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慢性HBV感染者的监测和随访管理 |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

2023-02-24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非原创

日前,《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版)》在《中华肝脏病杂志》发布。为帮助临床医生在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做出合理决策,《中国医学论坛报》诚邀广大临床医生将临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反馈给我们,我们将邀请肝病、感染领域顶级专家对问题进行针对性解答!


点击按钮提交问题


十四

慢性HBV感染者的监测和随访管理


(一)慢性HBV携带状态和非活动性HBsAg携带状态患者的管理

建议每 6~12 个月进行血常规、生物化学、病毒学和LSM等检查,必要时进行肝活组织检查。每6个月检测甲胎蛋白及腹部超声筛查HCC。若符合抗病毒治疗指征,及时启动治疗。


(二)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的监测

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的定期监测是为了监测抗病毒治疗的疗效、用药依从性、耐药情况和不良反应,以及 HCC发生。


1. 治疗前相关指标基线检测: (1)生物化学指标:ALT、AST、胆红素、白蛋白等; (2)病毒学和血清学标志物:HBV DNA 定量、HBsAg、HBeAg、抗-HBe; (3)根据病情需要,检测血常规、血肌酐水平、血磷水平、肾小管功能指标等; (4)肝脏无创纤维化检测,如 LSM; (5)当 ETV和 TDF用于肌酐清除率<50 ml/min患者时均需调整剂量;TAF用于肌酐清除率<15 ml/min且未接受透析的患者时尚无推荐剂量;其余情况均无需调整剂量。


2.密切关注患者治疗依从性问题:包括用药剂量、使用方法、是否有漏用药物或自行停药等情况,确保患者已经了解随意停药可能导致的风险,提高患者依从性。


3.NAs 类药物:血常规检查、肝脏生物化学指标、HBV DNA定量和乙型肝炎血清病毒学标志物、LSM等,每3~6个月检测1次;腹部超声检查和甲胎蛋白检测等,无肝硬化者每6个月1次,肝硬化者每3个月1次,必要时做增强CT或增强MRI以早期发现HCC。应用可能影响肾功能或骨代谢的药物者,每6~12个月检测1次血磷水平、肾功能指标,有条件者可监测肾小管早期损伤指标。


4.应用Peg-IFN-α的患者:治疗第一个月血常规检查每1~2周1次,稳定后血常规、肝脏生物化学指标检查每个月 1 次;甲状腺功能指标和血糖、HBV DNA、HBsAg、HBeAg和抗-HBe检测每3个月1次;LSM每6个月1次;腹部超声检查和甲胎蛋白检测等,无肝硬化者每6个月1次,肝硬化者每3个月1次,必要时做增强CT或增强MRI以早期发现HCC。


5.少见或罕见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NAs总体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但在临床应用中仍有少见、罕见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如肾功能不全(尤其是服用TDF、ADV)、低磷性骨病(尤其是服用TDF、ADV)、肌炎/横纹肌溶解、乳酸酸中毒等(尤其是服用ETV)。用药前应仔细询问相关病史,以降低风险。对治疗中出现血肌酐、肌酸激酶或乳酸脱氢酶水平明显升高,并伴相应临床表现的患者,应密切观察。一旦确诊为上述不良反应者,及时停药并换用其他药物,同时积极给予相应治疗。


6.如果在治疗过程中出现HBV DNA定量较治疗中最低值升高>1 log10 IU/ml,复查确认并排除依从性问题后,需及时给予挽救治疗,并进行耐药检测。


(三)抗病毒治疗结束后的随访

治疗结束后对停药患者进行密切随访的目的:评估抗病毒治疗的长期疗效,监测疾病进展以及HCC的发生。因此,不论患者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是否获得应答,在停药后前3个月内应每月检测1次肝脏生物化学指标、乙型肝炎血清病毒学标志物和 HBV DNA 定量;之后每 3 个月检测1次,1年后每6个月检测1次。无肝硬化的患者需每6个月行1次腹部超声检查和甲胎蛋白检测等;肝硬化患者需每3个月检测1次,必要时做增强CT或增强MRI以早期发现HCC。


(四)HCC的筛查与监测

慢性HBV感染是我国HCC的最主要病因,定期筛查和监测有助于提高HCC早诊率,降低病死率[158] 。为准确识别HCC高风险患者,现有多个HCC风险评估模型发表。其中我国学者研发的 aMAP 评分(age-Male-ALBI-Platelets score),可便捷、准确地将慢性HBV感染者分为HCC 低、中、高风险组,HCC 年发生率分别为 0~0.2%、0.4%~1.0% 和 1.6%~4.0% [159] 。所有慢性 HBV 感染者(不论是否正在接受治疗)均应每6个月通过甲胎蛋白和腹部超声检查以进行HCC筛查;对于高风险人群,建议应至少每3~6个月筛查1次,必要时行增强CT或增强MRI。


内容节选自《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

原文刊发于《中华肝脏病杂志》, 2022, 30(12): 1309-1331.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