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2021版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指南推荐建议 | 指南共识

2021-09-19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其他消化疾病非原创

急性胆道系统感染主要包括急性胆囊炎和急性胆管炎。《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21版)》是在2011年版指南的基础上进行的更新,主要阐述了急性胆道系统感染发病的危险因素及诊断和严重程度分级标准,并明确了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治疗方法。




指南主要建议一览




急性胆囊炎



建议1:当血肌酐>176.8 μmol/L、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1.5及血小板计数<100×109/L时,需要结合患者病史,排除肾功能不全、肝硬化、凝血功能障碍等疾病后,方能正确分级。当急性胆囊炎患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肝硬化和凝血障碍时,建议行多学科协作,谨慎治疗。


建议2:评估胆囊炎严重程度的同时亦需要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和合并症,可采用美国麻醉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的患者体质分级标准联合年龄校正Charlson合并症指数共同评估(表3)

微信图片_20210910102535.jpg


建议3:抗菌药物和全身支持治疗无效时,要及时行胆囊引流(穿刺、造瘘),同时行胆汁培养。1~3个月后再次评估患者全身状态和胆囊炎症情况,符合手术条件者适时行胆囊切除术。


建议4:在手术时间长、患者全身情况不稳定、术中解剖困难或胆管损伤风险较高的情况下,果断中转开腹。


建议5:对于胆囊萎缩、胆囊壁不规则增厚、胆囊黏膜有可疑占位性病变的患者,术中应送快速冰冻病理学检查,以免漏诊胆囊癌。



急性胆管炎



建议6:腹部CT检查能诊断胆管阳性结石,灵敏度较高,可清楚地显示胆管扩张,且有助于判断胆管狭窄的原因,推荐作为急性胆管炎的首选影像学检查。


建议7: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可清晰显示胆管扩张,对恶性肿瘤或胆管结石引起的胆道梗阻成像清晰,可作为腹部超声或CT检查诊断困难时的替代选择。


建议8:急性胆管炎患者应首先评估严重程度。胆道引流时机取决于病情严重程度,判断是否需要胆道引流,同时行积极的抗菌药物治疗及全身支持治疗。


建议9:内镜下胆道引流包括内镜下胆道支架内引流术(ERBD)和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可作为多数急性胆管炎胆道引流的首选方式。内镜下胆道引流可选择留置鼻胆管或支架置入,应谨慎选择行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


建议10: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可作为急性胆管炎无法行内镜下胆道引流时的替代方案,建议作为肝门部以上胆道梗阻进行胆道引流的首选方式。


建议11:外科手术胆道引流可作为无条件行内镜下胆道引流术及PTCD时的选择,强调缩短手术时间、尽早解除梗阻的重要性。



急性胆道感染的抗菌治疗



建议12:血培养或胆汁培养应尽量在抗菌药物应用前完成,否则可能导致培养结果假阴性。


建议13:选择用于治疗急性胆道感染的抗菌药物时,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将影响药效的因素考虑周全。








内容节选自《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21版)》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