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一例肺部肿瘤病例讨论,诊断你答对了吗?

2024-05-12作者:论坛报岳岳资讯
非原创
临床病史


患者:女,49岁


主诉:咳嗽4月余


现病史:患者4月前出现咳嗽,就诊于当地医院,胸部CT显示左肺上叶占位性病变,考虑恶性,未予治疗。自发病以来患者无发热、咳痰、咳血,无胸痛、胸闷气短,无低热、盗汗、乏力等不适,未行特殊诊治。自发病以来,患者睡眠好、精神食欲尚可,二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2年前行右肾癌根治术。既往高血压病史5年。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否认外伤史、输血史、食物药物过敏史。无长期口服药物史。


吸烟饮酒情况:无吸烟、饮酒史。


家族史:无家族肿瘤遗传病史。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阴性;肿瘤标志物:阴性。


影像检查


轴位CT肺窗


轴位CT纵隔窗


冠状位CT肺窗


冠状位CT纵隔窗


矢状位CT肺窗


矢状位CT纵隔窗

答案与解析

答案揭晓

根据以上CT影像学表现及患者病史,最符合诊断的结果是(D)


A.单发性转移瘤

B.类癌

C.支气管结核

D.小细胞肺癌

E.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病理结果


(左肺上叶)肺分化差的癌,形态符合小细胞癌,伴间质纤维化,肿瘤未累及叶、段支气管及脏层胸膜,支气管切缘未见癌,周围肺组织呈肺气肿改变。淋巴结未见转移性癌(0/24)。


解析


相关临床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SCLC)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肺部肿瘤,约占所有肺癌病例的15-20%。根据2021年第5版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胸部肿瘤病理分类,SCLC与典型类癌、不典型类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同属于肺神经内分泌肿瘤(NETs),而 SCLC 又可分为单纯型 SCLC(占80%)和复合型 SCLC(SCLC伴腺癌、鳞癌等非小细胞成分)。SCLC好发于60~70岁的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与吸烟关系密切。SCLC临床症状出现通常较晚,典型呼吸道症状包括咳嗽、呼吸困难或咯血;当肿瘤压迫纵隔血管、食管及喉返神经时可出现上腔静脉综合征、吞咽困难及声嘶等症状。SCLC恶性程度高,侵袭速度快,早期易发生转移,化疗后易产生耐药性导致复发,预后极差,局限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约为10%,广泛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到1%。


病理特征

SCLC在大体病理上质地较实,多呈灰白色或灰褐色,肿物质软易碎,境界不清,切面可见坏死,侵及支气管周围组织和淋巴结时常可通过肉眼辨认。SCLC起源于支气管黏膜基底层的嗜银细胞,多数肿瘤细胞沿支气管浸润生长,并沿支气管黏膜下向周围播散,而只有不到5%的病例出现在周围肺组织,病理的组织学特点反映了其影像表现。


CT影像特点

a。中央型SCLC


肿瘤发生于叶或段支气管,有沿支气管长轴黏膜下生长、向周围间质浸润的倾向,多表现为长段支气管管壁及周围软组织增厚呈肿块状,多伴有管腔的狭窄或闭塞。肿瘤易穿透组织屏障侵犯肺门、纵隔结构及淋巴结,由于肿瘤血供丰富生长迅速,常有缺血性坏死,病灶内常可见弥漫性分布的小灶性低密度坏死区,部分文献称之为沼泽样强化。


b。周围型SCLC


较少见,肺内原发灶常不大,密度较均匀,坏死不明显,可呈支气管爬行状、蠕虫状/分支状或多结节融合状,边缘相对光整,较少毛刺,提示肿瘤快速膨胀性生长,倍增时间短;病灶常伴有相互融合的较大的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转移,转移病灶常大于肺内原发灶或与之融合分界不清,肿瘤可挤压支气管造成远端肺不张而掩盖肺内原发灶,增强扫描呈轻度-中度强化,典型者亦可呈沼泽样强化。


