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放疗联合EGFR-TKIs为EGFR敏感突变NSCLC更多获益丨肿瘤研究展播

2025-03-21作者:论坛报晶资讯
原创

成果名称:Thoracic Radiotherapy Improves the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EGFR-Mutated Oligo-Organ Metastatic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Treated With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Phase III Trial[胸部放疗(TRT)联合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在EGFR敏感突变寡器官转移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III期临床试验]

发表期刊:《临床肿瘤学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IF(2024):42.1)

通讯作者:李宝生

第一作者:孙洪福 李鸣浩 黄伟

主要作者单位: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研究摘要


研究背景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于伴有 EGFR敏感突变转移性NSCLC患者,EGFR-TKIs(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显著改善了患者的预后,是其标准治疗模式。然而,接受EGFR-TKIs治疗后患者仍面临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挑战。近年来,胸部放疗(TRT)联合EGFR-TKIs的治疗策略显示了生存获益,但仍缺乏高级别临床研究证实。


研究设计


NROG002研究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的III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TRT联合EGFR-TKIs在EGFR敏感突变寡器官转移NSCL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共纳入118例患者,随机分为TRT联合EGFR-TKIs组和单独EGFR-TKIs组。主要终点为无进展生存(PFS)时间,次要终点包括总生存(OS)时间和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


研究结果


与单独使用EGFR-TKIs相比,TRT联合EGFR-TKIs显著延长了患者的PFS时间和OS时间。中位PFS时间从10.6个月延长至17.1个月(HR=0.57,P=0.004),中位OS时间从26.2个月延长至34.4个月(HR=0.62,P=0.029)。TRT联合EGFR-TKIs组在局部控制方面表现更优,但严重TRAEs的发生率增加(11.9%对5.1%)。


研究意义


本研究为EGFR敏感突变寡器官转移NSCLC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策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首先,研究证实了TRT联合EGFR-TKIs在延长患者生存期方面的显著优势,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支持。其次,研究拓展了寡转移的定义,从传统的寡转移扩展到寡器官转移,为更多患者提供了接受局部治疗的机会。此外,研究还揭示了TRT联合EGFR-TKIs在局部控制方面的优势,为未来的治疗优化提供了方向。


研究结论


本研究证实了TRT联合EGFR-TKIs在EGFR敏感突变寡器官转移NSCLC患者中的显著生存获益,尽管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但总体可耐受。研究结果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更佳的治疗选择,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方向。


推荐理由


NROG-002研究证实,TRT联合EGFR-TKIs显著延长EGFR敏感突变寡器官转移NSCLC患者的PFS时间和OS时间,为首个评估EGFR敏感突变寡器官转移NSCLC TRT价值的III期临床研究,推荐作为临床实践的重要参考。


研究解读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孙洪福:NROG-002研究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的III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TRT联合EGFR-TKIs在EGFR敏感突变寡器官转移NSCL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结果显示,与单独使用EGFR-TKIs相比,TRT联合EGFR-TKIs显著延长了患者的PFS时间和OS时间,中位PFS时间从10.6个月延长至17.1个月,中位OS时间从26.2个月延长至34.4个月。尽管TRT联合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但总体可耐受。该研究为EGFR突变型寡器官转移NSCLC患者提供了更佳的治疗策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专家点评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宝生教授:作为本研究的唯一通讯作者,我非常荣幸能够带领团队完成这项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多中心、随机、对照III期临床试验。本研究旨在探讨TRT联合EGFR-TKIs在EGFR敏感突变寡器官转移NSCL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了扩大可能的获益人群,我们创造性地把肺癌“寡转移”概念扩大到了“寡器官”转移。经过多年的努力,研究结果证实了TRT联合EGFR-TKIs延长了患者PFS时间和OS时间,为这一患者群体提供了更优的治疗策略。


EGFR敏感突变NSCLC患者通常对EGFR-TKIs治疗反应良好,但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仍然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既往研究表明,局部治疗如放疗在寡转移NSCLC患者中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然而,探讨EGFR敏感突变NSCLC患者胸部放疗价值的临床研究较少,且大多数研究集中在寡转移患者。基于此,我们提出了“寡器官转移”的新概念,将研究范围从传统的寡转移扩展到寡器官转移,旨在为更多患者提供接受局部治疗的机会。


本研究设计为多中心、随机、对照的III期临床试验,共纳入118例患者,随机分为TRT联合EGFR-TKIs组和单独EGFR-TKIs组。主要终点为PFS时间,次要终点包括OS时间和TRAEs。研究结果显示,TRT联合EGFR-TKIs显著延长了患者的PFS时间和OS时间,中位PFS时间从10.6个月延长至17.1个月,中位OS时间从26.2个月延长至34.4个月。TRT联合EGFR-TKIs组TRAEs增加,但总体可耐受。


