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腹泻为什么还要补锌?盘点腹泻治疗的常用药物

2025-07-24作者:论坛报马山资讯
非原创

640?wx_fmt=png&from=appmsg


640?wx_fmt=png&from=appmsg

    在一些急性感染性腹泻患者的处方中,除了一些常规药物,还会经常看到葡萄糖酸锌片的身影。这不禁让人疑惑,锌作为一种微量元素还能用来治疗腹泻?说明书上明明没有写(如下)。

【适应证】

用于治疗缺锌引起的营养不良、厌食症、异食癖、口腔溃疡、痤疮、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等。


640?wx_fmt=jpeg&from=appmsg


葡萄糖酸锌治疗腹泻属于超说明书用药。有相关报道,锌是一种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的微量营养素,参与机体内许多生理生化过程。而锌元素通过细胞信号转导、催化、构型及基因转录调控等多途径,发挥多样的生物学作用。其中,锌在肠道中可发挥多重作用,如可维持对肠道病原体的黏膜免疫反应及肠上皮的完整性;可调节跨膜上皮离子转运,刺激肠细胞生长和分化,降低肠道通透性,积极调节氧化应激和炎症;还可限制由主要细胞内途径刺激引起的肠液流失。



急性感染性腹泻病指病程在2周以内、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腹泻病。急性腹泻时大便丢失锌增加易造成锌缺乏症,两者互为因果,相互加剧,从而形成恶性循环。鉴于此,指南[2,4]推荐儿童腹泻应常规补锌,认为补锌治疗可减少腹泻病病程,改善腹泻病严重程度。<6个月的患儿,每天补充元素锌10 mg,>6个月的患儿,每天补充元素锌20 m g,疗程10~14 d。元素锌20 mg相当于硫酸锌100 mg、葡萄糖酸锌140 mg。尽管如此,超说明书用药需要按一定流程进行备案。



急性感染性腹泻的治疗原则是预防和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继续适量饮食,合理用药。治疗急性感染性腹泻有哪些方法和药物呢?我们一起看一下。




640?wx_fmt=png&from=appmsg

一、补液治疗



补液方式分为口服补液、静脉补液。口服补液与静脉补液同样有效,是预防和治疗轻度、中度脱水的首选方法。


1、口服补液:目前推荐选择低渗口服补液盐(ORSIII)。患儿自腹泻开始就应口服足够的液体以预防脱水,每次稀便后补充一定量的液体(<6月50 mL,6月~2岁100 mL,2~10岁150 mL,10岁以上儿童按需随意饮用),直至腹泻停止。


2、静脉补液:适用于重度脱水及不能耐受口服补液的中度脱水患儿、休克或意识改变、口服补液脱水无改善或程度加重、肠梗阻等患儿。静脉补液的成分、量和滴注持续时间须根据脱水程度和性质决定。


二、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


根据具体情况不同可分为高钠血症、低钠血症、低钾血症、低钙和低镁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具体情况个体化进行治疗。


三、饮食控制治疗


急性感染性腹泻病期间,口服或静脉补液开始后应尽早给予适宜饮食,不推荐高糖、高脂和高粗纤维食物。婴幼儿母乳喂养者继续母乳喂养,配方奶喂养者伴有乳糖不耐受时可选择低乳糖或无乳糖配方。年龄较大的儿童,无需严格限制饮食。尽可能保证热量供给。急性腹泻病治愈后,应额外补充疾病导致的营养素缺失。


四、抗感染治疗

  • 病毒是急性感染性腹泻病的主要病原,常为自限性,目前缺乏特效抗病毒药物,一般不用抗病毒药物,且不应使用抗菌药物。


  • 水样便腹泻者(排除霍乱后)多为病毒或非侵袭性细菌感染引起,一般不用抗菌药物。


  • 伴明显中毒症状且不能完全用脱水解释者,尤其是重症患儿、早产儿、小婴儿和免疫功能低下者,应使用抗菌药物。


  • 黏液脓血便者多为侵袭性细菌感染,应给予抗菌药物


  • 各地致病菌和耐药情况有所不同,病原菌尚未明确时,应根据本地流行病学情况经验性选择抗菌药物;病原菌明确后,根据药敏结果和病情给予针对性抗感染治疗。


  • 真菌性肠炎应根据病情酌情停用原用抗菌药物,并结合临床情况考虑是否应用抗真菌药物。


  • 原则上首选口服给药,下列情况推荐静脉给药:①无法口服用药(呕吐、昏迷等);②免疫功能低下者出现发热;③脓毒症、已证实或疑似菌血症;④新生儿和<3个月婴儿伴发热


六、黏膜保护剂



蒙脱石散有助于缩短急性水样便患儿的病程,减少腹泻次数和量。用法和用量:<1岁1 g/次,1~2岁1~2 g/次,2岁以上2~3 g/次,餐前口服,每日3次口服。


七、微生态制剂

益生菌有可能缩短腹泻病程及住院时间,可酌情选用。



END



1753344046757.png


作者:广东省药学会 东莞康华医院  李国邦 副主任药师

审阅:广东省药学会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深汕中心医院药学部  李立鸿

来源:岭南药学公众号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