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江苏省肿瘤医院 陈妍
《史记》曰:民以食为天。意思是人民以粮食为自己生活所系。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吃饭这件事,对肿瘤患者来说更加重要。在肿瘤患者的治疗中,营养的支持是十分重要的。
有相当一部分肿瘤患者是死于营养不良而非肿瘤本身。因此营养的支持对于肿瘤患者来说,非常有意义,不但能促进患者本身的身体恢复,还能对治疗起到积极的影响。
01
什么是营养疗法呢?
营养治疗和普通的吃饭不是一回事,虽然目的和结果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让患者生活得更好,但两者不能等同,营养治疗作为一种疗法,就不是一个概念。
什么是营养疗法?是计划、实施并评价营养治疗,以治疗疾病及其并发症或改善身体状况,从而改善患者预后的过程,包括营养诊断、营养干预、疗效评价三个阶段,营养治疗是营养疗法的具体实施。
02
肿瘤与日常饮食及营养密切相关
肿瘤是一种与代谢及生活方式相关的疾病,研究发现:1/3的肿瘤与日常饮食及营养有关,消化道肿瘤与饮食的关系更加密切。通过合理营养,调整饮食习惯可以预防30%-40%的肿瘤。
资料显示:高达50%的肿瘤患者初次诊断时就存在营养不良。营养不良的肿瘤患者生存期更短,不能耐受放化疗及手术,治疗产生的并发症或不良反应更多,而且对治疗反应不敏感。所以肿瘤患者更需要营养治疗,并且应该成为最基本、最必需的治疗措施。
03
解决怎么吃才是关键?
关心营养的肿瘤患者最主要关心的是“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解决吃的问题是解决其营养问题的重点。大部分患者未接受过规范的营养教育,在饮食上存在误区,往往出现隐性摄入不足及慢性体重下降。
肿瘤患者的营养包括家庭日常饮食及医院的专业营养治疗两个部分。家庭日常饮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自己的营养状况:维持健康体重;适度节制饮食;选择合适的蛋白质;辩证对待脂肪;增加蔬果摄入;增加谷物摄入;注意食品安全。如果日常饮食不能达到人体的目标需要量,就需要营养干预。
04
饮食自评小工具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丛明华教授等通过研究发现:肿瘤患者的饮食模式有规律可循,基本不外乎5种模式 :
(1)一天只能喝点纯液体的流食,比如喝鸡汤、排骨汤、果汁、豆浆、奶等,常见于术后早期、化疗严重消化道反应期、头颈及食管癌放疗患者,每天的能量摄入常不超过 300千卡。
(2)一天喝三碗粥、烂面条等半流食,吃一点小菜,偶尔能够吃个鸡蛋、喝点奶,基本不吃肉,能量常在300-600千卡之间。
(3)一天可以吃一餐比较正常的饮食,常在早餐或中餐,其他两餐仍然是以稀粥为主的半流食,有时能够吃1两肉、1个鸡蛋,能量常在600-900千卡。
(4)一天可以吃两餐比较正常的饮食,会有一餐半流食或流食,肉在1-2两,少油脂,能量常在900-1200千卡。
(5)一天三餐基本正常,可以吃到5-6两主食,3两肉及相应的油脂,1个鸡蛋,奶及加餐水果,能量在1200-1500千卡。
依据该特点,将肿瘤患者常见的饮食模式量化,发明了简明膳食自评工具(1-5分),1分:<300千卡(以清流食为主,无肉,缺油),2分:300-600千卡(三餐半流食,无肉,缺油),3分:600-900千卡(一餐正餐,两餐半流食,基本无肉,少油),4分:900-1200千卡(两餐正餐,一餐半流食,少肉,少油),5分:1200-1500千卡(三餐正常餐,主食、肉蛋、油脂充足)。
考虑到我国地域广阔,饮食习惯有细微差别,根据各地域主食特点不同,设计了北方版(主食为米、面食均包含),西北版(主食为面食),江南版(主食为大米)。肿瘤患者的饮食量可以简明、动态、自评,可以由筛查评估到营养干预衔接起来。
05
口服营养补充也很重要
肿瘤患者如果因为任何原因导致摄食量下降,不能维持正常营养需求及健康体重时,必须接受专业的营养支持,包括口服营养补充及肠外营养支持。
口服营养补充是以高能量密度食品或肠内营养制剂部分替代日常食品,或作为日常饮食不足的补充,从而补充日常饮食摄入与目标需要量的差距。推荐少量多餐,减少液体。
高能量密度食品包括花生黄油、干果、奶酪、酸奶、鸡蛋、豆类等。日常摄入及口服营养补充仍然不能满足机体需要时,建议接受补充性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来满足日常饮食及肠内营养的不足部分。部分肠外营养对放化疗期间毒副反应严重及不能正常进食的晚期肿瘤患者意义重大。
从肿瘤发生的那刻起,人体的营养状况就已经开始受到影响了,并且随着病情加重,这种影响会越来越明显,威胁到抗癌疗效。尽早介入营养治疗,遵从医生的建议确定营养结构,后期治疗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因此,我们需要对患者营养问题加以重视,及时发现和纠正营养不良,提高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良好的身心健康,充足的睡眠,均衡的营养,适量的运动,对身体健康而言,都是极其重要的!
来源:常笑健康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