研究结果表明,TRT联合EGFR-TKIs在EGFR敏感突变寡器官转移NSCLC患者中具有显著的生存获益。尽管TRT联合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但总体可耐受。这一结果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支持,为EGFR敏感突变寡器官转移NSCLC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策略。此外,研究还揭示了TRT联合EGFR-TKIs在局部控制方面的优势。与单独使用EGFR-TKIs相比,TRT联合治疗组局部复发率显著降低,这表明TRT在控制局部病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这一发现为未来的治疗优化提供了方向,提示我们在EGFR敏感突变NSCLC患者的治疗中,应更加重视局部治疗的作用。


尽管本研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研究中使用的是第一代EGFR-TKI(埃克替尼),而目前第三代EGFR-TKI(如奥希替尼、阿美替尼、伏美替尼、贝福替尼等)在临床中已显示出更好的疗效。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TRT联合第三代EGFR-TKIs的疗效和安全性。其次,研究样本量相对较小,可能影响结果的普遍性。未来可以通过扩大样本量或真实世界研究,进一步验证研究结果。此外,研究未对TRT的剂量和分割方案进行深入探讨。未来研究可以探讨不同剂量和分割方案对患者生存期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寻找最佳的放疗方案。


本研究证实了TRT联合EGFR-TKIs在EGFR敏感突变寡器官转移NSCLC患者中的显著生存获益,尽管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但总体可耐受。研究结果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方向。我们期待通过进一步的研究,优化治疗方案,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作者简介


李宝生
通讯作者

博士、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泰山学者攀登专家。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临床与基础医学院副院长/肿瘤学系主任,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任中国医师协会放射肿瘤治疗医师分会荣誉会长、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候任主委、中国医师协会毕业后医学教育放射肿瘤科专业委员会主委、山东省医学会肺癌食管癌多学科联合委员会主席、山东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主委、山东省医师协会肿瘤放疗医师分会主委、北方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主席等职务。《国际肿瘤学杂志》总编辑、《中华肿瘤防治杂志》副总编。以通讯或第一作者在 JCO、Nat Commun、Mol Cancer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主编专著 7 部;主持制定指南 9 部。获授权美国专利 2 项、中国发明专利 24 项;成果转化获产品注册证 2 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3项(第1、2、3位各一项)、为首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 项、二等奖2项、三等级1项、为首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孙洪福
第一作者

副主任医师,主要方向为胸部肿瘤的综合治疗。近3年以第一作者(含共一)在JCO、Radiother Oncol、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Int J Surg等杂志发表SCI论文。兼任山东省医师协会肿瘤放射治疗青年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疼痛医学会肿瘤多学科诊疗青委会常委、山东省临床肿瘤学会食管癌分会委员、山东省疼痛医学会肿瘤放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食管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务。先后获得山东省科学科技奖一等奖、山东省科学科技创新成果奖二等奖、山东省科学科技奖三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等。


李鸣浩
第一作者

肿瘤学博士,山东大学八年制毕业,现为中山大学博士后,长期致力于放射生物学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擅长生物信息与大数据分析。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等多项基金。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J. Clin. Oncol.、Nat. Commun.、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等高质量期刊发表多篇文章,累计影响因子104分。



黄伟
第一作者

肿瘤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科主任,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2019-2024年),山东省首届卫生与健康杰出青年人才。近几年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40余篇,总计影响因子175.5分,包括发表在肿瘤顶刊JCO(IF=42.1)、Ca Comm(IF=20.1)等JCR 1区高水平论文11篇。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联合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基金1项,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及科技重大专项多项;获2019年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12)、2023年中国抗癌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7)、2018年国家科技奖二等奖(6/10)及2017年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13)。


团队介绍



李宝生教授团队是国内肿瘤放疗领域的领军团队,长期致力于胸部肿瘤的综合治疗与放射治疗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团队由李宝生教授领衔,成员包括黄伟主任医师、孙洪福副主任医师、李鸣浩博士后、王中堂副主任医师、刘成新副主任医师、陈毅如副主任医师、付成瑞博士、韩丹博士、赵倩博士、刘晓萌博士等优秀临床及科研人员。李宝生教授作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泰山学者特聘专家,主持多项国家级重点项目,发表高水平论文20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多项荣誉。团队在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中,创新性地提出“寡器官转移”概念,并通过多中心临床试验验证了胸放疗(TRT)联合EGFR-TKIs的显著疗效。团队的研究成果不仅推动了放疗技术的进步,也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依据,显著提升了患者的生存获益。


每一项临床研究都倾注着研究团队的心血结晶。学习过后,您是否有所收获?或有疑问想与主创团队分享?请在评论区留言,期待与您交流!

中国医学论坛报 桂晶晶整理

END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