6月作为援疆干部到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开展为期一年半的帮扶工作)
来源:中山六院微信公众号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