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彭道泉教授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规模临床研究为“胆固醇理论”添砖加瓦,推动其上升为“胆固醇原则”。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已成为各国指南推荐干预的首要血脂靶标。我国血脂异常患者基数庞大,《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显示LDL-C升高是我国心血管病的第三大危险因素,加强血脂管理特别是胆固醇管理刻不容缓。
2022年血脂异常相关研究仍然是心血管领域的热点,主要包括强化降脂治疗与动脉粥样斑块特性改变、中等强度他汀类药物联合非他汀类药物与高强度他汀类药物的降脂模式比较、强化降脂的长期安全性和获益、新的降脂靶点和方式的探索等。
回顾2022年“脂”关重要,不容错过的几项大型临床研究和新指南共识,以飨读者。【文末可查看年度盘点专题】
作者: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胡蝶 彭道泉
HUYGENS研究和PACMAN-AMI研究
为“胆固醇原则”再添直观证据
动脉粥样斑块中脂质池的主要成分就是胆固醇,没有胆固醇便无法形成粥样斑块,没有粥样斑块更无从谈起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
既往大规模临床研究(从早期的4S研究到IMPROVE-IT、FOURIER研究),已证实降低胆固醇水平所带来的临床获益,而对于其机理的探讨主要来自动物实验。
其中,HUYGENS研究共纳入161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随机分为依洛尤单抗组(80例),单用他汀类药物组(81例)。
治疗1年,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CT)评估了依洛尤单抗对患者靶血管斑块表型的影响,包括富含脂质斑块区域和斑块负荷的OCT特征变化。
结果表明,与单用他汀类药物相比,依洛尤单抗治疗12个月可显著增加靶血管斑块最小纤维帽厚度(42.7 μm对21.5 μm,P=0.015),降低最大脂质弧(57.5°对31.4°,P=0.04)、和斑块体积百分比(-2.29%对-0.61%,P=0.009),改善斑块易损性,且LDL-C降低越多,最小纤维帽厚度增加越多,二者呈线性变化。
PACMAN-AMI研究较HUYGENS研究样本量更大,采用的成像手段也更丰富,包括冠脉血管内超声(IVUS)、近红外光谱(NIRS)和OCT。
该研究共纳入300例接受高强度他汀类药物以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阿利西尤单抗组(150 mg每两周皮下注射一次,首剂在PCI术后的24 h内,n=148)和安慰剂组(n=152)。
评估了两个时间点(PCI后24 h内和52周后)阿利西尤单抗对两个非梗死相关动脉的斑块脂质成分以及表型的影响,这一点是对HUYGENS研究只针对罪犯血管的进一步补充。
结果显示,阿利西尤单抗组除LDL-C降低幅度更大(-84.8%对-50.7%)外,冠脉斑块体积百分比减少幅度(-2.1%对-0.9%,P=0.001),最大脂核负荷指数减少幅度(-79.4%对-37.6%,P=0.006)和巨噬细胞聚集角度减小幅度(-26.0%对-16.0%,P<0.001)也更大,同时最小纤维帽厚度增加(62.7%对33.2%,P=0.001)也更多。
而且观察到,冠脉斑块体积百分比每降低1%,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风险降低22%,提示冠脉斑块体积百分比的改善,最终可转化为临床终点事件获益。
当时间的指针跳过年度的节点,我们迎来了崭新的2023年!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刚刚过去的2022年,心血管领域多部重要指南相继更新、多项重磅研究成果陆续发布,疾病治疗理念与技术更新的步伐不断加速。
中国医学论坛报特别策划“2022年心血管领域学术盘点”,回顾2022年心血管领域各亚学科的重大进展和热点事件。跨越2022,启航2023!
中国医学论坛报版权所有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