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网红小伙阿建去世,为何直肠癌频频发生在年轻人身上?

2021-09-21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其他消化疾病非原创

9月9日,网红小伙子阿建因“直肠癌”去世,阿建一直以网名“阿健要努力活着”在网络分享日常点滴。短短的一年,阿建由精壮帅气的小伙子变得骨瘦如柴,最后被癌症夺去年轻的生命,留下两个年幼的女儿,令许多网友深表同情。

微信图片_20210915143804.jpg


年轻人患直肠癌,如今真的不是一件罕见的事。一个朋友的儿子,25岁,大学毕业已找好工作,因为便血去做了肠镜,查出直肠癌,CT发现已经肝转移,同样经过不到一年多的治疗就不幸离世。如今,时隔三年,这个朋友仍未从丧子之痛中走出来。

01

 为何直肠癌现在频频的发生在年轻人身上?


与其他恶性肿瘤一样,直肠癌的发生机理同样复杂,很多机制并没有研究清楚,但总结起来就两大点,一个是遗传基因,一个是外界因素。


在常见恶性肿瘤中,结直肠癌是属于与遗传基因关系密切的疾病。与基因有关的肠癌主要包括两种:

1.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家族性腺瘤样息肉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在青少年时期就会表现为整个大肠布满大小不一的腺瘤,这些腺瘤不及时处理,最终都会癌变。


一般15~25岁开始出现临床症状,30岁左右最明显,多数成员40岁左右发生癌变。这种疾病与抑癌基因APC突变有关。

2.林奇综合征

林奇综合征是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是一种家族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家族病,约占所有结直肠癌的5%~15%,由错配修复(MMR)基因突变引起的结直肠癌及某些其他癌症(如子宫内膜癌、胃癌、小肠癌等)。


患林奇综合征的人一生中患结直肠癌的可能性约为80%,而且其结直肠癌发病年龄早,平均诊断年龄约45岁。


02

除了上面两种最主要的与遗传因素有关的肠癌之外,其他绝大多数结直肠癌为散发病例,即便有癌症家族史,只能说后代患癌的概率高一些,散发病例的发生更多与不良生活习惯相关。


这些不良习惯涵盖每天的日常生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良饮食结构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中国人的饮食结构发生变化。烟酒无度,大鱼大肉,胡吃海塞,绿色食物靠边站,这种不良的饮食习惯与大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高动物蛋白和高脂肪的饮食,缺少膳食纤维摄入,这种不良饮食结构是引起大肠癌的主要因素。

2.久坐不动

很多年轻人很“宅”,可以一整天不出门,可以一整天屁股不挪一下的玩手机,玩电脑,这些不良习惯是很要命的。


长期久坐不动,会导致肥胖,会增加腹围。会使肠蠕动减弱减慢,粪便中的有害成分包括致癌物在结肠内滞留并刺激肠黏膜。


再加上久坐者腹腔、盆腔、腰骶部充血、血液循环不畅,可导致肠道免疫屏障功能下降,这些都增加了直肠癌的发病危险。

3.不好的排便习惯

不健康的排便习惯可能增高肠癌的发病率,尤其是长期便秘宿便的患者,可能增加患癌风险。


总之,肠癌不是一夜形成的,肠癌的发生是一个长期漫长的过程,这期间我们有无数种方法提前预防,包括饮食上还是生活习惯上。


肠癌高危人群要定期的体检,做肠镜检查,发现腺瘤及时清除。平时注意养成良好的习惯,低脂高纤维素饮食,远离垃圾食品,多运动减体重,戒烟酒,保持规律的作息和积极的心态。


作者:胡洋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

文章首发自呼吸科大夫胡洋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