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近期,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卢洁教授团队在神经影像学权威期刊Neuroimage(Q1区)发表题为Interictal Sup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Mesial Temporal Lobe Epilepsy: A Simultaneous PET/fMRI Study的论文(DOI: 10.1016/j.neuroimage.2025.121207)。该研究首次通过同步PET/fMRI技术,结合代谢连接映射(MCM)方法,系统揭示了内侧颞叶癫痫患者发作间期癫痫灶的抑制性脑网络特征,为理解癫痫发作控制机制及无创定位致痫灶提供了新视角。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放射与核医学科22级博士研究生胡杰为第一作者,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孙立伟副教授为共同第一作者,卢洁教授为最后通讯作者,李春林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颞叶癫痫是最常见的药物难治性局灶性癫痫,手术切除致痫灶是重要治疗手段,但术后仍有部分患者疗效不佳。既往研究表明,癫痫发作间期可能存在全脑网络对致痫灶的主动抑制现象,但受限于颅内电极的空间覆盖范围,这一假说尚未在全脑层面得到验证。本研究创新性地利用一体化PET/fMRI,通过MCM量化全脑有向连接,首次在无创条件下验证了“发作间期抑制假说”,揭示了默认网络的核心调控作用。本研究纳入47例单侧颞叶癫痫患者和25例健康对照,通过同步采集18F-FDG PET和fMRI数据,构建了全脑水平的有向连接网络。结果显示,癫痫患者的致痫灶(海马)表现出显著的“输入连接增强、输出连接减弱”模式,且净输入与发作频率正相关,支持全脑网络对致痫灶的主动抑制假说。
图1. 代谢连接映射方法示意图(A)利用18F-FDG PET和fMRI数据,在体素水平上绘制癫痫发作起始区(患侧海马)的代谢连接图。(B)默认模式网络内的代谢连接图,评估其子区域之间的有向连接。
进一步研究发现,默认网络(如后扣带回、内侧前额叶)对患侧海马的输入连接显著增强(图2C),而患侧海马的输出连接减弱(图2D)。基于默认网络有向连接特征的机器学习模型对致痫灶侧别分类准确率达91.67%。
图2. 正常对照和内侧颞叶癫痫患者全脑代谢活动、功能连接和致痫灶输入、输出连接的比较。
图3. 与正常对照相比较,在默认网络中,患侧海马输入连接增加,输出连接减少。
本研究首次通过多模态影像揭示了癫痫发作间期的全脑抑制网络机制,为癫痫的精准诊疗开辟了新路径。
来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