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常规体检不易发现!这种癌,很多人发现即晚期......

2024-06-01作者:论坛报岳岳资讯
非原创

多学科联合会诊(MDT)是指多个相关学科的资深专家,以共同讨论的方式,为患者定制诊疗方案,并且跟踪和调整诊疗方案。现如今,多学科联合会诊(MDT)已成为各大医学中心攻克疑难复杂疾病的新型诊疗模式。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肝胆胰外科MDT团队,多学科探讨胰腺癌的相关话题。


高度恶性的肿瘤
胰腺癌可怕在哪里?

胰腺癌,外号“癌中之王”,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近些年,无论男女,胰腺癌患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都出现了上升趋势。为何胰腺癌会如此可怕?


首先,胰腺癌很难早期发现。“胰腺癌属于典型的不适合做早筛的恶性肿瘤之一。”放射科陈英副主任医师介绍:“胰腺位于脊椎的前方,胃的后方,处于身体里很深的位置,旁边均是重要的身体结构,B超影像有胃和结肠遮挡,常规的体检确实不易发现胰腺肿瘤。”


此外,胰腺边上就是主动脉、大血管,大血管边上又有很多淋巴结和神经,因此,长在胰腺上的肿瘤,非常容易侵犯到这些位置。“一旦侵犯,外科手术就很难切干净。”肝胆胰外科严盛主任说道:“其次,胰腺作为分泌消化液的一个消化器官,一旦因为手术切破,里面的胰液就可能会漏出‘消化’我们的身体,如果腐蚀到血管,那就会造成大出血。”


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在手术后的一两周,也可能发生在术后更久的时间里。就在前两天,严盛主任就接诊了一名在外院接受过胰腺手术的患者,术后9天由于胰液的漏出导致大出血,凌晨紧急送往浙大二院进行急救。


此外,所有的胰腺癌都需要化疗。“手术配合化疗可以最大程度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而对于完全无法手术的患者,就需要内科治疗。”肿瘤内科胡涵光副主任医生说道:“但是目前,增加靶向、免疫治疗对于胰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还是比较有限的。”


手术仍是首选方案
传统手术存在哪些问题?

“大部分胰腺癌患者诊断出来的时候,都是晚期,这非常考量一个团队的外科水平。”肝胆胰外科严盛主任说道:“一般来说胰腺癌的切除率只有20%~30%,但如果团队能力比较强,那么提高10%~20%的切除率,是没有问题的。”


胰腺癌的手术类型因肿瘤的位置、大小以及是否有邻近组织或器官的侵犯等因素而异。手术方式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手术)、胰体尾切除术,甚至全胰腺切除术。胰腺手术是大型手术,风险和并发症的可能性较高。


以最常见的Whipple手术为例。标准的Wipple手术,医生的切除范围包括胰头、十二指肠、远端胃、胆囊、胆总管、近端小肠,切除后胃肠道、胆道和胰管就会断离,需要再次重建这些管道结构,在肠管的不同部位,对胰肠、胆肠、胃肠进行三个吻合,以恢复消化系统的功能。


“胰肠的吻合,是其中难度最大的。”严盛主任说道:“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在研究怎么样把剩余的胰腺和肠子接起来,让胰肠吻合口可以更安全,目前已有的上百种接法中,没有一个可以担保胰肠吻合口100%成功,可以完全不漏。”一旦胰液漏出,就可能腐蚀血管,导致大出血。


此外,约68%的胰腺癌病人是有糖尿病的,部分胰腺癌病人是以新发糖尿病为主要症状。“胰腺手术后,由于胰岛素分泌的减少或丧失,手术后可能新发糖尿病或现有糖尿病加重,需要长期监测血糖,根据血糖变化来调整胰岛素的用量。”内分泌科康英秀副主任医师说道:“而对于全胰腺切除术的患者,将彻底失去胰腺的内分泌和外分泌功能,需要终生补充胰岛素和消化酶。”


胰腺手术与胰岛移植相结合
有效减少术后问题

是否存在一个好办法,既可以解决胰肠吻合的问题,同时又可以解决胰腺术后的糖尿病困扰?


“对于有条件的患者,我们直接将胰腺全部切除,不再去考虑胰肠吻合的问题,也不用担心胰液漏出来。”严盛主任说道。


而对于胰腺切除后产生的血糖问题,则通过“自体胰岛移植”这一新技术来解决。自体胰岛移植,简单说就是在术中切下来的胰腺中选取可利用的部分,通过消化和分离提取胰岛,然后将纯化后的胰岛再次输入到患者的体内,改善患者的胰岛功能。


“胰岛移植其实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最早就是用于治疗1型糖尿病的,随着手术方式的改善和医学技术的发展,胰岛回收再利用的技术也日趋成熟。术后血糖控制是否稳定,对于患者的恢复有着很大的影响,这也是胰岛回收的重要意义。”内分泌科康英秀副主任医师说道。


将胰岛移植与胰腺手术相结合是治疗胰腺癌的新手段,最大的难度在于胰岛的分离和纯化。在浙大二院城东院区,有一间全国最大、唯一的胰岛细胞移植专用手术室,手术中切下来的胰腺,会被立即送往手术室隔壁的实验室进行胰岛的分离和提纯,然后输回患者体内,病人术后可以很快恢复。



“胰腺的术后辅助化疗,指南建议是12周之内开始,和其他肿瘤相比已经大大延后了,因为胰腺手术的恢复相对比较慢。如果12周患者还没有康复,那后面做辅助化疗上的效果就很有限了,癌细胞可能已经发生转移。”肿瘤内科胡涵光副主任医生说道:“现在有了这个技术,患者时候恢复得很快,在术后8周甚至4周就可以进行全身的辅助化疗,尽可能保全手术带来的长期效益,让患者获得更长的生存期。”


专家介绍

严盛
肝胆胰外科 主任

主任医师

擅长:肝胆胰外科复杂疾病的诊治、肝移植、胰腺移植、胰岛移植及肝胆胰微创外科技术。


康英秀
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

擅长:擅长内分泌疾病尤其糖尿病、甲状腺、肥胖、甲状旁腺、肾上腺、垂体等疾病的诊治。


胡涵光
肿瘤内科 副主任医师

擅长:晚期恶性肿瘤的化疗、靶向及免疫治疗;尤其专注于消化道恶性肿瘤、神经内分泌肿瘤及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内科综合治疗。


陈英
放射科 副主任医师

擅长:腹部系统疾病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主攻肝胆胰疾病、胃癌及结直肠癌的诊断、分期及疗效评估。


来源:浙大二院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