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颅内出血合并DVT的抗凝药物管理

2023-04-25作者:医学论坛报孙天一资讯

颅内出血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包括头颅内不同部位的创伤性和非创伤性出血。根据出血部位不同,可分为脑实质内出血、脑室出血、硬膜下出血、硬膜外出血、蛛网膜下出血五大类。脑出血好发于中老年人,外伤性颅内出血好发于青少年。颅内出血的典型症状包括颅高压、神经功能缺损及癫痫。颅内出血总体预后较差,许多患者留下神经功能缺损的后遗症,因住院时间长,卧床时间长,容易合并各种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病症,多发生于下肢,表现为一侧或双侧肢体肿胀、色素沉着、溃疡等。DVT发病原因主要包括血管壁损伤、血液高凝状态及血流动力学改变。颅内出血患者为深静脉血栓高危人群,在急性期一旦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往往比较棘手。如果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手术,如何抗凝治疗成了一个值得探索的话题。


专家介绍】



<span id=


蔡舟 教授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主治医师 助理研究员

2018年血管外科中青年医师病例大赛 全国二等奖

第八届湘雅血管论坛辩论大赛最佳辩手

2017“恒瑞杯”第一届静脉知识大奖赛 第三名

主要擅长领域:周围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人工动静脉造瘘及并发症的处理,大动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血管外科急诊的处理。


病例基本情况


一般资料:患者刘某某,男,54岁


主诉:因“脑出血后近1月,右下肢肿胀两天”入院。患者25天前突发晕厥,入当地医院,行CT及MRI检查,诊断为颅内出血,急诊行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术后患者长期卧床,2天前突发右下肢肿胀,转至我院神经外科。


体格检查:呼吸频率及节律正常,双下肢不对称,右下肢肿胀,非凹陷性,皮色正常,皮温稍高,皮肤张力大,未见明显皮肤破溃。左下肢皮温皮色正常。双下肢足背动脉、股动脉可扪及,关节、活动正常(见图一)。


图片1.png 

图一.右下肢肿胀


相关辅助检查


四肢血管彩超:右侧股静脉、腘静脉、胫后静脉及胫前静脉血栓形成

检验结果显示:血常规:白细胞 11.2*10^9/L 中性粒细胞计数 8.0*10^9/L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71.4% 血脂:甘油三酯 4.18mmol/L 高密度脂蛋白 0.71mmol/L 凝血功能 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11.3g/L D二聚体 0.98 mg/L,肝肾功能、电解质、尿免疫固定电泳、血管炎三项、C12等未见明显异常。


病例分析


(1)该患者中老年男性,以“脑出血后近1月,右下肢肿胀两天”为首要症状入院,根据病史,有以下高危因素:1.大手术后;2.长期卧床,行下肢彩超检查明确下肢血栓形成,诊断为“1.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颅内出血;3.气胸(右侧);4.去骨瓣减压术后脑出血;5.肺部感染;6.高血压病;7.去骨瓣减压术后”。


(2)该患者合并颅内出血,发病时间未超过一个月,能否抗凝及如何抗凝为第一个治疗难点。


(3)该患者经多学科会诊后予以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 100U/kg.d,抗凝治疗4天后出现新发脑梗塞,下肢肿胀未见明显好转,如何进一步治疗为第二个治疗难题。


(4)改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利伐沙班 10mg 鼻饲 BID两周后下肢肿胀消退(图二、三)且既往颅内出血面积无明显增加(图四)。


(5)患者脑梗死及颅内出血均得到控制,下肢情况好转,因颅骨缺损,脑组织塌陷需再次手术行颅骨修补。


(6)二次手术围手术期如何抗凝为第三个治疗难点。


图片2.png

图二 双下肢外观变化


图片3.png

图三 双下肢周径变化


图片4.png

图四 原发疾病颅内出血抗凝治疗前后对比



手术计划


颅骨修补+脑脊膜膨出修补。


手术细节及术后管理


(1)手术情况:

术中植入钛网,术后继续定期复查。


图片5.png

图五 手术后一周复查头部CT


图片6(1).png

图六 术后半年复查头部CT


(2)药物应用:

术前24小时停用抗凝药物治疗,术后多次复查头部CT及观察脑脊液引流情况,确认颅内出血停止48小时后予以利伐沙班 10mg 鼻饲 qd 一周后改为 BID治疗。


(3)术后观察:

术后右下肢肿胀进一步消退,右下肢周径进一步减小,未见新发颅内出血及其他出血性并发症。


(4)术后管理:

①气管切开护理,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相结合,营养神经及控制颅内压,注意水电解质平衡,控制血压,抗感染治疗,抗癫痫治疗,康复治疗


②药物指导:

利伐沙班,口服,10mg,bid卧床期间持续抗凝治疗,服用抗凝药物期间需注意是否有出血情况(如牙龈出血、鼻出血、皮肤黏膜瘀斑等),如有出血,立即停药,再次血管外科会诊。

地奥司明,口服,0.9mg,bid,消肿治疗


③随访指导:转入康复科继续治疗,我科随访。出院3月后就诊于本院血管外科行下肢动静脉彩超复查.


④其他:抬高下肢,帮助下肢静脉回流。


病例总结


1. 颅内出血术后患者常常长期卧床,由此可能继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由于同时存在出血性疾病与血栓性疾病,治疗方案如何选择往往是临床工作中的难题。


2. 在出血性疾病得到控制的情况下,早期使用抗凝药物并非绝对禁忌,取决于本身出血性疾病的再出血风险,且因当次小剂量开始,并且密切监测。


3. 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治疗疗效欠佳时,可酌情考虑改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物。


4. 非急诊手术,术前24小时停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并未发现增加手术出血风险的现象,重大手术建议术前48小时停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物。


5. 不能口服的患者,胃管鼻饲似乎并未减弱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的临床疗效。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