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许佳瑞 徐夏莲
指导专家: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丁小强教授
11月7日立冬,代表着冬季的开始。按中医五行学说,肾脏对应冬季。一年之中,肾脏的调养应该着重在冬季进行。冬天又是各类心脑血管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高发季节,此时养护肾脏的关键在防止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
为什么冬天容易发生AKI?
AKI的病因看似繁多,总结起来主要有肾前性、肾性、肾后性三大类型:
肾前性因素
肾前性指的是肾脏血流灌注不足,由于寒冷的冬天容易诱发心衰、心梗从而导致心输出量减少;或者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引起发热导致有效血容量减少,肾脏常容易受到牵连。
肾性因素
肾性指的是各种类型的肾小球疾病、肾间质、肾血管病变等,肾毒性药物如解热镇痛药(如布洛芬)、碘造影剂、部分抗生素(如万古霉素)等引起的AKI也属此类。由于冬季心血管疾病高发,冠脉造影检查或PCI手术常用到的造影剂也会引起肾脏损害。此外,天气寒冷易血压波动,血压的重度升高不仅直接损伤血管内皮,引起小动脉的痉挛、增厚、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导致肾脏缺血缺氧,还可导致补体的异常活化,引起血栓性微血管病,引起严重肾脏损伤。
肾后性因素
肾后性指的是输尿管、膀胱的结石、肿瘤等导致的梗阻性病变。冬季气温低,长时间待在室内不运动,人体水分流失少而少喝水,或者高嘌呤饮食增多都容易引起肾结石,有导致肾积水的风险。
AKI能早期诊断吗?
与心脏急病不同,AKI常缺乏明显症状,早期容易被忽略,即使是住院患者也容易漏诊,发现时往往已到了晚期肾衰竭的地步,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对于预计有AKI高危风险的患者,应严密监测肾功能和尿量;此外,一些新型生物标志物如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胱抑素C(CystatinC)等也能早期反映肾损伤。
AKI如何防治?
目前尚无治疗 AKI 的有效药物,并且由于AKI常并发于其他危重疾病,伴随全身生理状况的异常,导致治疗往往十分困难。AKI的防治重点在“防”不在“治”:
1.防治措施
AKI的预防措施包括:防止血容量不足、纠正血流动力学紊乱、避免肾毒性药物应用、调整抗生素剂量、减少造影剂量等。
2.治疗方案
对于已发生AKI的患者,首要采取病因治疗、纠正可逆因素,如液体复苏、停用肾毒性药物、解除肾后性梗阻等,同时注意对症治疗和营养支持。对于肾功能迟迟不恢复者,需考虑肾穿刺明确病因。
3.危重症处理
AKI严重时往往致命。因此,当出现高钾、严重的酸碱平衡紊乱、容量过负荷等,应及时进行肾脏替代治疗,帮助肾脏排出多余的体液和毒素。
4.中医治疗
从中医角度,AKI的发生发展机制与中医病因病机有相通之处,研究发现活血化瘀中药如丹参和川芎等、补肾益气如黄芪和冬虫夏草可改善AKI。
发生过AKI该如何管理?
以往观点认为,AKI是一种自限性急病,但研究证实约30%的AKI 存活患者进展为慢性肾脏病(CKD)。因此,建议所有AKI患者在出院后进行肾内科随访,尤其3个月内应密切随访,防止AKI复发,3个月后可根据情况适当降低随访频率,防止或延缓其进展至CKD,改善远期预后。
综上,立冬时节注重养肾,不仅需要警惕AKI,而且发生过AKI患者要密切随访,并且在冬季从起居(如早眠晚起,不要熬夜,防寒保暖)、饮食(如多食山药、红薯、核桃等益肾养精的食物)、运动(如选择八段锦、太极拳、散步等轻缓的运动)方面养护肾脏。
来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肾内科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