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北京友谊医院团队
2025年5月3—6日,全球消化疾病领域顶级学术会议——美国消化疾病周(DDW 2025)在美国圣地亚哥盛大召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李鹏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在此次国际学术盛会上以5项高质量口头报告和7项学术海报的亮眼表现,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消化疾病研究领域的前沿突破。
中国医学论坛报社特别邀请该团队核心成员程芮副主任医师通过视频访谈和文字解读的形式深入分享研究成果的临床转化价值与未来研究方向。
北京友谊医院科研团队在DDW2025大会现场合影
口服亚甲蓝肠溶缓释片筛查结直肠非息肉样病变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提高结肠镜对早期癌症及癌前病变(如腺瘤)的检出率、降低漏诊率是结直肠癌防治的关键。特别是扁平、凹陷或较小的癌前病变,因其容易漏诊且风险较高,成为关注焦点。
程芮在大会发言中,汇报了新药口服亚甲蓝肠溶缓释片在非息肉样结直肠病变筛查中的应用。这是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分中心牵头,在全国20家中心开展,共随机入组1802例受试者,其中,亚甲蓝肠溶缓释片组872例和对照剂组879例进入全分析集。
本次研究主要疗效指标达到终点,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亚甲蓝肠溶缓释片组(445/872例受试者,51.0%)至少发现一处组织学证实的非息肉样结直肠病变,与对照组(362/879例受试者,41.2%)相比,口服亚甲蓝肠溶缓释片组的病变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1)。另外,本研究的多个其他疗效指标也具有统计学意义,证实了口服亚甲蓝肠溶缓释片较安慰剂的优效性,口服亚甲蓝缓释片组人均非息肉样结直肠病变检出数目(0.9)显著高于安慰剂对照组(0.7),进一步分析显示,在口服亚甲蓝肠溶缓释片组中,小于10mm的非息肉样结直肠病变及腺瘤检出率也显著高于安慰剂对照组。在受试者水平和病灶切除水平,两组的假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不良事件发生率相近。口服亚甲蓝缓释片耐受性良好,未发现与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表明该产品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研究结论提示,口服亚甲蓝肠溶缓释片可有效提高非息肉样结直肠病变及腺瘤检出率,对降低结肠镜后结直肠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中国医学论坛报社将持续追踪DDW2025最新进展,敬请广大读者关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