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情绪和躯体应激诱发的应激性心肌病,是两种综合征吗?

2020-08-22作者:论坛报木易经验
其他心血管疾病

Takotsubo综合征(TTS)又称应激性心肌病,是一种急性可逆性的心肌功能障碍,其临床表现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类似,通常由强烈的情绪或躯体应激诱发。


近期一些研究表明,躯体应激诱发的TTS(TTS-P)患者在病理机制、临床表现、预后方面,与情绪应激诱发的TTS(TTS-E)有所不同。


临床特征不同


除诱因不同外,TTS-P和TTS-E的临床特点存在以下差异。


首先,女性TTS-P的患病率显著低于TTS-E。


其次,与TTS-E患者相比,TTS-P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负担更重。


此外,TTS-P患者的重要合并症(如慢性阻塞性肺病、肾衰竭和癌症)患病率、炎性生物标记物(如C反应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均比TTS-E患者显著升高。


在临床表现方面,与TTS-E患者相比,TTS-P患者更常出现呼吸困难或非典型胸痛等非典型症状,从而延误诊断和治疗。


此外,TTS-P患者入院时血流动力学状况往往较差,与TTS-E患者相比,其心率更快,左室射血分数更低,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更高。因此,TTS-P患者可能更需要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有创或无创机械通气、心肺复苏等急性治疗,且需要干预的室性心律失常负荷更重。


预后不同


与TTS-E相比,TTS-P患者的短期和长期预后都较差。TTS-P患者入院时的临床表现较差,住院期间的临床过程也较差,不可避免地导致较差的住院结局。研究证实,躯体应激,尤其是急性神经系统疾病,是住院期间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


INTERTAK注册研究显示,TTS-E患者住院死亡率为1.0%,TTS-P(不包括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死亡率为7.0%,与神经系统疾病相关的TTS-P患者死亡率达13.3%。


值得注意的是,在TTS-P患者中,神经系统疾病引发的TTS与其他合并症引发的TTS的5年死亡率相近,提示神经系统疾病主要影响急性期预后,而其他合并症在长期随访中也会持续影响预后。


此外,癌症在TTS患者中较为常见(约15%),因为它与情绪和生理压力(即促炎状态、癌症治疗)有关,可能是参与TTS发病机制和决定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


微信图片_20200821133407.jpg



发病机制不同


尽管尚未有研究评估TTS-P和TTS-E病理生理机制的差异,但一些证据似乎表明,两者致病机制可能有部分重叠。


交感神经刺激增加是TTS-E发病机制的核心,尤其是在边缘系统功能失调的情况下,情绪压力会引起强烈的交感神经激活。儿茶酚胺外流引起心肌功能障碍的确切机制仍不完全清楚。内皮功能障碍在TTS患者中很常见,解释了微血管冠状动脉痉挛的倾向,这可能是TTS的致病机制。


在TTS-P患者中,除了前面提到的TTS-E的机制外,其他机制包括炎症和神经激素激活的协同作用,导致对心肌功能产生不利影响。


多项研究表明,TTS-P患者的炎症生物标记物水平高于TTS-E患者,系统性炎症激活可能会促进内皮功能障碍,引起血管舒缩障碍,并可能直接导致心肌损伤。此外,儿茶酚胺可能会促进急性炎症反应。


躯体应激和情绪应激的另一个区别在于,情绪诱因可能具有阶段性,随着情绪状态变化而消长,而躯体诱因可能会导致持续产生儿茶酚胺,在基础疾病没有恢复的情况下,这种状态不会有所改变。因此,与非躯体应激相比,躯体应激因素可能会引起儿茶酚胺持续激增,从而引起更大的心脏应激。


近期研究表明,女性TTS-P患病率低于TTS-E,说明雌激素相关因素在TTS-P中的作用可能没有那么重要,而遗传易感性在TTS-E中更重要。

临床启示


TTS是一种发生在不同群体中的疾病,诱发疾病的因素不同,患者的临床特征、预后和发病机制均有不同。


近期一些研究数据强调了躯体应激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临床医生应及时识别和处理一些可能影响TTS-P预后的合并症。事实上,TTS-P患者死亡率增加可能是由于TTS本身及合并症共同导致的。


此外,应特别注意恶性肿瘤患者的管理,了解其潜在致病原因及TTS与恶性肿瘤的相关性,可能有助于改善临床结局。同时,认为恶性肿瘤是TTS的潜在诱因也是合理的。


TTS-E的预后通常是良性的,采用心理咨询管理压力、认知行为疗法、针对焦虑/抑郁的药物疗法,可能有助于降低复发风险。


总之,临床医生应意识到TTS-E和TTS-P治疗方法的不同,根据特定的应激因素来理解TTS的确切致病机制,有助于个体化治疗。


来源

Rocco A. Montone, Giampaolo Niccoli, Marco Giuseppe del Buono, et al. Emotional versus physical Takotsubo syndrome: Two faces of the same medal or two different syndromes? Progres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2020).

来源: 心在线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