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结直肠癌肝转移MDT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全国巡讲在南京成功举办

2025-04-23作者:CMT琳资讯
原创

2025年4月12日,由《中华医学杂志》社主办的FIS2015普外科焦点问题学术论坛在南京顺利召开。在本次论坛上,《结直肠肝转移MDT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英文版》(以下简称《共识》)进行了首次发布,本次发布会汇聚了国内结直肠癌领域的顶尖专家,包括大会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蔡建强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院长杨尹默教授、《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社编辑部主任郝秀原教授,以及执行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周爱萍教授、毕新宇教授等,共同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诊疗的最新进展与规范化实践。 


cc1a846c6b63e92d34c34c8f2afa3c4d_.jpg


5年生存率显著提升,中国经验走向国际


大会主席蔡建强教授参加会议并致辞,表示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5年生存率已从2007年的19%跃升至2024年的48%,接近甚至超越部分欧洲国家水平。他强调,新版共识不仅融合了国际前沿理念,更体现了中国诊疗经验的突破,其英文版的发布将进一步推动全球范围内的学科交流。


杨尹默教授在致辞中讲道,新版共识标志着从“学科导向”向“专病导向”的转变,强调通过多学科协作实现精准化、个性化治疗,避免过度医疗。 


共识核心解读:

MDT模式与技术创新成关键  


在共识解读环节,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张雯教授重点阐述了MDT模式的核心地位。共识明确建议所有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需在MDT指导下制定诊疗方案,通过外科、肿瘤内科、影像科等多学科协作,优化治疗决策。同时,影像学与分子病理学检测的规范化应用成为另一亮点:肝脏特异性造影剂增强MRI被列为肝转移评估的首选方法,并强调对所有患者进行分子病理检测,筛选靶向及免疫治疗获益人群。 


针对不同治疗目标,共识进一步细化了分层策略:对于可手术患者,共识推荐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切除,并强调术中超声的应用。对于潜在可转化患者,共识推荐左半RAS/BRAF野生型患者优先采用化疗联合EGFR单抗,而免疫治疗为dMMR/MSI-H患者提供新选择;对于不可手术患者:以靶向联合化疗为主,并探索立体定向放疗等局部治疗的价值。 


在随后的专题讨论环节中,专家们分享了最新临床实践与科研成果,从系统治疗、局部治疗、术前评估、影像病理等角度介绍了结直肠癌肝转移MDT的重要性和共识的与时俱进。


展望未来:

从“治愈”到“慢病管理”


大会总结环节,周爱萍教授提出,当前结直肠癌肝转移5年生存率的提升仍局限于可手术患者,未来需扩大手术机会并推动治疗手段的优化整合。她强调:“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疗目标应从‘治愈’转向‘慢病管理’,通过动态评估与精准治疗延长患者生存期。”


最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周健国教授对在共识撰写、出版过程中贡献力量的各位同道表示感谢,17年磨一剑,这是所有专家学者的智慧结晶。并展望未来,表示随着靶向药物、免疫治疗及ADC类药物的突破,患者有望获得更长期的生存获益。 


本次会议不仅为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规范化诊疗提供了权威指导,更展现了中国在该领域的学术自信与国际影响力。专家们一致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MDT协作,推动技术创新与临床转化,为患者带来更多希望。 


通讯员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张晓丹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