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阿斯利康深耕中国创新研发,携手专家共促肿瘤诊疗变革

2025-09-18作者:大白资讯

第28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25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学术年会于9月10日至14日在山东济南隆重召开。作为推动肿瘤临床实践不断革新的关键力量,新药研发始终处于医疗创新的核心。会议期间,阿斯利康全球高级副总裁、全球研发中国负责人何静博士阿斯利康中国肿瘤业务总经理关冬梅女士接受媒体专访,分享了阿斯利康在肿瘤领域的研发布局与重要成果,全面展现了阿斯利康在响应“健康中国2030”战略、推动肿瘤规范诊疗与前沿创新中所发挥的引领作用。


video


构建肿瘤防治新体系
助力实现“健康中国”目标


关冬梅女士指出,科学是持续创新的根本动力。为实现“到2030年癌症五年生存率提升至46.6%”的宏伟目标,阿斯利康不断加大投入,目前已累计在华引入13款抗肿瘤创新药物,持续为患者带来生存希望。在乳腺癌领域,从早期的戈舍瑞林,到如今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如T-DXd和Dato-DXd,以及AKT抑制剂卡匹色替,阿斯利康持续推动治疗范式的变革。在肺癌领域,第三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奥希替尼作为全球首个经大型Ⅲ期临床研究证实可为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治疗带来显著总生存获益的药物,彰显了其临床价值。


关冬梅女士高度认可CSCO在中国肿瘤创新生态中的平台作用。自CSCO成立以来,阿斯利康便与其保持紧密合作,共同引进国际前沿临床方案,助力中国肿瘤诊疗水平提升。所有创新药物均积极参与国家医保谈判,多项药物成功纳入医保目录,显著提高药物可及性,切实支持国家全民健康目标。何静博士则表示,阿斯利康依托全球研发网络,积极支持中国专家登上国际学术舞台,传播中国经验,培养高水平研究人才。目前,多款全球创新药物在中国开展临床研究,尤其在消化系统肿瘤等特色领域,中国已逐步实现从“跟跑”到“引领”的研发角色转变。


应对未满足临床需求
全线布局肿瘤创新药物


阿斯利康始终以患者为中心,聚焦疾病负担重、临床需求迫切的瘤种,持续拓宽研发边界。从优势疾病领域如肺癌、乳腺癌、泌尿肿瘤,到近年来深入拓展的消化道肿瘤、妇科肿瘤及血液肿瘤等,阿斯利康凭借卓越的研发实力,连年在国际顶级肿瘤学术会议发布重大研究数据与治疗方案。


何静博士用“全面”概括阿斯利康的全球肿瘤管线布局:不仅覆盖多个关键肿瘤发生机制,还广泛布局ADC、核药、细胞治疗等前沿疗法,瘤种覆盖广泛。她强调,公司全力推动中国与全球同步研发,确保中国患者能与国际同步获得创新药物。阿斯利康还依托全球研发网络,积极支持中国专家登上国际学术舞台,传播中国经验,培养高水平研究人才。目前,多款全球创新药物在中国开展临床研究,尤其在消化系统肿瘤等特色领域,中国已逐步实现从“跟跑”到“引领”的研发角色转变。


关冬梅女士进一步分享了近期重磅临床研究亮点。在肺癌领域,FLAURA2研究最新OS数据已于2025 WCLC上公布。乳腺癌领域,卡匹色替的获批为HR+乳腺癌患者带来新的靶向选择;TROP2 ADC药物也已落地中国,为HR+/HER2阴性患者增加治疗新选择。在消化系统肿瘤方面,阿斯利康表现尤为突出。中国团队已从“参与者”转型为“全球引领者”,度伐利尤单抗联合化疗显著提升晚期胆道癌患者的3年生存率。在妇科、泌尿和血液肿瘤领域,亦不断有新药上市及丰富管线储备。


深化本土合作
赋能全球研发新格局


随着中国在全球医疗健康创新中地位的日益提升,阿斯利康也不断升级中国研发布局。2019年,阿斯利康中国研发部升级为全球研发中心,2024年,该中心进一步晋升为全球五大战略研发中心之一。今年3月,阿斯利康宣布在北京建设第六个全球战略研发中心。何静博士指出,中国已经站在了全球的生物制药研发领域的“桥头堡”。北京研发中心的工作重心是推动药物早期研究和临床开发,并计划建立一个先进的人工智能(AI)和数据科学实验室赋能相关研发,体现了公司进一步深化对外合作,产品研发向更早期领域去拓展,以及全面支持AI驱动研发范式转型的战略决策。


何静博士高度评价中国研发中心的贡献,指出,中国研发中心在全球所发挥的科学领导力正在持续增强,研发重心已经从之前的确证性研究、支持新药上市研究,逐步向更早期拓展。她介绍,未来,阿斯利康将通过建立卓越中心等模式,扩大与中国高校及科研机构以及本土生物技术公司的合作,共同挖掘更有价值的生物标志物,并推进AI赋能这些多模态数据,以更好地帮助预测从临床前到临床的转化潜能,发现获益人群和预测不良反应发生。她强调,这也是中国研发中心与阿斯利康欧美研发中心的不同之处,即更多发挥外部合作,把中国创新力量转化为促进阿斯利康发展的引擎,并借助阿斯利康的全球网络,让更多的中国成果走出国门,转化为全球临床解决方案。


着眼肿瘤慢病化管理
筛-诊-治-教全线发力


阿斯利康的关注始终聚焦肿瘤管理的全程。据关冬梅女士介绍,阿斯利康支持开展了“绿丝带肝癌早筛早诊计划”(简称“绿丝带计划”)促进我国肝癌早筛;支持推动前列腺癌早筛,旨在提高男性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筛查知晓率,实现前列腺癌早筛早诊早治早康复;支持开展“粉红丝带月”乳腺癌患者关爱活动“健康有她”和肺癌患者关爱项目“鼓5人生”,为乳腺癌和肺癌患者疾病管理和患者关爱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冬梅女士强调,创新药物为肿瘤慢病化奠定基础,学术推广提升医生认知与患者依从性,医保接入保障药物可及——三者协同,才能真正实现患者生存获益。中国肿瘤诊疗水平的提升,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专家集体智慧和企业创新实践。在中国从“跟跑”向“领跑”转变的过程中,阿斯利康将继续与中国医疗生态体系携手共进,为全球肿瘤防治贡献中国力量。


中国肿瘤诊疗水平的跃升是我国政府注重源头创新、关注民生政策的结晶,是中国专家集体智慧的体现,也离不开阿斯利康等制药企业以患者为中心的战略布局和创新药物支撑。在中国从跟跑者转型为领跑者的征程上,阿斯利康始终与中国携手前行。



审批号:CN-168288


声明:本材料由阿斯利康提供,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不用于推广目的,材料涉及尚未获批的产品或适应症,不可作为临床用药建议。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