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首次证明!早期胰岛素治疗可降低新诊断T2DM患者心血管并发症风险 | 内分泌临床研究展播

2025-03-24作者:论坛报苌田田资讯
原创


成果名称:早期胰岛素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真实世界研究

发表期刊:《信号转导和靶向治疗》[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STTT),IF(2023):40.8]

通讯作者:翁建平、侯凡凡、纪立农

第一作者:骆斯慧、郑雪瑛、包巍

主要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推荐理由


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翁建平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侯凡凡院士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纪立农教授牵头,开展了一项基于全国19家医院电子病历信息的大型真实世界研究。结果提示,临床医生早期开展胰岛素治疗不仅能有效降低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而且对远期T2DM相关并发症具有改善作用。本研究作为当期封面文章发表在STTT杂志。


研究解读


对于新诊断T2DM患者,早期胰岛素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血糖控制,并恢复β细胞功能,但能否改善这些患者的长期心血管结局,仍缺乏相关证据。

基于此,本研究从全国协作网络数据库超过700万例患者中识别出近70万例T2DM患者,经过严格对照入排标准的筛选,最终纳入5424例(女性2176例、男性3248例)在6个月内诊断为T2DM且既往无心血管疾病(CVD)的患者。其中,2289例接受了早期胰岛素治疗,3135例未接受早期胰岛素治疗。平均中位随访6.2年。

研究发现,与未接受早期胰岛素治疗者相比,接受早期胰岛素治疗的新诊断T2DM患者卒中风险降低31%,心衰住院风险降低28%,冠心病风险无显著差别。该研究证实,早期胰岛素治疗可降低新诊断T2DM患者的卒中和因心力衰竭住院的风险,可能具有心血管方面的益处。


专家点评

糖尿病领域,一直存在关于何时使用胰岛素的争议。本研究通过对5424名新诊断T2DM患者进行20年随访,提供了极具说服力的实证证据: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不仅能有效控制血糖,还在脑卒中发病率和心力衰竭住院率上表现出显著的风险降低。

这与传统“阶梯式”疗法形成鲜明对比,后者往往因为过于谨慎的起始方式,使患者长时间处于血糖控制不佳的状态,从而埋下严重并发症的隐患。

该项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为临床实践和指南制订提供了新的循证依据。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帮助恢复β细胞功能,并降低部分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这不仅体现了干预时机在疾病管理中的关键作用,也提示了未来治疗策略的转变方向:从被动对症到积极预防,从维持血糖到保护器官功能。

不过,研究结果也显示,早期强化治疗对冠心病的影响并未体现出明显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醒临床医师,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机制更为多元,仍需要综合考量多重危险因素。与此同时,如何针对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也是今后值得进一步探讨的课题。

总体而言,这项研究不仅延长了随访时间,而且纳入了大量患者,在证据质量上有很强的说服力。随着更多临床试验的开展和医疗大数据的运用,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或将成为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方案之一,为缓解糖尿病在全球范围内带来的健康与经济负担提供了思路与依据。


创新背后


T2DM是全球范围内致病率与致死率最高的慢性疾病之一,其中心血管并发症在患者过早死亡与生活质量下降中扮演关键角色。随着多种降糖药物在大规模心血管结局试验(CVOT)中的应用效果逐渐明晰,人们意识到不同降糖方案在心血管获益方面差异显著。

然而,关于“早期胰岛素治疗”能否在真实世界中同样带来长期的心血管获益,尚缺乏充足的证据支撑。

翁建平教授团队早在2004年(发表于Diabetes Care)和2008年(发表于The Lancet)便通过随机对照试验等证明,短期强化胰岛素治疗可在新诊断T2DM患者中有效恢复胰岛β细胞功能并诱导血糖缓解,为转变传统“阶梯式”疗法的理念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然而,这一系列研究聚焦于血糖控制及胰岛功能的变化,尚未系统评估心血管事件(尤其是脑卒中与心力衰竭)等对患者长期生命质量与预后影响至关重要的终点。

考虑到糖尿病相关的过早死亡在很大程度上由各类心血管并发症导致,亟需更大规模、长期随访的真实世界数据来回答早期胰岛素治疗是否能降低心血管发病和死亡风险。

在第一项研究发表20年后,得益于全国同行在此期间对早期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理念的支持和临床实践,积累了大量的真实世界数据,使得我们有机会对该疗法对长期心血管结局影响进行探究。

基于此,本研究在全国19家医疗中心收集了十余年、涵盖多种人群特征的患者电子健康记录,并对符合条件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长期随访。通过多变量Cox回归模型分析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与冠心病、脑卒中及心力衰竭住院等心血管事件的关联,旨在从真实世界的角度延伸并完善团队先前对胰岛素疗法的探索,为临床诊疗策略和相关指南的制定提供更全面、精准的循证依据。


作者简介


翁建平.png
翁建平教授
通讯作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席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学部委员

安徽医科大学校长

中华医学会理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医学部咨询委员会成员

卡塔尔国家WISH基金会创始成员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七届主任委员

《中华糖尿病杂志》总编辑、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副总编辑、Diabetologia Associated Editor等

在NEJM、Lancet、BMJ、JCI、Science Advance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300余篇,连续多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临床医学)”

迄今为止,其Google Scholar 总引用频次超27000,H指数65,学术成果被22项国际指南/共识、26项国内指南/共识和国内外权威教科书引用

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年)、科技创新2030项目(2024年)、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2012年和2017年)等国家项目

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教育部、北京市和广东省等省部级以上奖项7项


骆斯慧.png
骆斯慧研究员
第一作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内分泌科研究员、副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代谢与泛血管疾病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科大-讯飞医疗数字健康联合实验室副主任。

2010年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取得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曾赴芬兰赫尔辛基大学芬兰分子医学研究所访学。在糖尿病临床研究领域工作十余年,作为项目骨干参与“中国1型糖尿病登记研究” 成果发表于BMJ;并参与建立中国首个1型糖尿病母婴队列。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基于大数据的代谢性疾病研究以及糖尿病的数智化疗法开发;参与发表SCI论著70余篇,其中以第一/共一及通讯作者在STTT、Diabetes Care、NSR等发表论著21篇,H-index 21;拥有发明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2项;主持及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及市级基金。


团队简介


翁建平团队.png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内分泌与代谢病研究所由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批准设立。研究所由内分泌科、代谢与心血管病实验室、临床研究中心和信息技术中心组成。研究所所长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翁建平教授。目前研究所的主要研究方向为代谢(糖尿病)-泛血管疾病临床与基础研究;糖尿病精准化诊疗;代谢性肝病临床与基础研究;大数据与智慧医疗。研究团队汇聚了来自内分泌、心血管、公共卫生以及材料化学和药理学等领域的优秀专家学者11人,其中有“长江学 者奖励计划”1人,“国家杰出青年入选者”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2人,“安徽省人才项目入选者“1人。研究所现有博士后8人,博士生13人,硕士生20人,已形成实力较强的学术梯队和人才梯队。



每一项临床研究都倾注着研究团队的心血结晶。学习过后,您是否有所收获?或有疑问想与主创团队分享?请在评论区留言,期待与您交流!

0c7d83eb33280f5395cb60023dcbd130.png


ecca3439cf54b73a3b4f3be8cdbbd1c7.png
END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