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胃癌术后怎么吃?很多人都做错了!

2024-07-11作者:论坛报岳岳资讯
非原创

“民以食为天”。胃癌患者手术切除了部分或全部的胃,营养调理就尤为重要。很多家属为了给患者增强营养操碎了心,迫不及待地想给患者进补,却不小心踩了一个又一个坑。今天,江苏省肿瘤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外科护士长孙甜甜来为大家扫扫胃癌术后饮食的那些“雷”。


误区一:出院就开始“大餐大补”


看到病人做了大手术元气大伤,出院后家属恨不能使出浑身解数,做出满汉全席,给病人大补。


孙甜甜护士长说,胃是重要的消化器官,是“食物的中转站”,手术后需要有个修复的过程。进食要注意,吃得过饱,食物太硬或太油等,都不利于消化功能的恢复,也会加重胃肠道的负担。一定要遵循“少食多餐,细嚼慢咽”的原则:从少到多,从稀到浓,从慢到快。提倡软烂、清淡、易消化的饮食,逐渐增加饭量。


误区二:没有食欲就少吃或不吃


手术中切除了部分或全部胃,患者食欲降低、食量减少,有时进食了少量食物后也会感觉腹部饱胀,有些患者就会选择尽量少吃甚至不吃。孙甜甜护士长表示,这可不行,长期摄入不足,会导致营养不良,不利于机体康复。特别是术后需要做放化疗的病人,更要加强营养。她建议,术后居家休养期间应养成定时、定量的饮食习惯,初始每日6~8餐,每餐7分饱为宜,进食速度不宜过快,逐渐增加饭量直至与术前相仿;尽量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糯米等难以消化的、排空缓慢的食物,少食用土豆、洋葱及牛奶等产气食物;餐后休息30~60分钟后可适度活动以帮助消化。


误区三:盲目忌口不吃“发物”


很多肿瘤患者认为鱼虾、牛羊肉是“发物”,吃了后会引起肿瘤复发,甚至有些人连鸡蛋都不敢吃。


其实,鱼虾、蛋奶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是促进机体修复的重要物质,与肿瘤复发没有关系。除非患者对鱼虾、蛋奶有过敏史,否则肿瘤患者无需盲目忌口,鼓励术后进食适量禽肉、畜肉、鱼虾、蛋奶补充高蛋白质。不过肉要加工软烂,一次不宜进食过多。


误区四:喝汤不吃肉


患者术后恢复饮食,家属炖上一锅锅甲鱼汤、鸽子汤、排骨汤等,劝患者多喝汤来滋补,认为营养都在汤里了不必吃肉。孙甜甜护士长说,喝汤不吃肉是非常低效的“大补”手段,事实正好相反,无论汤炖了多久,营养绝大部分都在肉里。汤里的蛋白质含量仅有肉中的5%~15%,只喝汤不吃肉相当于扔掉了85%以上的蛋白质;另外肉类食品不宜长时间水煮,会造成蛋白质变性、维生素流失,特别是抗氧化营养素都被破坏;其释放出肌肽、嘌呤等“含氮浸出物”,会加重身体负担。


误区五:用“补品”替代正餐


为了给病人调养身体,亲友团往往会送来各类补品;家属也会想方设法购买补品。有的病人整天吃人参、灵芝、冬虫夏草和蛋白粉、牛初乳等,忽略了或吃不下正餐。孙甜甜说,胃癌病人手术后本身食量下降,容易出现贫血、消瘦等营养不良的情况,需要多元化均衡饮食来补充营养,促进机体修复。补品的营养相对单一,如果一味吃补品影响了正常饮食,反而得不偿失会加重营养不良。


专家简介


孙甜甜
江苏省肿瘤医院

胃外科护士长

国家三级健康管理师


来源:江苏省肿瘤医院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