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67岁女性患者,渔业生产人
咳嗽、咳痰9月,加重伴气促1周
以“咳嗽、咳痰9月,加重伴气促1周”于2019-11-7入院。患者9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黄脓痰,无发热、畏寒等不适,外院胸部CT提示“双肺支气管扩张、右中叶不张、右侧胸腔积液伴胸膜增厚”,行胸腔穿刺引流胸液,经纤支镜支气管黏膜活检,病理考虑炎症,未见结核肿瘤依据,予“哌拉西林舒巴坦”抗感染治疗,复查胸部CT提示肺部感染部分吸收,诊断考虑类肺炎性胸腔积液予带药出院。出院后仍有咳嗽、咳痰。1周前患者因咳嗽、咳痰加重伴活动后气促就诊,外院查胸部CT:双肺炎,右侧胸腔积液,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科。自起病以来,无发热、乏力、盗汗、咯血,精神、睡眠、食欲一般,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有胆囊切除术及面部肿物切除术(具体不详)。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肝炎病史;无粉尘、放射性物质接触史;无烟酒嗜好;家族史无特殊。
患者为老年女性,无基础疾病,以“咳嗽、咳黄脓痰”为主诉,胸部CT提示肺部感染及右侧胸腔积液,诊断考虑类肺炎性胸腔积液,但抗感染疗效不佳,症状未改善、胸液反复,是抗生素未能覆盖病原菌?还是抗感染疗程不足?抑或是诊断有误?入院后针对胸腔积液进行相关检查,包括胸腔穿刺置管及胸膜活检等。
白细胞 4.28×109 /L,中性粒细胞比率73.8 %,嗜酸性粒细胞比率1.2%,嗜酸性粒细胞数0.05×109 /L,血红蛋白108 g/L,血小板259×109 /L。血总蛋白83.9 g/L,乳酸脱氢酶:104.6 U/L。血肿瘤指标无异常。结核相关检查阴性、风湿结缔组织相关指标阴性。
血梅毒抗体:11.67s/co;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测定(TPPA):1:160 (+)。梅毒TRUST半定量试验(TRUST)1:2。
胸液总蛋白80.9 g/L,乳酸脱氢酶 171.2 U/L,ADA 37.00 U/L,胸液CEA:1.61 ng/ml(根据Light标准,积液性质为渗出液)。
胸液病原学阴性、胸液脱落细胞未发现肿瘤细胞。
胸部CT(图1):1.两肺多发间实质性炎症,右中肺实变。2.右侧胸腔积液。因患者积液性质未明,予超声引导下经皮胸膜活检术(图2);因患者存在右中肺实变,予纤镜下超声小探头行右肺活检术。胸膜病理提示(图3):组织改变符合浆细胞增多,建议临床首先排除梅毒。右肺组织病理(图4)提示:组织改变符合梅毒树胶肿。
图1 胸部CT 1.两肺多发间实质性炎症,右中肺实变。2.右侧胸腔积液。
图2 超声引导下胸膜切割活检
图3 胸膜病理
送检横纹肌及脂肪组织,局灶表面见一些浆细胞,形态偏成熟,组织改变符合浆细胞增多,临床上首先排除梅毒。免疫组化结果:CD138(+),CD163(-),WT-1(-),CR(-),LCA(-),IgG(+),IgG4(-)。
图4 右中叶肺组织病理
肺组织可见大量浆细胞浸润,血管壁增厚、玻璃样变,部分血管闭塞,胶原纤维增生,免疫组化结果:CD163(组织细胞+),CD138(+),LCA(+),ERG(血管+),IgG(+),IgG4(少量+)。特殊染色结果:刚果红(-),Warthin-Starry(-),弹力纤维(-)。组织改变符合梅毒树胶肿。
1.梅毒相关性胸腔积液;2.肺梅毒。
皮肤科会诊:考虑隐性梅毒,不排除晚期梅毒,予苄星青霉素 240万单位,每周1次,连续3周规范治疗。经治疗后,患者咳嗽、咳痰改善。半年后于当地医院复查胸部CT提示肺部病灶明显吸收,胸液消失(无影像学资料)。
患者,老年女性,既往体健,咳嗽、咳黄脓痰,胸部CT提示右肺感染及胸腔积液,抗感染疗效不佳,入院后主要予行胸膜活检,经胸膜病理和肺组织病理,最终诊断明确。治疗效果佳,复诊胸液无复发。本病例最终能诊断明确,再次说明病理对胸腔积液诊断的重要性。
肺梅毒:肺梅毒肺部改变可表现为两侧支气管炎、两肺单发或多发性边界不清的结节、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大片渗出性病变或空洞样变。梅毒所致肺损害的病理改变主要是树胶样肿。
1983年Coleman等提出肺梅毒的诊断标准:
(1)典型的病史和体征;(2)血清学检测阳性;(3)伴或不伴肺部症状及影像学异常;(4)血清学、痰涂片、培养及痰液细胞学等相关检查除外其他肺部疾病;(5)对抗梅毒治疗有反应。目前血清学检测联合肺部病理检测成为诊断肺梅毒的“金标准”。
肺梅毒引起的胸膜积液罕见,确诊主要靠病理,梅毒血清学阳性可提供重要依据。如有梅毒相关病史或血清学检查异常的患者同时合并有肺部病变,需考虑到本病的可能,及时行活检以获取病理支持。若病理无典型树胶样肿改变,可在排除相关疾病基础上,予以诊断性治疗,并动态随诊。
作者:曾运祥、沈盼晓
本文转发自南山呼吸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