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透析中预防内瘘穿刺点出血,这几种方法要掌握

2024-03-18作者:壹声资讯
非原创

血液透析是许多肾病患者维持生命的重要手段,动静脉内瘘则是血液透析的血管通道。然而,在进行血液透析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穿刺点渗血的情况,这不仅可能影响透析效果,还可能对患者的健康构成威胁。因此,掌握内瘘渗血的处理办法至关重要。



认识渗血现象及原因



血液透析过程中,穿刺点渗血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如穿刺技术不当、患者血管条件差、抗凝剂使用过量、患者肢体活动牵拉或压迫静脉、反复穿刺同一区域、过早使用新瘘等。渗血现象一般表现为穿刺点周围出现血迹或血液渗出。



渗血处理方法




加压法



加压法是一种常用的渗血处理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先将渗血的穿刺部位清理干净,用无菌棉球或纱布轻轻擦拭血迹。

(2)用一支无菌棉球棒覆盖在出血部位的上方,确保棉球棒与皮肤紧密贴合。

(3)用胶布条将棉球棒加压固定。固定时,将两侧皮肤向穿刺部位收紧,以减少针栓与皮肤间的空隙。



纱线缠绕法



纱线缠绕法也是一种有效的渗血处理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首先,消毒纱布条备用。

(2)拆开原先固定穿刺针的胶布、创可贴,用酒精纱布擦净局部渗血及血痂。

(3)从消毒纱布中抽出纱丝6-8根,用手捻成一股。

(4)将纱绳从穿刺针后方(与皮肤的接合处)绕过,在穿刺针前方交叉。

(5)将两股绳捻在一起、拉紧,确保纱绳紧密贴合皮肤。

(6)在绳的上三分之一处用1~2条胶布固定即可。



其他方法



◆ 拉紧式止血法:即利用苯扎氯铵贴,拉紧皮肤后,接触面积减少,局部压强增大,使针头、皮肤和血管贴合紧密,产生对出血点的持续加压,血液流出受阻,凝固成血块,达到止血的目的。

◆ 明胶海绵止血:取适量的明胶海绵覆盖在穿刺出血点上方,再用创可贴以药垫对准海绵正中加压固定。

◆ 微孔多糖止血棉球法:将微孔多糖止血球喷洒于出血点再用无菌纱布覆盖按压5~10分钟。

◆ 藻酸钙止血敷料止血法:使用藻酸钙制成的止血敷料进行压迫止血。



预防渗血措施



穿刺手法:避免区域穿刺法进行穿刺,尽可能保持低的血液流速低角度(10°~20°)。


穿刺位置:不宜选择肢体背侧或靠近关节处作为穿刺点,可避免在高危区域的固定,降低意外出血的风险。


固定方法:

  • 复位固定法,在穿刺成功后,立即用一缕无菌纱布纱线绕过穿刺针,拉至进针处向上对折拧成麻花状,然后沿穿刺方向拉紧固定。此 法 使 针 梗 与 皮 肤 之 间 贴 合 紧 密,阻止血流。

  • 使用新型镶嵌式固定方法,在穿刺成功后,立即用一缕无菌纱布纱线绕过穿刺针,拉至进针处向上对折拧成麻花状,然后沿穿刺方向拉紧固定。此法使针梗与皮肤之间贴合紧密,阻止血流。


加强巡视:在透析过程中加强巡视,及时发现渗血。



总结


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是血液透析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掌握正确的渗血处理方法以及预防措施,对于保障患者透析效果和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穿刺点出血是血液透析常见的失血原因,由各种原因带来的穿刺点出血用不同止血方法,避免失败时增加感染风险,加剧患者的贫血症状,作为医护人员要加强责任心和提高专业实操水平,针对患者自身情况进行有效预防和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穿刺点出血的发生,保障患者提供安全,提高透析质量。



来源:肾病透析科普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