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近日,紧密型医共体下基层医疗服务提质增效研讨会成功举办。全国多地省、市、县卫健委与医院管理代表参加,围绕基层医疗提质增效、肿瘤防治体系建设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通过政策解读、经验分享、案例交流与圆桌讨论,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发展凝聚共识、指明方向。
主旨分享:多维度探索基层医疗与肿瘤防治路径
会议开场,湖南省肿瘤医院周辉与云南省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黎盼盼分别从省级牵头医院和地市牵头医院视角,分享肿瘤防治经验。周辉以“肿瘤防治的高质量发展——湖南经验”为主题,在介绍湖南省肿瘤医院发展历程与综合实力的同时,针对湖南省肿瘤防治形势,提出“体系构建、人才孵化、社会动员、技术引领”四大策略,通过一系列举措,从省级层面推动全省癌症早诊早治与规范化诊疗,带动全省肿瘤防治水平提升。
在防治体系建设方面,黎盼盼则聚焦“市县一体化肿瘤防治建设”分享地市牵头医院的边疆实践经验。该院依托红河州癌症中心构建覆盖州、县、乡三级的肿瘤防控体系,以“固定+流动”模式深入偏远乡镇提供七大癌种筛查服务,同时,通过专科联盟联动省级与国家级顶尖医院,从地市层面提升县域肿瘤诊疗能力,让边疆市县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案例交流:县医院肿瘤防治与医共体建设的实践典范
案例交流环节中,在福建省肿瘤医院陈传本的主持下,多地县卫生健康委与医院代表分享了各自在肿瘤防治与医共体建设的创新实践。
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卫生健康委张磊以“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高质量发展”为题,详解医共体“三阶段演进”路径,通过政府双组长负责制、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举措,实现县域就诊率90%左右,缩小城乡医疗收入差距。同为安徽,阜阳市太和县卫生健康委李保财则聚焦“三医联动下的肿瘤防治创新”,通过整合多部门资源构建全周期防治体系,以“外请专家制度”“药品五统一管理”构建全周期肿瘤防治体系,落地“大病不出县”目标。
除安徽两地的实践外,其他省份的县医院也结合地域特点探索出独特路径。河北省黄骅市人民医院刘西斌介绍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的系统化肿瘤防治模式,依托医共体牵头优势构建“顶天、立地、接地柱”服务体系,结合中西医诊疗与MDT多学科会诊提升患者生存质量。湖南省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陈前则回溯了从2017年肺癌早筛破局的历程,以低剂量螺旋CT筛查、费用分担机制构建“筛查-诊断-治疗-随访”闭环管理,推进“六癌共管”并引入智能随访系统,县域肿瘤患者外转率大幅下降。
在数智化建设方面,山东省平阴县人民医院孔平分享了平阴县的创新实践。医院依托42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搭建肿瘤智能化管理与分级诊疗系统,为县乡村三级防治筑牢技术支撑。
圆桌讨论:共话肿瘤防治中心建设的机制与成效
圆桌讨论环节,与会嘉宾围绕肿瘤防治机制创新、能力提升、医保协同等话题展开交流,各地代表结合本地实践分享了差异化探索路径。
山西省泽州县医疗集团晋江涛提出“请进来(设立博士工作站、名医工作室)、线上联(开展远程MDT)、项目带(承接GCP项目)”的三维提升策略,同步建立转诊办与质控中心,推动肿瘤患者在县域内享受同质化诊疗服务;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铁煤总医院王国勇则聚焦患者留存,以MDT多学科会诊为核心。
来自江苏的两位院长则从不同维度补充实践经验。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沙卫平锚定信息化赋能,介绍当地搭建的肿瘤全病程管理数字化平台,借助AI辅助诊断、移动化随访功能,实现患者“筛查-治疗-随访”全流程闭环管理;射阳县人民医院陆永安则分享了“政府支持+绩效联动”的筛查与回流模式。
总结:以“两重三全”推动肿瘤防治与基层医疗发展
会议尾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马飞教授进行了总结发言。他高度评价了各地在县域肿瘤防治中心建设中的积极探索和显著成效,并强调了“两重三全”的重要性:即重慢病管理、重科技创新,以及全周期健康管理、全方位健康服务、全流程优化服务。
马飞教授指出,县域肿瘤防治中心作为癌症防控体系的关键节点,应充分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全周期、全方位、全流程的管理模式,提升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同时,他呼吁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科技创新能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服务效率和精准度,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此次会议的召开,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搭建了交流合作的平台,各参会单位的实践经验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与肿瘤防治体系完善提供了宝贵参考,将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提质增效迈向新台阶。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