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2025年5月30日-6月3日,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于美国芝加哥召开。ASCO年会是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权威的临床肿瘤学会议之一,国际顶尖专家齐聚一堂,分享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内容涵盖各种肿瘤的治疗以及相关技术和基础研究等内容。本届年会的主题为“推动知识转化为行动:构建更美好的未来(Driving Knowledge to Action: Building a Better Future)”。
针对大会的海量学术内容,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王维虎教授团队开辟【“放”眼看前沿之北京大学肿瘤医院2025年ASCO会后会系列报道】专栏,“国家队”优选放疗相关研究,带您一起掌握放疗领域最新进展,更好指导临床实践。本篇为专栏中的第三篇,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孙艳、肖绍文教授带队领学。
本期目录
01:纳武利尤单抗辅助治疗联合放化疗治疗已切除的高复发风险头颈部鳞癌患者的III期随机试验-NIVOPOSTOP研究(GORTEC 2018-01)
02:PD-1抑制剂特瑞普利单抗联合诱导化疗加放疗同步或不同步顺铂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DIAMOND研究):一项多中心、非劣效性、III期随机对照试验
03:安罗替尼联合STUPP方案治疗初诊胶质母细胞瘤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多中心、双盲、随机Ⅱ期试验
04:西米普利单抗对比安慰剂辅助治疗高复发风险皮肤鳞状细胞癌:一项多中心、双盲、III期随机试验(C-POST研究)
05:可切除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标准治疗基础上联合帕博利珠单抗围手术期治疗:Ⅲ期KEYNOTE-689研究的探索性疗效分析
研究标题:纳武利尤单抗辅助治疗联合放化疗治疗已切除的高复发风险头颈部鳞癌患者的III期随机试验-NIVOPOSTOP研究(GORTEC 2018-01)
摘要号:LBA2
研究背景:本研究旨在评估在术后常规同步放化疗(CRT)基础上加入纳武利尤单抗(NIVO)治疗高复发风险头颈部鳞癌(HNSCC)的疗效。
研究方法:NIVOPOSTOP研究是国际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对照III期临床研究,入组人群为年龄<75岁、ECOG体力状况0或1分、接受手术切除的III-IVb期(AJCC第8版)HNSCC患者,原发部位包括口腔、口咽、下咽或喉,且具有高复发风险(淋巴结包膜外侵和/或切缘阳性、≥4枚淋巴结转移、多发性神经侵犯)。根据入组中心、p16状态进行分层,将患者1:1随机分配至A组或B组:A组接受常规CRT(66 Gy,同步顺铂100 mg/m2,每3周一次,共3周期);B组在常规CRT基础上联合NIVO辅助治疗共10周期。主要研究终点为无病生存(DFS)率,次要研究终点包括总生存(OS)率和安全性。
研究结果:共666例患者纳入分析(A组334例,B组332例)。中位随访时间为30.3个月。无论PDL1表达水平,B组较A组的3年DFS率均有改善(63.1%对52.5%,P=0.034),OS分析尚不成熟。两组患者对CRT的依从性相似。A组患者4级毒副反应(AEs)发生率低于B组患者(CRT后第100天:5.6%对13.1%;CRT后第9个月:0%对1.2%),治疗相关死亡率分别为0.7%和0.6%。
研究结论:术后同步放化疗基础上联合纳武利尤单抗免疫治疗,可为所有PD-L1表达水平的高复发风险头颈部鳞癌患者带来DFS获益。
一句话点评
该研究是首个在术后高复发风险头颈部鳞癌中证实辅助免疫治疗联合放化疗带来获益的研究,鉴于围手术期免疫治疗近期在相似人群中也显示出改善生存结局的潜力,未来研究重点应集中于优化免疫治疗的联合应用模式,以实现治疗获益最大化的目标。
研究标题:PD-1抑制剂特瑞普利单抗联合诱导化疗加放疗同步或不同步顺铂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DIAMOND研究):一项多中心、非劣效性、III期随机对照试验
摘要号:LBA6003
研究背景:本研究旨在评估特瑞普利单抗联合诱导化疗加单纯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方法:将非转移性T4N1或N2-3(AJCC第8版分期)鼻咽癌患者1:1随机分配至标准治疗组或豁免同步顺铂组。两组均在诱导、同步及辅助阶段接受240 mg特瑞普利单抗治疗,至多17个周期。研究设定两个共同主要终点,分别为无失败生存(FFS)率(非劣效性检验)和呕吐发生率(优效性检验)。次要终点包括OS率、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LRRFS)率、无远处转移生存(DMFS)率、毒副反应(AEs)和生活质量。
