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工作六年,首次遇见青霉素皮试假阴性!

2020-12-20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青霉素皮试假阴性,用药后患者出现过敏反应,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看看下面的内容~


案例回顾


患者,中年男性,因“从高处坠落摔伤胸腰背部、髋部等处疼痛不适2小时余 ”于2020-10-18 以“T12椎体压缩性骨折 ”收入院,患者全身皮肤水肿,询问无过敏史,遵医嘱配制青霉素钠皮试液(浓度为500U/ml),在患者左前臂掌侧下1/3处,用75%酒精消毒局部皮肤待干后皮内注射0.1ml皮试液(含50U),20分钟后观察结果呈阴性,皮无红肿,患者无头晕、恶心、瘙痒等任何不适症状。10分钟后,遵医嘱予0.9%生理盐水500ml+青霉素钠800万U静脉输注,输液10分钟左右,患者面部及前胸出现多个散在过敏性皮疹,立即停药,测体温36.1℃,血压130/82mmHg 脉搏89 次/分,立即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mg后患者面部及前胸过敏性皮疹逐渐消退,经询问家族中无青霉素及其他药物过敏史。患者既往使用青霉素药物时未出现过敏症状。


案例分析


青霉素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迄今仍是临床治疗敏感细菌所致感染的首选药物,但青霉素较易发生过敏反应,发生率为0.7% ~10%, 过敏反应机理为青霉素及其降解产物作为半抗原与蛋白质结合成为全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引起速发型过敏反应或迟发型血清病样反应等。青霉素过敏患者中50%在数秒至5 分钟内出现反应,但有时在青霉素皮试后无过敏反应出现,而大剂量使用时却引起了严重的过敏反应。


上述病例为典型的青霉素皮试假阴性,用药后却出现过敏反应,可见因个体差异致使青霉素在反应时间,反应强度及反应形式上各有差异,应用青霉素时除按常规方法皮试,注意速发症型变态反应外,在治疗过程中应重视延迟型变态反应,因为青霉素皮试主要检测以IgE介导的l型超敏反应,而对延迟变态反应无预测价值,另外,青霉素水溶液极不稳定放置时间越长,青霉素水解产物的种类及量越多,释放的致敏物质越多,也是促进青霉素迟发型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


上述假阴性的原因可能为:


1.受试者个体差异。如患者存在全身性皮肤水肿时,皮试时针头难于准确刺入皮内,加之水肿液对皮试液的稀释等原因,注入药液后皮很快消失,给判定结果造成困难。


2.当机体处于高度抑制(如昏迷、麻醉等)或高度应激(如疼痛、创伤等)状态下,患者对药物的反应为迟发相反应,而观察为速发相结果(20分钟内),会出现假阴性反应。


3.部分既往青霉素皮试做多次均为阴性而存在麻痹思想,主观感受异常等不主动告知护士,也有患者耐受性强,对轻微异常变化不敏感,阳性指征得不到正确反映。


预防措施


为防止青霉素过敏反应,尤其是迟发型过敏反应的发生,必须注意以下事项:


1.健康教育:皮内试验前向患者充分讲解皮内试验操作的目的、风险,以及常见的不良反应,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如有头昏、胸闷、皮肤发痒等症状及时告知护士。


2.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对有药物过敏史、家族过敏史或变态反应性疾病史者应高度警惕。


3.提高操作水平:严格掌握皮试液的配制与注射方法,抽取药液要准确无误,确保浓度和剂量的精确性,皮试液现配现用,常温下放置时间不超过1小时。


4.如为水肿者进行皮试,可抬高注射侧肢体,选择前臂掌侧腕部皮肤进行,先用拇指按压皮试部位将水分外推后,迅速将针头刺入皮内。


5.皮肤过敏试验应适当延长观察时间,尤其是对注射剂量较大者,注射后嘱患者休息,观察30分钟。


6.使用青霉素类药物过程中,确保药物在厂家、批号、规格与皮试液浓度上的一致性切不可混用。


7.加强药物皮肤过敏试验管理。皮试操作原则上力求从进针到观察由同一人完成,健全和落实护理安全制度,护理记录单要书写记录皮试药物的批号及皮试的结果。


8.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皮试表现、对照试验、用药史、过敏史、家族史及患者现时的体质状况等综合分析。 


由上诉病例可见,医护人员熟知青霉素过敏反应的特点和抢救措施,在青霉素皮试后全面、细致分析和判断,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提高抢救成功率,确保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杨柳.青霉素皮试假阳性原因探讨[J].护理研究,2015,21(2C):538-539.

[2]唐萍.青霉素皮试假阴性1例引起的思索[J]. 卫生职业教育,2016,24(8):143 -144.


作者: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李芳芳

来源:中国护理管理(账号主体系《中国护理管理》杂志社)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