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编者按
中国医学论坛报“云问答”线上直播答疑活动仍持续进行中!云问答定期邀请多位专家上线答疑,针对肿瘤医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答疑解惑。
小编特别将既往“云问答”直播内容整理为一问一答的形式,发布于“锦囊在手”专栏,以供广大读者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和回顾。
本期“锦囊在手”专栏内容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俊教授于2021年8月在“红色百年·云上问答”免疫治疗专场解答的内容,现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问
特殊人群(如自身免疫病患者、老年患者)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否会有更高的毒性发生风险?
王俊教授:
事实上,临床实践中很难用单一的风险因素来界定免疫治疗高风险人群,需要肿瘤医生综合多方因素判断患者是否能做免疫治疗或是否会出现严重的不良事件。
1.高龄患者
对于高龄患者,通常在临床上以75岁为分水岭。对于75岁以上的高龄患者,肿瘤医生应该对患者的脏器功能,尤其是心肺功能做进一步的评估。
心脏功能的风险因素包括既往有支架置入、冠心病史、心绞痛频发、心梗史、心律失常病史(如房室传导阻滞)、合并肺功能低下等,如果有两个以上的上述高危因素,则具有较高的免疫治疗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同时,部分心肺功能相关的检测指标也能够帮助医生进行判断,如C反应蛋白较高,基线水平的心肌损伤标志物,偏高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较高,心脏射血分数较低等。
当高龄患者伴有以上心肺功能的风险因素时,通常不建议使用免疫治疗,或者建议其将免疫治疗的用药排序于其他治疗方法之后。
2.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
免疫治疗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抑制患者体内T细胞表面的PD-1活性而发挥作用的癌症治疗方法。
因此,很多人认为,对自身免疫病患者进行免疫治疗并不会有效果。其实,该类患者进行免疫治疗的客观缓解率在20%~30%,中位总生存(OS)期也超过了12个月。
当然,有几类患者是明确不推荐免疫治疗的。
首先,对于患有重症肌无力的晚期肿瘤患者,免疫治疗会有30%左右的致死率,因此,不建议此类患者进行。
其次,对于胸腺瘤的患者,免疫治疗会有约71%的概率出现3级以上的心脏、肺部、肝脏甚至是多器官的毒性反应,因此应避免使用。
最后,对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如风湿性关节炎等),如果患者本身没有明显的基础症状,肿瘤医生仍然可以考虑在做好监测的情况下,使用免疫治疗的方案,针对不同患者个体,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多角度作出综合判断。
更多精彩,点击图片即可观看直播回放↓↓↓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王俊教授 审阅
中国医学论坛报 王淳 整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