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微创胃癌手术再进化,新桥医院完成改良单孔腹腔镜胃癌扩大根治术

2018-11-21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单孔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近日,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普通外科成功完成一例改良单孔全腹腔镜全胃+脾脏+胰体尾联合脏器切除以及食管空肠π形吻合术,为该胃癌患者顺利根治胃部肿瘤并恢复进食功能,患者术中出血仅100毫升,术后一周即出院,一个月后返院复查,恢复良好。

患者吴老师来自重庆两江新区,入院20天前出现中上腹剧痛、腹胀、恶心,经检查诊断为胃底低分化腺癌伴出血,胃底肿瘤体积已有幼儿拳头大小,同时不排除肿瘤已侵犯邻近胰腺体尾部及脾脏。按照常规,这种情况只能通过开腹手术进行探查和治疗。但50岁的吴老师一听说要在肚子上划一个,20公分的大口子肚皮上将留下一条“大蜈蚣”般的切口瘢痕,断然拒绝了手术治疗。

患者CT检查结果

为了尽可能满足患者的需求,新桥医院普通外科主任杨桦教授率领手术团队,会同影像科、病理科、肝胆科、肿瘤科等专家进行了多学科讨论、分析后,决定为其实施改良单孔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和详细的医患沟通后,该科肖卫东副主任率领手术组为患者实施手术。术中,采用自制的经脐单孔穿刺器,在患者脐部切开一个3厘米长的切口,建立经脐单孔腔镜主通道进行解剖分离,同时利用左上腹引流管做为辅助操作孔进行辅助操作。术中探查发现,患者的胃底部肿瘤已侵犯胰体尾、脾门,形成一个整块,只有进行胃、胰体尾及脾脏的联合脏器切除,才能最大程度的根治肿瘤。术者通过经脐单孔通道依次进行胃周血管解剖结扎、D2站淋巴结清扫以及全胃切除,再沿胰后间隙入路游离并离断胰体尾部及脾脏,完成包括全胃、胰腺体尾部、脾脏在内肿瘤的整块切除。此后采用术者自创并命名的SILT-π法(改良单孔腔镜下预牵拉式食管空肠π形吻合)进行消化道重建,最后通过经脐通道取出了标本。

手术现场

整个手术过程在腹腔镜下一气呵成,历时4个小时,出血仅100余毫升,术后腹部只有肚脐一个小切口和左上腹一个引流孔,患者切口疼痛感特别轻,术后当天就可以下床行走,第二天就排气并逐渐进食流质食物,第三天就自行排便,1周后患者即顺利出院。

据肖卫东副主任介绍,经脐单孔腔镜技术是近年来腔镜外科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该技术充分利用了脐部这一先天皱褶建立腔镜操作通道,极大程度地提高了腹壁美容度,也显著降低了手术创伤,完全符合当前的加速康复外科潮流。但由于单孔腔镜下胃癌手术范围大、消化道重建复杂,对设备和手术团队技术要求很高,当前单孔技术在胃癌手术特别是全胃手术中的应用仍非常受限,国际上常规开展该手术的报道极少。新桥医院普通外科团队在经过反复的临床研究和探索实践基础上,通过在经脐单孔腔镜通道建立、单孔腹腔镜下手术配合、单孔腔镜下消化道重建等多个关键环节进行重点突破,率先提出并开展了“单孔加一孔腹腔镜全胃切除食管空肠π形吻合术”,为单孔腔镜下胃癌根治手术提供了新方法。目前该技术已积累40余例成功病例,并已建立一种简易可行、适合推广的改良单孔腔镜胃癌手术技术体系,今年以来已多次获邀在包括全国胃癌大会等学术会议进行交流及手术演示。

该院普通外科杨桦主任表示,此次单孔腔镜手术在联合脏器切除上的成功尝试充分检验了科室在单孔腔镜手术创新性探索的可行性和可靠性,该技术综合了单孔及全腹腔镜优势,无需特殊器械和设备,适于推广,有望成为一种现阶段可以在临床常规开展的胃癌手术新选择。

(李春梅)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