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急性间质性肾炎(AIN)是急性肾损伤(AKI)的常见原因,估计占AKI病例的15%~20%。术语AIN不是指特定疾病,而是表示免疫介导的肾小管间质损伤形式,其可能是由多种潜在原因引起的。
急性间质性肾炎按病因主要可以分为免疫介导、感染介导、特发性及恶性肿瘤浸润4类。药物和感染仍然是引起急性间质性肾炎最常见的病因。
急性间质性肾炎的常见病因
表 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病因
药物
药物是急性间质性肾炎最常见的病因,免疫反应是其主要发病机制。大多数研究表明细胞免疫是其主要的免疫类型,也有研究发现在少数药物相关性AIN患者肾活检标本中偶可见到抗肾小管基底膜(TBM)抗体或免疫复合物的沉积,提示体液免疫也参与此类AIN的发生。
引起急性间质性肾炎的药物种类繁多。20世纪80年 代以前青霉素、半合成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抗生素是引起AIN的主要药物。近20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最多的是非甾体类抗炎药和头孢类药物所致的AIN。利尿剂、解热镇痛药、别嘌呤醇、H2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致AIN作用也不断被认识。许多病例是多种药物混合应用的结果。此外,一些中草药如关木通、朱砂莲 等所致的药物相关性AIN也不在少数,应引起重视。
典型的药物相关性AIN常在用药后10~20天出现肾功能不全,常表现为少尿性或非少尿性急性肾损伤,部分伴腰痛,一般无高血压和水肿。常常出现全身过敏症状:合并发热症状者约75%,皮疹者30%~50%,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者30%~60%,但三者同时出现 (三联征)者仅仅约30%;半数患者血清IgE水平升高,15%~20%患者出现非特异性关节痛。其中非甾体抗炎药物所致急性AIN患者多为老年女性,临床上常常无过敏症状及体征,多数患者可合并大量蛋白尿、镜下血尿及白细胞,并可见白细胞管型。
感染
感染曾是急性间质性肾炎的常见原因,随着抗生素及特异性疫苗的广泛使用,感染相关性AIN的发生率已明显下降。
细菌是引起感染相关性AIN最常见的病原体。可引起 AIN的病原体还包括病毒、螺旋体、寄生虫、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等。
感染介导的AIN发病机制分为两类:
①病原微生物直接侵袭肾间质引起的肾间质炎症。可继发于肾盂肾炎,也可继发于其他血行性感染;
②(肾外)病原体感染后发生的反应性AIN。与前者不同之处在于此类AIN发生时肾间质未被病原体直接累及,其发病由免疫因素介导。
来源:整理自江苏省人民医院肾内科、《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其诊治进展》、人卫《内科学》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