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颅内出血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包括头颅内不同部位的创伤性和非创伤性出血。根据出血部位不同,可分为脑实质内出血、脑室出血、硬膜下出血、硬膜外出血、蛛网膜下出血五大类。脑出血好发于中老年人,外伤性颅内出血好发于青少年。颅内出血的典型症状包括颅高压、神经功能缺损及癫痫。颅内出血总体预后较差,许多患者留下神经功能缺损的后遗症,因住院时间长,卧床时间长,容易合并各种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病症,多发生于下肢,表现为一侧或双侧肢体肿胀、色素沉着、溃疡等。DVT发病原因主要包括血管壁损伤、血液高凝状态及血流动力学改变。颅内出血患者为深静脉血栓高危人群,在急性期一旦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往往比较棘手。如果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手术,如何抗凝治疗成了一个值得探索的话题。
【专家介绍】
蔡舟 教授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主治医师 助理研究员
2018年血管外科中青年医师病例大赛 全国二等奖
第八届湘雅血管论坛辩论大赛最佳辩手
2017“恒瑞杯”第一届静脉知识大奖赛 第三名
主要擅长领域:周围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人工动静脉造瘘及并发症的处理,大动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血管外科急诊的处理。
病例基本情况
一般资料:患者刘某某,男,54岁
主诉:因“脑出血后近1月,右下肢肿胀两天”入院。患者25天前突发晕厥,入当地医院,行CT及MRI检查,诊断为颅内出血,急诊行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术后患者长期卧床,2天前突发右下肢肿胀,转至我院神经外科。
体格检查:呼吸频率及节律正常,双下肢不对称,右下肢肿胀,非凹陷性,皮色正常,皮温稍高,皮肤张力大,未见明显皮肤破溃。左下肢皮温皮色正常。双下肢足背动脉、股动脉可扪及,关节、活动正常(见图一)。
图一.右下肢肿胀
相关辅助检查
四肢血管彩超:右侧股静脉、腘静脉、胫后静脉及胫前静脉血栓形成
检验结果显示:血常规:白细胞 11.2*10^9/L 中性粒细胞计数 8.0*10^9/L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71.4% 血脂:甘油三酯 4.18mmol/L 高密度脂蛋白 0.71mmol/L 凝血功能 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11.3g/L D二聚体 0.98 mg/L,肝肾功能、电解质、尿免疫固定电泳、血管炎三项、C12等未见明显异常。
病例分析
(1)该患者中老年男性,以“脑出血后近1月,右下肢肿胀两天”为首要症状入院,根据病史,有以下高危因素:1.大手术后;2.长期卧床,行下肢彩超检查明确下肢血栓形成,诊断为“1.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颅内出血;3.气胸(右侧);4.去骨瓣减压术后脑出血;5.肺部感染;6.高血压病;7.去骨瓣减压术后”。
(2)该患者合并颅内出血,发病时间未超过一个月,能否抗凝及如何抗凝为第一个治疗难点。
(3)该患者经多学科会诊后予以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 100U/kg.d,抗凝治疗4天后出现新发脑梗塞,下肢肿胀未见明显好转,如何进一步治疗为第二个治疗难题。
(4)改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利伐沙班 10mg 鼻饲 BID两周后下肢肿胀消退(图二、三)且既往颅内出血面积无明显增加(图四)。
(5)患者脑梗死及颅内出血均得到控制,下肢情况好转,因颅骨缺损,脑组织塌陷需再次手术行颅骨修补。
(6)二次手术围手术期如何抗凝为第三个治疗难点。
图二 双下肢外观变化
图三 双下肢周径变化
图四 原发疾病颅内出血抗凝治疗前后对比
手术计划
颅骨修补+脑脊膜膨出修补。
手术细节及术后管理
(1)手术情况:
术中植入钛网,术后继续定期复查。
图五 手术后一周复查头部CT
图六 术后半年复查头部CT
(2)药物应用:
术前24小时停用抗凝药物治疗,术后多次复查头部CT及观察脑脊液引流情况,确认颅内出血停止48小时后予以利伐沙班 10mg 鼻饲 qd 一周后改为 BID治疗。
(3)术后观察:
术后右下肢肿胀进一步消退,右下肢周径进一步减小,未见新发颅内出血及其他出血性并发症。
(4)术后管理:
①气管切开护理,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相结合,营养神经及控制颅内压,注意水电解质平衡,控制血压,抗感染治疗,抗癫痫治疗,康复治疗
②药物指导:
利伐沙班,口服,10mg,bid卧床期间持续抗凝治疗,服用抗凝药物期间需注意是否有出血情况(如牙龈出血、鼻出血、皮肤黏膜瘀斑等),如有出血,立即停药,再次血管外科会诊。
地奥司明,口服,0.9mg,bid,消肿治疗
③随访指导:转入康复科继续治疗,我科随访。出院3月后就诊于本院血管外科行下肢动静脉彩超复查.
④其他:抬高下肢,帮助下肢静脉回流。
病例总结
1. 颅内出血术后患者常常长期卧床,由此可能继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由于同时存在出血性疾病与血栓性疾病,治疗方案如何选择往往是临床工作中的难题。
2. 在出血性疾病得到控制的情况下,早期使用抗凝药物并非绝对禁忌,取决于本身出血性疾病的再出血风险,且因当次小剂量开始,并且密切监测。
3. 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治疗疗效欠佳时,可酌情考虑改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物。
4. 非急诊手术,术前24小时停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并未发现增加手术出血风险的现象,重大手术建议术前48小时停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物。
5. 不能口服的患者,胃管鼻饲似乎并未减弱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的临床疗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