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天津市泰达医院 李青
“大夫,我还有多长时间会得尿毒症?”
如果控制得好,不会尿毒症。
“大夫,我还有多长时间会得尿毒症?”一位从外地赶来的患者在门诊问我。我明确地告诉他,如果控制得好,不会尿毒症。
他57岁,从年轻的时候开始因为头痛长期服用止痛药(解热镇痛药),11年前46岁时发现血肌酐高,当地做ECT测肾小球滤过率为61.8ml/min。
当时他还没有意识到肾功能受损与止痛药有关,所以又吃了几年止痛药,前两年有医生提醒他,肾功能不好不要用止痛药了他才停了药。最近体检发现血肌酐较前有所升高,于是从外地过来找我。检查血压150/95mmHg,没有尿蛋白,ECT复查肾小球滤过率,已经降至48.63ml/min,俗称中度肾衰。
肾小球滤过率就是肾功能,而经常用的血肌酐值只是参考。正常人肾小球滤过率90ml/min以上,如果<15ml/min就称尿毒症。
即使健康的正常人,过了45岁以后肾功能也是逐年下降的,肾小球滤过率每年平均下降1ml/min。慢性肾脏病,肾功能下降的要快一些,但如果肾小球滤过率每年下降的速度控制在不超过2ml/min就不用担心。KDIGO推荐,肾小球滤过率每年下降>5ml/min作为肾病快速进展的指标。
他11年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了13.2ml/min,平均每年下降1.2ml/min,在可控的范围,说明病情还算比较平稳。如果以现在的速度肾功能下降的话,48.63ml/min到尿毒症大约需要28年,到80岁也不会尿毒症。当然,病情发展到现在,残余正常的肾小球减少,负担更重,可能受损的速度要快一些。
所以我告诉他,做好以下几点,可以避免尿毒症的发生:
1
控制原发病
他的肾衰竭,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他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解热镇痛药),没有尿蛋白,血压略高,没有糖尿病等,大概率是药物性肾损害。
非甾体抗炎药是慢性药物性肾损害最常见的“凶手”之一,这类药有一定的成瘾性,滥用现象比较常见,应予重视。
坚决停药,并慎用含有这类药的药物比如感冒药等,慎用抗生素、某些中药等,可控制病因,避免肾脏进一步损害。
2
控制饮食
高盐、高蛋白饮食增加肾脏负担,加重肾衰进展,所以,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以后要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如果极低蛋白饮食配合α酮酸治疗效果更好,减轻肾脏负担,延缓肾损害。
3
严格控制血压
把血压严格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如果有尿蛋白,还可以把收缩压控制在120mmHg以下。
首选沙坦类或者普利类降压药,还可以联合其他降压药。
4
控制血糖、血尿酸
高糖、高尿酸同样对肾脏造成损害,所以密切监测血糖、血尿酸等指标,一有升高,应及时控制。
5
纠正贫血等其他指标
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以后,会逐渐出现肾性贫血和钙磷代谢障碍,而钙磷代谢障碍又反过来加重肾衰的进展,所以,对出现的贫血、低血钙、高血磷等指标也应该及时控制。
6
改善生活方式
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身体健康的基础,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会加速许多慢性病的进展。
肾功能减退患者一定要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减少感染的发生。同时,保持一个健康的体重,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也可以延缓肾功能的下降速度。
总而言之,肾功能不可逆,但积极治疗可以延缓肾功能的下降速度,避免尿毒症的发生。
来源:李青科普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