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如何解读细菌学药敏检验报告?

2021-06-11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感染非原创


正常菌群的概念


1、正常菌群:在人的体表及与外界相通的口腔、鼻咽部、肠道、泌尿生殖道等腔道中寄居着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对宿主无害而有益,这样的微生物为正常微生物群,其中以细菌为主,通称正常菌群。


2、人体各部位的正常菌群


微信图片_20210609104039.jpg


病原菌的分类


病原菌:是指能入侵宿主引起感染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病原菌按致病性分类如下:

致病菌(种类少,毒力强)

条件致病菌(种类多并在不断增加,毒力弱)

临床上常将病原菌和致病菌称谓混用。但前者包含的范围显然较后者为广,或者可认为通常所说的致病菌是广义的概念。

条件致病菌


1、条件致病菌:某些细菌在正常情况下并不致病,当在某些条件改变的特殊情况下可以致病,这样的细菌称为条件致病菌或机会致病菌。这种特定的条件大致有以下几种:寄居部位的改变、免疫功能低下、菌群失调。

2、菌群失调:是宿主部位正常菌群各类菌间的比例发生较大幅度变化而超出正常范围的状态。由此产生的一系列表现,称为菌群失调症。

3、条件致病菌的主要特点:

(1)毒力弱或无明显毒力;

(2)常为耐药菌或多重耐药菌;

(3)引起感染的对象是长期使用抗生素,  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的患者。

4、条件致病菌的几种身份

(1)病原菌:会于宿主体内繁殖并侵入或破坏组织,引起感染的微生物。患者由这类菌引起感染,用细菌报告提示的抗生素治疗,疗效明显。

(2)定植菌:(定植指细菌或真菌在人体的某个部位定居下来形成相对稳定的寄生状态,不会随外界机械冲击而完全离开原来寄居部位)。会于体内繁殖但不会入侵或破坏组织的微生物。以下现象提示报告的细菌为定植菌:

①    用细菌报告提示的抗生素治疗,该菌消失,感染症状依然存在。

②    由于该菌泛耐药,临床凭经验联合用药,感染症状好转,但该菌依然存在。

(3)污染菌:留取标本过程中,污染了非感染部位的细菌。按其治疗无效,多次送检可排除。


致病菌


1、致病菌的概念:

患者有典型的感染症状;随时可从其体内分离出特定的细菌;将细菌接种易感动物感染症状与人相同;从动物体内可分离出与人相同的细菌。

2、  致病菌与条件致病差别:致病菌侵害人体的能力远远大于条件致病菌.


标本中常见病原菌


微信图片_20210609104044.jpg


药敏试验


药敏试验


1、概念:  测定抗感染药物在体外对病原微生物有无抑菌或杀菌作用的方法称为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

2、目的:检测可能引起感染的细菌对一种或多种抗菌药的敏感性。

3、结果判断标准:  目前我国药敏试验判断标准参照CLSI标准文件。


 MIC (最小抑菌浓度)


1、概念:是指在体外试验中,抗菌药物能抑制培养基中细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是抗菌药抗菌活性指标,显示出药物抑制病原微生物的能力。

2、CLSI文件中关于敏感、中介、耐药的定义

Ø      敏感:最高血药浓度>4倍MIC,使用常规剂量有效;

Ø      中介:最高血药浓度≈MIC,加大剂量或药物浓缩部位有效;

Ø      耐药:最高血药浓度<MIC,无效。


抗生素的等效性与抗菌谱


1、抗生素的等效性:是指用一种相关抗生素的试验结果预测同类抗生素体内抗菌活性。如头孢噻吩与其他一代头孢具有等效性,可用头孢噻吩结果预测其他一代头孢。此特性允许检测少数几种抗生素而不影响临床对其他抗生素广泛选择。

2、抗菌谱:是指细菌在“野生菌”状态下能被抗生素在体内达到有效浓度时抑制的种类。这些细菌称为对该抗生素的天然敏感菌。未列在抗菌谱中的细菌则为天然耐药菌。


细菌的耐药性


1、  细菌耐药性:是细菌抵抗抗菌药物杀菌、抑菌作用的一种防御能力,一种生物学的表型。

2、  天然耐药(固有耐药):耐药性为某种细菌固有的特点称细菌的天然或固有耐药性。天然耐药非常稳定,据此就可预测某一细菌或可能存在的细菌对某种抗生素是否耐药。

3、  获得性耐药:由于细菌获得耐药基因,使原来敏感的细菌变为耐药,称为细菌的获得性耐药。获得性耐药是目前临床面临的最主要的耐药问题。由天然敏感菌基因突变或获得一段基因片段,使其基因型改变而产生耐药。获得性耐药不断在变化(其变化频率与抗生素应用相关),不能预测,需要做药敏试验。

药敏试验报告解读



1 .药敏试验报告中S、I、R 指的是什么?


S (susceptible),是指细菌对抗菌药敏感,使用常规剂量时的平均血浓度超过MIC 5倍以上,用常规剂量通常有效;

I (intermediate)是指细菌对抗菌药中度敏感,常规剂量时平均血浓度等于或略高于MIC,需用高剂量或对体内药物浓缩部位的感染可能有效;

R(resistance)是指细菌对某种抗菌药耐药,药物对细菌的MIC 高于应用常规剂量时的血浓度,应用常规剂量治疗通常无效。


2 .细菌药敏试验是如何测定的?


根据美国临床试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 )推荐的纸片扩散法(即Kirby-Bauer法)测定。将含有一定量抗菌药的纸片贴在涂有细菌的琼脂平板表面,35℃ 培养过夜,测量纸片周围抑菌圈的大小确定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抑菌圈越大敏感性越高。不同细菌对不同抗菌药敏感性的判定标准不同,例如头孢噻肟对肠杆菌科细菌的抑菌圈≤14mm为R,15mm~22mm为I,≥23mm为S;苯唑西林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圈≤10mm为R, 11mm-12mm为I,,≥13mm为S。


3 .药敏试验中,测试抗菌药物的品种是如何选定的?


抗菌药有近200种,药敏试验不可能包括每种抗菌药。所测试的抗菌药纸片的种类是根据各类细菌对抗菌药的敏感性及临床可能选用的药物而确定的,同类药物通常只选择1-2个代表品种。NCCLS对各种细菌的药敏试验中宜测试的药物品种进行了推荐,如测定葡萄球菌属的药敏试验应包括苯唑西林、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复方磺胺甲噁唑(SMZ-TMP) 和万古霉素;此外可根据情况增加其他品种如氯霉素、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利福平和呋喃妥因等。


 .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敏感时,如何选择最有效的药物?


应根据感染部位、病情严重程度、药物的抗菌作用及药动学特点选择抗菌药。



文章首发自检验地带网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