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医艺同舟:一场“医术与艺术的联姻”

2018-01-25作者:肿瘤小编资讯
中日医院医学人文

  这是一条宽阔的、略带日式风格的长廊,清晨的阳光透过洁净的玻璃窗洒在斑驳的地面上,微微泛黄的墙壁透出历史的厚重感。数十幅来自中央美院艺术家的经典作品错落地悬挂在墙壁上,在柔和的自然光的映照下泛着宁静的光芒。每个行色匆匆的路人踏入这条长廊,都会不由自主慢下脚步,驻足欣赏。

图片6.jpg

  但是,这样的场景既不发生在美术馆,也不在博物院,而是位于中日医院的文化长廊。

  在过去,医院和美术馆是各行其责的,患病求医去医院,提高修养去美术馆,两者看似相悖。然而,医院服务于人的身体健康,美术馆服务于人的精神健康,如何将两者有机融合在一起,渐渐成为了一个新的社会需求。

  中日医院联合中央美术学院为代表的中国最顶级的艺术学府,发起“医艺同舟”文化品牌活动,持续、定期在医院公共空间开始主题展览,展开针对医者、医院、医疗在人文与艺术等领域的高端对话。2016年以来,“医艺同舟”分别以《南园》《以美陪伴》《丝路画语》为主题,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三次展览活动,内容涵盖传达人文精神的园林景观设计,充满欢快氛围的西方水彩,中国传统文化尊崇的“敦煌艺术”,两家主创单位的院长、书记多次亲自为展览撰序,中央美院院长樊迪安为展览亲笔题名。

图片2.jpg

  中央美院党委书记高洪说:“一直以来,我们都有一个梦想:走进医院也像走进艺术殿堂,造型、色彩、光影给我们温暖、给我们安慰、给我们力量,让我们有信心、有勇气和医生一起与疾病斗争。”

  理念先进的中日医院和创造艺术的中央美院走到了一起,“医艺同舟”,共同为人们的身心健康服务。

图片3.jpg

1月24日恰逢中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医艺同舟系列展览 第四回“致爱·至爱”》在中日医院古色古香的的友谊厅开幕。这次的展览选择中央美院资深画家群经典作品,制作成限量版版画,捐赠给中日医院,题材涉及自然、社会人文等丰富的主题,表达了中国一代老艺术家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与思考,以及对自然与生命最美好的向往。

图片4.jpg

“优秀的艺术作品可以提振人的精神,帮助观众从日常生活的困境中暂时抽离出来,带来精神上的超凡脱俗,使得精神进入一种‘洁净精微’的状态,从而获得心理的慰藉,达到内心的平和和安宁。”高洪书记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日医院院长王辰说:“医患关系应是人世间最美好的关系,艺术作品让所有医生和患者都能在精神上有所感悟,有所振奋。‘医艺同舟’,是我们对医学与艺术交融的一场探索、一个开端。我们希望借助这一形式,让我们的医者在潜移默化中践行先进的主流文化与核心价值观,让我们的患者在医院接受医疗照护时,能够从艺术中感受到人文与人性的温暖。”

“医艺同舟”的主题,既不是医,也不是艺,是生命。

图片5.png

中国医学论坛报报道 文/李方华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