研究结果:研究共入组532例患者,每组各266例。中位随访36个月,豁免同步顺铂组3年FFS率为88.3%,而标准治疗组为87.6%,满足非劣效性检验假设。豁免同步顺铂组3年OS率、3年LRRFS率和3年DMFS率均非劣于标准治疗组。安全性结果显示:豁免同步顺铂组和标准治疗组呕吐发生率分别为25.6%(68/260)和59.8%(156/261)(p<0.001),3~4级呕吐发生率分别为3.8%和10.3%;两组3~4级急性AEs发生率分别为52.3%和63.6%,其中免疫治疗相关AEs发生率分别为5%和8.4%。与标准治疗组相比,豁免同步顺铂组的生活质量更好,包括整体健康状况、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恶心/呕吐、便秘、吞咽、性功能等评分以及头颈部总体评分,同时豁免同步顺铂组患者在放疗期间对恶心、呕吐、便秘和乏力的耐受性更好。
研究结论:对于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在特瑞普利单抗联合放化疗基础上豁免同步顺铂化疗,不降低疗效,且毒副反应更少、生活质量更高、耐受性更好。
一句话点评
DIAMOND研究“全疗程免疫、同步去顺铂”的治疗策略,实现了鼻咽癌治疗“减毒不减效”的目标,为免疫治疗与鼻咽癌标准放化疗的最佳联合模式提供了重要的优化方向。
研究标题:安罗替尼联合STUPP方案治疗初诊胶质母细胞瘤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多中心、双盲、随机Ⅱ期试验
摘要号:LBA2000
研究背景:本研究旨在评估安罗替尼联合STUPP方案[术后放疗同步替莫唑胺(TMZ)化疗,并序贯6周期TMZ辅助化疗]治疗初诊胶质母细胞瘤(GBM)的疗效与安全性。
研究方法:入组≥18岁、ECOG≤2分的初诊GBM患者,主要排除标准包括仅原发脑干、既往接受过针对GBM的治疗、IDH1/2突变或严重颅内出血。入组患者1:1随机分配至STUPP方案治疗联合安罗替尼组(10 mg/天,第1~14天,3周方案)或安慰剂组。主要终点为无进展生存(PFS)期,次要终点包括OS期、客观缓解率(ORR)和安全性。
研究结果:共153例患者接受随机分组,安罗替尼组77例,安慰剂组76例。安罗替尼组和安慰剂组MGMT甲基化率分别为32.47%和31.58%。安罗替尼组和安慰剂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27.53个月和31.05个月,中位PFS期分别为9.89个月和5.85个月(HR=0.59,P= 0.0043),ORR分别为16.88%和5.26%(P= 0.0220)。安罗替尼组和安慰剂组最常见的≥3级毒副反应为:血小板减少(7.79%对1.32%)、中性粒细胞减少(6.49%对3.95%)、淋巴细胞计数减少(6.49%对7.89%)、白细胞计数减少(6.49%对2.63%)和高血压(5.19%对0%)。
研究结论:本研究已达到主要终点,安罗替尼联合STUPP方案在初诊胶质母细胞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一句话点评
该研究初步显示安罗替尼联合STUPP方案显著延长初诊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同时安全可控,为胶质母细胞瘤的术后辅助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但目前总生存期数据尚未成熟,最终能否转换为总生存获益尚需进一步随访。
研究标题:西米普利单抗对比安慰剂辅助治疗高复发风险皮肤鳞状细胞癌:一项多中心、双盲、III期随机试验(C-POST研究)
摘要号:6001
研究背景:西米普利单抗是晚期(转移性/不可切除)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的标准治疗。目前尚无获批的用于接受根治性局部治疗后的高复发风险CSCC患者的系统性治疗方案。
研究方法:本研究入组接受手术和术后放疗的局部和/或区域性CSCC患者,且具有高复发风险,包括淋巴结特征(淋巴结包膜外侵且最大淋巴结≥2 cm、≥3枚阳性淋巴结)或非淋巴结特征(移行转移、T4病变、神经侵犯、局部复发肿瘤且具有至少1项其他危险因素)。入组患者被1:1随机分配至西米普利单抗组(350 mg,每3周一次,共12周;之后700 mg,每6周一次,共36周)或安慰剂组。主要终点是DFS率,次要终点包括无局部区域复发(FFLRR)率、无远处转移(FFDR)率、OS率和安全性。
研究结果:研究共入组415例患者,其中西米普利单抗组209例,安慰剂组206组。中位年龄71岁,84%为男性,83%原发于头颈部。中位随访时间为24个月。西米普利单抗组DFS率显著优于安慰剂组(HR=0.32,P<0.0001),24个月DFS率分别为87.1%和64.1%。西米普利单抗组FFLRR率和FFDR率显著优于安慰剂组,而OS率未达到显著差异。西米普利单抗组和安慰剂组≥3级治疗相关毒副反应(AEs)发生率分别为23.9%和14.2%,因治疗相关AEs中断治疗的比例分别为9.8%和1.5%。探索性分析显示,在PD-L1≥1%和<1%的患者中均能观察到DFS的获益。
研究结论:在高复发风险皮肤鳞状细胞癌的术后辅助治疗中,西米普利单抗是首个可显著降低疾病复发且安全性可接受的系统性治疗药物。
一句话点评
该研究首次证实西米普利单抗辅助治疗显著降低高复发风险皮肤鳞状细胞癌的疾病复发风险,且安全可控,为高复发风险皮肤鳞癌的术后辅助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有望改变临床实践。
