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2025年5月8日,《医疗场景下大模型应用效果评测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编写启动会在北京成功举行。此次会议汇聚了临床医学、人工智能、方法学、法律法规、伦理学等多领域50余位权威专家,共同开启《共识》的编写工作,对推动医疗大模型规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会议由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副社长、医学期刊知识挖掘与服务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刘冰编审主持。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董家鸿教授、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葛均波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副院长王振常教授、中宣部出版局出版科技与标准处二级巡视员安乐处长、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魏均民编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周少华院长、安徽医科大学翁建平校长、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姜雪副书记、中电数据服务有限公司程龙龙副总经理等出席会议。
会议现场
大模型在医疗领域的潜力巨大,但大模型在医疗场景下的应用效果评测缺乏统一标准,不同机构评测方法和指标差异较大,严重阻碍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与会专家们表示,此次启动会的成功举办旨在规范和统一评测标准和流程,为大模型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提供明确的指引和科学的依据。通过制定统一的评测标准,能够更加客观、公正地衡量大模型在医疗场景下的应用效果,让不同机构的评测结果具有可比性,从而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扫清障碍。这不仅有助于推动大模型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创新和优化,还能为医疗机构、科研人员以及相关企业等提供一个更加公平、透明的评价环境,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加速大模型技术在医疗领域的落地和普及,最终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等发挥积极作用。
随后,会议举行了《专家共识》编写启动仪式,并宣读编辑委员会名单,标志着编写工作正式拉开帷幕。
主题演讲环节中,与会专家们围绕医疗大模型的不同应用方向发表了精彩见解。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梁义秀教授分享了 “医疗创新中的大模型应用”,为共识编写提供了宝贵实践经验;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王维民教授以“第四代医学教育与AI赋能”为主题,探讨了大模型在医学科研教学方面的广阔前景;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所长闵栋解读了 “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应用相关政策”,为共识编写提供了政策依据;兰州大学健康数据科学研究院执行院长陈耀龙教授介绍了“《医疗场景下大模型应用效果评测专家共识》制订原则和方法”,为后续编写工作搭建了坚实框架;刘冰编审则介绍了 “共识建设编写规划”,让参会人员对后续工作安排有了清晰了解。
专家座谈交流环节中,线上线下专家们积极发言,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见解,为共识编写建言献策。这些宝贵的建议和意见将被认真梳理总结,融入到共识编写中。
专家们期望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能够高质量完成编写任务,为医疗大模型的规范应用和发展贡献重要力量,推动医疗领域在大模型技术助力下实现更高效、更精准的发展。
中国医学论坛报 千蔚编辑整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