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的异同(下)|进阶技巧

2023-02-04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非原创

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是常见的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即一类对于寄生虫、革兰阳性和阴性厌氧菌具有显著广谱活性的抗菌药物。这3个药,仅1字之差,却傻傻地分不清楚,到底有什么异同点呢?

点击阅读:

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的异同(上)


不良反应

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的不良反应涉及皮肤、肌肉骨骼、神经、心血管、泌尿、胃肠道等系统。

服用甲硝唑的患者,15%~30%的病例会出现不良反应,以消化道不良反应最为常见,包括恶心、呕吐、腹部绞痛、口中金属味、便秘等。

① 皮肤可出现瘙痒、红斑皮疹;

② 心血管不良反应表现为QT间期延长、T波变平;

③ 血液系统表现为白细胞减少;

④ 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头痛、晕厥、动作不协调、失眠等;

⑤ 泌尿系统表现为阴道中念珠菌增殖;

⑥ 肝功能损伤等。

此外,如果在使用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期间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应立即停药。


禁忌证


甲硝唑、替硝唑与奥硝唑并非适合所有人,对于硝基咪唑类药物过敏患者禁用。

甲硝唑禁用于有活动性中枢神经系统疾患(如癫痫)和血液病患者。

替硝唑禁用于器质性中枢神经疾病患者及血液不调的患者。

奥硝唑禁用于多种器官硬化症、造血功能低下、慢性酒精中毒、有脑病变(如癫痫)或脊髓病变者。


特殊人群


5-硝基咪唑类药物可以通过胎盘屏障,也可分泌至乳汁中,其乳汁中的浓度与血药浓度相当,因此孕妇及哺乳期的妇女应慎重使用。

对于妊娠期的妇女而言,甲硝唑属于B级药物,替硝唑为C级,也就是说,从孕妇的用药安全性分级来看似乎甲硝唑优于替硝唑,但甲硝唑是否能在妊娠期使用一直存在争议,虽然多数研究显示并没有风险,但大多数厂家的药品说明书上仍旧标注“孕妇禁用”。替硝唑更是在孕期前3个月就禁用,奥硝唑在孕期前3个月慎用,3个月以上的孕妇应当权衡利弊,在具有明确的指征后再考虑使用。

此外,由于硝基咪唑类药物可分泌进入乳汁,因而哺乳期妇女禁用。如确需使用,则要暂缓哺乳,并且在停药后也不能立即恢复哺乳。甲硝唑应在完全停药后的36~48小时方可哺乳,替硝唑在停药后3日方可哺乳,奥硝唑在用药后48小时内禁止哺乳。

儿童使用甲硝唑更需谨慎,应减量酌情使用。替硝唑在治疗原虫病时,仅限于3岁以上儿童治疗贾第鞭毛虫病和阿米巴虫病。12岁以下儿童使用替硝唑治疗厌氧菌感染及预防术后的厌氧菌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明确,不宜使用。儿童应慎用奥硝唑,3岁以下儿童不建议使用奥硝唑的注射剂。


双硫仑样反应


甲硝唑、替硝唑与酒精同用可能会诱发“双硫仑样”毒性反应,在治疗期间或治疗结束后3天内不能摄入酒精。

奥硝唑与二者不同,该药不会抑制乙醛脱氢酶,因而不会引起双硫仑样反应。


备孕男性不推荐使用替硝唑与奥硝唑

动物实验表明,替硝唑可引起雄性大鼠生育力下降,睾丸组织损伤,300~600 mg/kg可见对精子的生成有影响。奥硝唑也可降低雄性大鼠的生殖能力,但不抑制精子的生成。因此,对于备孕的男性而言,应慎重使用。


给  药

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存在胃肠道反应,可在饭后或者与食物同服。硝唑的半衰期为7~8小时,替硝唑半衰期为11.6~13.3小时,奥硝唑为11~14小时。因此,甲硝唑的给药频次要多于替硝唑和奥硝唑,一般为每日3~4次,替硝唑和奥硝唑则为每日1次或2次给药。

还有,甲硝唑与替硝唑不宜与含铝的针头及套管接触,奥硝唑则无此要求。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石浩强

本文转发自PSM药盾公益

速速分享.gif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