#影像诊断要点总结#

周围型SCLC病灶在CT上常边界清晰,光滑圆钝、少毛刺,可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支气管爬行状、蠕虫状/分支状或多结节融合状),病灶内部极少出现空泡、空洞及钙化,增强扫描可呈沼泽样强化。由于SCLC转移发生早,常出现原发病灶小、转移淋巴结大,此为SCLC较为特征性的表现。典型中央型SCLC CT可表现为病灶与转移淋巴结相互融合,形成“冰冻纵隔”样改变,对于疾病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病例影像分析

本病例为中老年女性。首先肿瘤定位,病灶位于左肺上叶,沿支气管走形生长;其次观察肿瘤的数量、密度、大小和边缘形态,本例主体病灶为单发、较大的、软组织密度(内见多发小囊性密度)的条形肿物,表现为支气管内铸型生长,病灶主体瘤肺界面尚清晰,可初步排除瘤肺界面模糊的肺部炎症。接着观察肿瘤的CT特征及是否含有脂肪、钙化等,本例边缘尚光滑、浅分叶,其内可见少许强化血管影,未见空洞/空泡影、充气支气管影、脂肪或钙化影,可排除典型的含脂肪含钙化的良性病变,和以空泡征、毛刺征为特征的典型周围型腺癌。接着通过强化方式判断肿瘤的血供特点,本例增强扫描后呈轻度-中度不均匀强化(增强CT值45HU,同层肌肉CT值70HU),肿瘤组织内散在分布小片状低密度坏死区。最后观察纵隔淋巴结情况及其他异常征象,本例患者纵隔未见明确肿大淋巴结,右肾术后缺如,术区及扫描范围内腹部未见明确肿瘤复发征象。结合患者病史,目前需要鉴别诊断的包括以下几种病变:①转移瘤;②小细胞肺癌;③支气管囊肿;④气管支气管结核;⑤类癌;⑥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⑦硬化性肺泡细胞瘤。


鉴别诊断

转移瘤:有原发肿瘤病史,常多发、圆形、边缘光整。


支气管囊肿:多发于青中年,男性发病率较高,病灶多为单发,沿支气管树分布,边界清晰光整,多呈圆形或类圆形。囊肿囊壁多较薄,反复感染可导致囊壁不规则增厚,甚至形成软组织肿块,增强扫描囊性成分无强化,囊壁可以呈轻-中度强化,囊肿壁弧线形钙化是较为特征性表现。


气管支气管结核:气管支气管结核起病缓慢,可见于10%~40%的肺结核患者,好发于青壮年,常有午后低热、盗汗等特异性临床表现。由于黏膜炎症浸润、肉芽组织增生导致支气管壁的不规则增厚,CT上亦可显示为沿支气管走行的软组织密度影。临床病史结合PPD、γ干扰素释放试验、结核抗体等实验室检查结果有助于两者鉴别。


类癌:多发生于50岁以下人群,中央型类癌表现为支气管腔内生长的肿瘤,伴不同程度的阻塞性改变,CT增强扫描常有明显强化;周围型表现为边缘光滑的结节或肿物,可有浅分叶;密度均匀,无坏死;偏心性钙化相对多见。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本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肿瘤多单发,可表现为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软组织肿块影,密度较均匀,边界多清晰,多位于肺的表浅部位近胸膜生长。典型病灶边缘可见类似胸膜幕状粘连,似桃的尖角称为桃尖征;部分病变一侧边缘可见平直刀切样改变,称为平直征,为肿瘤较为特异性的表现。CT平扫密度略低,增强扫描强化不明显。


硬化性肺泡细胞瘤:多见于中年女性,肿瘤多为圆形或卵圆形,边缘清晰,无毛刺,可伴少许浅分叶,CT平扫密度均匀,有时有小低密度区和粗大点状钙化,偶尔可见囊性变;增强扫描呈中度至明显强化,部分病例显示为延迟强化,血管贴边征为该病较为特异性的表现。



来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影像诊断科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