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抗栓治疗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发生心脏及全身缺血事件的基石。
近年来,围绕优化抗栓治疗这一目标开展了大量的临床研究,产生了很多新的证据,并深刻改变了指南和临床实践。
结合2022年度发表的国内外最新临床研究结果,对抗栓治疗领域的新进展及其应用前景做一盘点,以飨读者。【文末可查看年度盘点专题】
作者: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李毅 韩雅玲
BRIGHT-4研究:
比伐芦定在STEMI PCI中的“复出之旅”
肝素和比伐芦定是当前使用广泛的PCI围术期抗凝药物,但比伐芦定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PCI的应用却一直备受争议,可能与其半衰期较短、PCI术后即刻停药可致急性支架内血栓风险增高有关。
2015年发表的一项研究(BRIGHT研究)及其后一些随机对照研究的事后分析表明,急诊PCI术后予以比伐芦定高剂量延长注射2~4 h的策略可在保留比伐芦定低出血获益的同时,减少其急性支架内血栓风险升高的危害。
但由于既往研究在心肌梗死类型、动脉入路、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抑制剂应用比例、比伐芦定延长注射时间/剂量以及比伐芦定和肝素混用等问题上存在较大异质性,因此这一策略与肝素单药孰优孰劣从未在有足够效力的随机试验中进行过直接对比,并导致了实践和指南的争议与混乱。
为了解决这一非常重要又充满争议的临床问题,韩雅玲院士团队牵头发起了BRIGHT-4研究,以检验STEMI患者直接PCI后高剂量延长输注比伐卢定在降低死亡率和大出血方面是否优于肝素单药治疗。
BRIGHT-4研究是一项由研究者发起的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对照试验,共入选6016例发病48 h内、拟行直接PCI的STEMI患者,按1∶1随机接受比伐芦定(比伐芦定单次给药+PCI术后高剂量输注2~4 h)或肝素治疗。
两组中GPⅡb/Ⅲa受体抑制剂均仅用于手术血栓并发症。主要终点为30 d内全因死亡率或BARC 3~5型出血的复合终点。
结果表明,与肝素组相比,比伐芦定组30 d主要终点事件(全因死亡或BARC 3~5型出血)的发生率显著降低(3.06%对4.39%;率差1.33%,95%CI:0.38%-2.29%;HR 0.69,95%CI:0.53-0.91;P=0.0070)。
30 d内全因死亡率以及BARC 3~5型出血率方面,比伐芦定组均显著低于肝素组(2.96%对3.92%,P=0.0420;0.17%对0.80%,P=0.0014)。
比伐芦定组30 d内支架内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肝素组(0.37%对1.10%,P=0.0015)。
BRIGHT-4通过高质量的研究设计,规避了以往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尽可能减少了影响结果的混杂因素,被称为一项非常“干净”的研究。
研究结果与在2022年美国心脏协会(AHA)科学年会公布的一项患者水平的荟萃分析(meta分析)结果完全一致,为比伐芦定在STEMI直接PCI中的应用提供了扎实的临床证据,推翻了既往临床研究(HEAT-PPCI研究、MATRIX研究以及VALIDATE- SWEDEHEART研究等)的结论,实现了“华丽的复出”。
但也有国外专家指出,由于该研究在中国进行,其证据强度还不足以改变指南,还需要更多的随机对照研究来证实这一策略是否适用于所有STEMI患者,或者仅是一种“种族特异性”的抗栓策略。
当时间的指针跳过年度的节点,我们迎来了崭新的2023年!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刚刚过去的2022年,心血管领域多部重要指南相继更新、多项重磅研究成果陆续发布,疾病治疗理念与技术更新的步伐不断加速。
中国医学论坛报特别策划“2022年心血管领域学术盘点”,回顾2022年心血管领域各亚学科的重大进展和热点事件。跨越2022,启航2023!
中国医学论坛报版权所有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