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都说他汀是降脂治疗的基石。成年糖尿病患者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也建议启动药物治疗,以尽早使降脂靶点达标,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事件。
但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会引起患者血糖水平的升高,这与糖尿病患者降糖的目标冲突吗?
是的!
他汀类药物可导致新发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这与降脂药物影响胰岛β细胞本身分泌胰岛素有关,亦与降脂药物影响胰岛素敏感性继而影响胰腺以外器官(如脂肪、肌肉等)的糖代谢有关。
最新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通过降低肠道生孢梭菌,抑制鹅去氧胆酸向熊去氧胆酸转化,引起肠道GLP‑1分泌减少,从而导致机体糖代谢异常和胰岛素抵抗。
但是,这种不利效应和新发糖尿病风险与他汀类药物的剂量相关,且不同种类他汀类药物对血糖的影响不同。
例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及氟伐他汀在正常人和2型糖尿病患者中对血糖调控均具有类似的不良影响,而匹伐他汀和普伐他汀对血糖调节具有较中性的作用。
不推荐!
他汀类药物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远大于对血糖控制的不利效应(HbA1c平均增加 0.3%或更少)以及新增糖尿病的风险,故不推荐糖尿病患者因血糖控制不良而停服他汀类药物。
① 在他汀类药物使用前和使用过程中监测血糖或HbA1c;
② 尽量选择临床效价比高的中等强度他汀类药物及对血糖影响较为中性的他汀类药物(匹伐他汀和普伐他汀);
③ 不建议增加他汀类药物剂量以使血脂控制达标,而应考虑联用胆固醇吸收抑制剂或PCSK9抑制剂。
除他汀外,胆固醇吸收抑制剂、PCSK9抑制剂、普罗布考、贝派地酸、贝特类、高纯度ω‑3脂肪酸对血糖调节呈中性作用。
表1 临床常用降胆固醇药物的种类、用法和不良反应
参考《糖尿病患者血脂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内分泌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