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 洪澜
再灌注治疗后的神经保护一直是急性缺血性卒中除再灌注治疗外的重大研究热点,然而众多的神经保护药物尽管在II期临床试验提示可能的功能改善后,III期临床试验的结果为阴性。因此研究者不断对新的药物进行临床试验,以期能够证明神经保护药物在再灌注治疗后的功能改善效果。来自韩国的研究者于2024年ISC上汇报了Nelonemdaz用于经取栓治疗后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疗效研究(The Rescue on Reperfusion Damage in Cerebral Infarction by Nelonemdaz, RODIN)。
Nelonemdaz是一种多靶点的神经保护剂,能够选择性阻断NMDA受体的2B亚基,同时具有抗氧化清楚自由基的作用。既往的II期研究提示低剂量和高剂量的Nelonemdaz相较于安慰剂有改善功能预后的趋势,因此RODIN研究者进行了大规模III期试验,旨在探索Nelonemdaz在取栓治疗的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研究设计及研究方法
入组标准
01
年龄≥19岁
02
发病12小时内可进行动脉内治疗
03
筛选期NIHSS≥8分
03
发病前mRS 0或1
03
与本次卒中事件相关的大血管闭塞(ICA, M1或M2)
03
早期ASPECTS≥4(平扫CT或DWI)
03
获取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
03
前后循环双侧动脉闭塞引起的脑梗死
04
筛选期有需要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或畸形
05
伴随癌症,显著的肝硬化
05
急性感染伴发热(>38℃)
05
怀孕或哺乳
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至试验组以及安慰剂组。试验组患者在获取知情同意后且在股动脉穿刺1小时内尽快进行首剂注射,患者在5天内总共要进行10剂的药物注射。患者可根据需要进行静脉rtPA溶栓。
主要终点
首剂注射12周后的mRS评分位移
次要终点
1)首剂注射后的第5周及第12周的mRS 0-2比例
2)第5周的mRS评分
3)第5周及第12周 mRS 0的比例
4)24小时,第5周及第12周 NIHSS 0-4分的比例
5)24小时及第12周头颅MRI上的梗死体积
6)第5周及第12周 Barthel评分≥95的比例
7)末剂注射后24小时内的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发生率
本研究最终在韩国20家以上的医院共纳入496例患者。其中试验组和安慰剂组分别有249及247例患者纳入ITT分析。
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基线数据基本平衡,但是试验组有更多患者有房颤史(58.1% vs. 47.1%)以及既往卒中史(27.6% vs. 18.7%)。
主要终点分析显示两组的12周mRS位移无统计学意义(cOR=0.95, 95% CI 0.69-0.31, P=0.76)。同时所有次要终点分析也均为阴性。
亚组分析提示,对于到院至首剂注射60分钟以内的患者,Nelonemdaz可能可以改善功能预后。
研究结论
本研究并不能证明Nelonemdaz相较于安慰剂可以改善经取栓治疗的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预后。但是亚组分析提示若到院至首剂注射60分钟以内,Nelonemdaz可能有一定的疗效。Nelonemdaz III期实验的阴性提示神经保护药物若想改善临床终点,可能需要更加有针对性的选择患者,以在再灌注治疗基础上显示出临床效益。
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壹生华山特约专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