研究标题:可切除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标准治疗基础上联合帕博利珠单抗围手术期治疗:Ⅲ期KEYNOTE-689研究的探索性疗效分析
摘要号:6012
研究背景:对于可切除局部晚期HNSCC患者,III期随机研究KEYNOTE-689显示,新辅助和辅助帕博利珠单抗+标准治疗(SOC)与SOC相比,显著改善无事件生存(EFS)期。本研究对预设的其它探索性疗效终点进行报告。
研究方法:研究将喉/下咽/口腔(III/IVA期)或口咽(p16阴性:III/IVA期或p16阳性:T4N0-2)鳞状细胞癌患者1:1随机分配至SOC组(根治性手术后行术后放疗±同步顺铂100 mg/m2三周方案)和试验组(在SOC的基础上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新辅助2周期,同步3周期,辅助12周期)。主要终点为EFS期,次要终点为安全性。预设的探索性终点包括局部区域控制、无远处转移生存(DMFS)期及第二原发肿瘤发生率。
研究结果:研究共纳入714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38.3个月。试验组(n=363)和SOC组(n=351)的3年累积局部区域失败率分别为13.4%和14.3%(HR=0.92,95%CI 0.61~1.41),中位DMFS期分别为51.8个月和35.7个月(HR=0.71,95%CI 0.56~0.90),3年DMFS率分别为59.1%和49.0%。试验组和SOC组第二原发肿瘤发生率为2.5%和5.1%,治疗相关毒副反应发生率相似(任何级别:81.4%对81.9%;≥3级:44.6%对42.9%)。
研究结论:KEYNOTE-689研究的探索性疗效终点与主要终点无事件生存期的结果一致,均支持可切除的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患者在标准治疗基础上联合新辅助和辅助帕博利珠单抗治疗。
一句话点评
KEYNOTE-689作为首个证实围手术期免疫治疗获益的III期临床研究,证实帕博利珠单抗新辅助和辅助治疗联合标准方案能够改善可切除局部晚期头颈鳞癌患者的EFS和DMFS,确立了“免疫+标准治疗”的全新围术期治疗模式。
领衔专家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孙艳 肖绍文
校译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黄州 王泽坤
翻译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孙佳文 刘玉歌
通讯员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滕悦
博士、博士后导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放疗科主任
主编《中国原发性肝细胞癌放射治疗指南》
主编《消化、头颈、胸部肿瘤放疗规范和靶区定义》系列丛书
中国医师协会放射肿瘤治疗医师分会 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放射肿瘤治疗医师分会肝癌放疗学组 组长
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 全国委员
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肝癌放疗学组 副组长
北京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 候任主任委员
北京医师协会放射治疗专科医师(技师)分会 副会长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消化道肿瘤放疗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获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在《癌细胞》(Cancer Cell)、《美国医学会·外科学》(JAMA Surgery)、《肝病学》(Hepatology)等发表论文100余篇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肿瘤的规范化诊治,个体化放疗及多学科综合治疗等。科室以“团结创新,至仁至精”为科训,通过具体项目带领全科进步,借助规范提升临床和科研水平,并努力实现肿瘤领域引领和示范作用。团队年收治新患者约5000例,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50余项,在研各类课题24项,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外科学》(JAMA Surgery)、《柳叶刀·肿瘤学》(Lancet Oncol)、《肝病学》(Hepatology)、《国际放射肿瘤学·生物学·物理学杂志》(IJROBP)、《放射治疗学及肿瘤学》(Radiother Oncol)等期刊上发表科学论文多篇,并主编了《恶性肿瘤放疗规范和靶区定义》系列丛书。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