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在一些急性感染性腹泻患者的处方中,除了一些常规药物,还会经常看到葡萄糖酸锌片的身影。这不禁让人疑惑,锌作为一种微量元素还能用来治疗腹泻?说明书上明明没有写(如下)。
【适应证】
用于治疗缺锌引起的营养不良、厌食症、异食癖、口腔溃疡、痤疮、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等。
葡萄糖酸锌治疗腹泻属于超说明书用药。有相关报道,锌是一种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的微量营养素,参与机体内许多生理生化过程。而锌元素通过细胞信号转导、催化、构型及基因转录调控等多途径,发挥多样的生物学作用。其中,锌在肠道中可发挥多重作用,如可维持对肠道病原体的黏膜免疫反应及肠上皮的完整性;可调节跨膜上皮离子转运,刺激肠细胞生长和分化,降低肠道通透性,积极调节氧化应激和炎症;还可限制由主要细胞内途径刺激引起的肠液流失。
急性感染性腹泻病指病程在2周以内、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腹泻病。急性腹泻时大便丢失锌增加、易造成锌缺乏症,两者互为因果,相互加剧,从而形成恶性循环。鉴于此,指南[2,4]推荐儿童腹泻应常规补锌,认为补锌治疗可减少腹泻病病程,改善腹泻病严重程度。<6个月的患儿,每天补充元素锌10 mg,>6个月的患儿,每天补充元素锌20 m g,疗程10~14 d。元素锌20 mg相当于硫酸锌100 mg、葡萄糖酸锌140 mg。尽管如此,超说明书用药需要按一定流程进行备案。
急性感染性腹泻的治疗原则是预防和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继续适量饮食,合理用药。治疗急性感染性腹泻有哪些方法和药物呢?我们一起看一下。
一、补液治疗
补液方式分为口服补液、静脉补液。口服补液与静脉补液同样有效,是预防和治疗轻度、中度脱水的首选方法。
1、口服补液:目前推荐选择低渗口服补液盐(ORSIII)。患儿自腹泻开始就应口服足够的液体以预防脱水,每次稀便后补充一定量的液体(<6月50 mL,6月~2岁100 mL,2~10岁150 mL,10岁以上儿童按需随意饮用),直至腹泻停止。
2、静脉补液:适用于重度脱水及不能耐受口服补液的中度脱水患儿、休克或意识改变、口服补液脱水无改善或程度加重、肠梗阻等患儿。静脉补液的成分、量和滴注持续时间须根据脱水程度和性质决定。
二、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
根据具体情况不同可分为高钠血症、低钠血症、低钾血症、低钙和低镁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具体情况个体化进行治疗。
三、饮食控制治疗
急性感染性腹泻病期间,口服或静脉补液开始后应尽早给予适宜饮食,不推荐高糖、高脂和高粗纤维食物。婴幼儿母乳喂养者继续母乳喂养,配方奶喂养者伴有乳糖不耐受时可选择低乳糖或无乳糖配方。年龄较大的儿童,无需严格限制饮食。尽可能保证热量供给。急性腹泻病治愈后,应额外补充疾病导致的营养素缺失。
四、抗感染治疗
病毒是急性感染性腹泻病的主要病原,常为自限性,目前缺乏特效抗病毒药物,一般不用抗病毒药物,且不应使用抗菌药物。
水样便腹泻者(排除霍乱后)多为病毒或非侵袭性细菌感染引起,一般不用抗菌药物。
伴明显中毒症状且不能完全用脱水解释者,尤其是重症患儿、早产儿、小婴儿和免疫功能低下者,应使用抗菌药物。
黏液脓血便者多为侵袭性细菌感染,应给予抗菌药物;
各地致病菌和耐药情况有所不同,病原菌尚未明确时,应根据本地流行病学情况经验性选择抗菌药物;病原菌明确后,根据药敏结果和病情给予针对性抗感染治疗。
真菌性肠炎应根据病情酌情停用原用抗菌药物,并结合临床情况考虑是否应用抗真菌药物。
原则上首选口服给药,下列情况推荐静脉给药:①无法口服用药(呕吐、昏迷等);②免疫功能低下者出现发热;③脓毒症、已证实或疑似菌血症;④新生儿和<3个月婴儿伴发热。
六、黏膜保护剂
蒙脱石散有助于缩短急性水样便患儿的病程,减少腹泻次数和量。用法和用量:<1岁1 g/次,1~2岁1~2 g/次,2岁以上2~3 g/次,餐前口服,每日3次口服。
七、微生态制剂
益生菌有可能缩短腹泻病程及住院时间,可酌情选用。
END
作者:广东省药学会 东莞康华医院 李国邦 副主任药师
审阅:广东省药学会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深汕中心医院药学部 李立鸿
来源:岭南药学公众号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