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急性间质性肾炎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2023-06-11作者:壹声资讯
原创

急性间质性肾炎(AIN)是急性肾损伤(AKI)的常见原因,估计占AKI病例的15%~20%。术语AIN不是指特定疾病,而是表示免疫介导的肾小管间质损伤形式,其可能是由多种潜在原因引起的。


急性间质性肾炎按病因主要可以分为免疫介导、感染介导、特发性及恶性肿瘤浸润4类。药物和感染仍然是引起急性间质性肾炎最常见的病因。



急性间质性肾炎的常见病因




表 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病因

微信图片_20230607153116.png




药物


药物是急性间质性肾炎最常见的病因,免疫反应是其主要发病机制。大多数研究表明细胞免疫是其主要的免疫类型,也有研究发现在少数药物相关性AIN患者肾活检标本中偶可见到抗肾小管基底膜(TBM)抗体或免疫复合物的沉积,提示体液免疫也参与此类AIN的发生。


引起急性间质性肾炎的药物种类繁多。20世纪80年 代以前青霉素、半合成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抗生素是引起AIN的主要药物。近20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最多的是非甾体类抗炎药和头孢类药物所致的AIN。利尿剂、解热镇痛药、别嘌呤醇、H2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致AIN作用也不断被认识。许多病例是多种药物混合应用的结果。此外,一些中草药如关木通、朱砂莲 等所致的药物相关性AIN也不在少数,应引起重视。




典型的药物相关性AIN常在用药后10~20天出现肾功能不全,常表现为少尿性或非少尿性急性肾损伤,部分伴腰痛,一般无高血压和水肿。常常出现全身过敏症状:合并发热症状者约75%,皮疹者30%~50%,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者30%~60%,但三者同时出现 (三联征)者仅仅约30%;半数患者血清IgE水平升高,15%~20%患者出现非特异性关节痛。其中非甾体抗炎药物所致急性AIN患者多为老年女性,临床上常常无过敏症状及体征,多数患者可合并大量蛋白尿、镜下血尿及白细胞,并可见白细胞管型。




感染


感染曾是急性间质性肾炎的常见原因,随着抗生素及特异性疫苗的广泛使用,感染相关性AIN的发生率已明显下降。


细菌是引起感染相关性AIN最常见的病原体。可引起 AIN的病原体还包括病毒、螺旋体、寄生虫、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等。


感染介导的AIN发病机制分为两类: 

①病原微生物直接侵袭肾间质引起的肾间质炎症。可继发于肾盂肾炎,也可继发于其他血行性感染; 

②(肾外)病原体感染后发生的反应性AIN。与前者不同之处在于此类AIN发生时肾间质未被病原体直接累及,其发病由免疫因素介导。



来源:整理自江苏省人民医院肾内科、《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其诊治进展》、人卫《内科学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