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病为全身性疾病,主要侵犯肺组织,但全身各个器官系统皆可罹患。NTM病具有与结核病相似的临床表现,包括全身中毒症状和局部损害。在无菌种鉴定结果的情况下,NTM病可长期被误诊为结核病及支气管扩张等。NTM病因感染菌种、受累组织和器官不同,其临床表现各异。
NTM肺病是最常见的NTM病,在国外约占70%~80%,我国没有这方面的具体数据。近年来引起肺部病变的NTM菌种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主要菌种有鸟分枝杆菌(MAC)、脓肿分枝杆菌、堪萨斯分枝杆菌、玛尔摩分枝杆菌和蟾分枝杆菌,还可出现2种及以上的NTM菌种同时感染的情况。NTM肺病是慢性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老年居多,尤其是绝经期妇女较为常见。大多数患者肺部已患有基础疾病,如慢阻肺、支气管扩张症、囊性肺纤维化、肺尘埃沉着症、肺结核病、肺气肿以及肺泡蛋白沉着症等,部分患者原有脊柱侧弯、漏斗胸以及二尖瓣脱垂等,还有可发生在器官移植术后及机械通气的患者。
NTM肺病具有与结核病相似的临床表现,包括全身中毒症状和局部损害,但全身中毒症状等较肺结核病轻;还有些与其本身的基础疾病临床表现相重叠。NTM肺病的临床表现差异较大,有些患者由体检发现,可以长期无明显症状,或仅有咳嗽、咳痰等症状;胸部影像学病灶可长期无变化或病灶时好时坏。有些患者病情进展较快,出现咳嗽、咳痰、咯血、胸痛、胸闷、气喘、盗汗、低热、乏力、消瘦及萎靡不振等,胸部影像学病灶可短期进展、播散,并形成空洞,临床状况较为严重;还可侵犯胸膜和心包,引起胸腔积液和心包积液。多数发病缓慢,常表现为慢性肺部疾病的恶化;亦可急性起病。
NTM淋巴结病多见于儿童,是儿童最常见的NTM病,近年来,NTM淋巴结病也呈增多趋势。近50年来,引起NTM淋巴结病的菌种发生了很大变化,20世纪70年代以瘰疬分枝杆菌最为常见,随后被MAC所取代,近来嗜血分枝杆菌引起的NTM淋巴结病快速增长,主要菌种为MAC、瘰疬分枝杆菌、玛尔摩分枝杆菌,其次为龟分枝杆菌、偶发分枝杆菌、嗜血分枝杆菌、苏尔加分枝杆菌、日内瓦分枝杆菌、猿分枝杆菌、脓肿分枝杆菌、戈登分枝杆菌及堪萨斯分枝杆菌,在某些国家该病的发生率已超过结核性淋巴结炎;过去我国由于实验室诊断条件所限,NTM淋巴结病的临床诊断病例很少。儿童NTM淋巴结病以1~5岁多见,10岁以上儿童少见,男女之比为1∶1.3~2.0。最常累及的部位是上颈部和下颌下淋巴结,耳部、腹股沟、腋下、纵隔、腹腔淋巴结等也可受累。单侧累及多见,双侧少见。大多无全身症状及体征,仅有局部淋巴结受累的表现,无或有轻度压痛,可迅速软化、破溃形成慢性窦道,可长期迁延不愈。
NTM可引起皮肤及皮下软组织感染,引起皮肤病变的主要菌种有脓肿分枝杆菌、龟分枝杆菌、偶发分枝杆菌、海分枝杆菌、溃疡分枝杆菌等。皮肤及软组织局部脓肿多由脓肿分枝杆菌、龟分枝杆菌、偶发分枝杆菌引起,往往发生在针刺伤口或开放性伤口或骨折处。医院内皮肤软组织NTM感染也时有发生,如手术部位感染、美容感染、针灸及穴位注射造成的感染等,也多由这3种快生长分枝杆菌引起,近年来奇美拉分枝杆菌术后感染也呈增多趋势。接触海产品可引起海分枝杆菌感染(皮肤原有伤口或被海产品刺伤时),游泳池肉芽肿(皮肤原有伤口时更易引起)和类孢子丝菌病亦多由海分枝杆菌引起。溃疡分枝杆菌可引起Buruli溃疡。堪萨斯分枝杆菌、苏尔加分枝杆菌及嗜血分枝杆菌可引起皮肤播散性和多中心结节病灶,往往为全身播散性NTM病的一部分。NTM皮肤病开始表现为局部皮肤发红、肿痛和硬结,此阶段可以持续1~2年;接着形成皮下及软组织脓肿并破溃,脓肿为冷脓肿,脓液较为稀薄,干酪样坏死物较少,甚至侵犯局部骨与关节组织,造成骨质破坏;病变进展与愈合交替,此起彼伏,且长期迁延不愈。
播散性NTM病主要见于免疫受损患者,最常见于HIV感染的个体。引起播散性病变的主要菌种有MAC、龟分枝杆菌、嗜血分枝杆菌及堪萨斯分枝杆菌等。HIV感染合并播散性NTM病患者的平均CD4+ T细胞为25个/μl,血CD4+ T细胞<10个/μl的HIV感染者更易发生播散性NTM病,主要菌种为MAC。播散性NTM病也见于肾或心脏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白血病、类风湿性疾病、长期免疫抑制剂应用等免疫受损者,主要由脓肿分枝杆菌和龟分枝杆菌引起,其次为MAC、堪萨斯分枝杆菌和嗜血分枝杆菌等。播散性NTM病很少累及免疫功能正常人群。播散性NTM病可表现为播散性淋巴结炎、皮肤病变、骨病、肝病、胃肠道感染、心内膜、心包炎及脑膜炎等。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与其他感染不易区别,常见症状为发热(持续性或间歇性),多有进行性体重减轻、夜间盗汗,胃肠道症状表现为轻度腹痛,甚至持续性腹痛、腹泻不易缓解及消化不良等,不少患者可有腹部压痛及肝脾肿大等体征。
NTM可引起骨髓、滑膜、滑囊、腱鞘等骨关节炎症,其中以海分枝杆菌和MAC最常见,其次为脓肿分枝杆菌、偶然分枝杆菌、龟分枝杆菌、嗜血分枝杆菌、奇美拉分枝杆菌、蟾分枝杆菌和堪萨斯分枝杆菌。土分枝杆菌引起慢性手或腕部滑膜炎,分枝杆菌可引起化脓性关节炎,偶然分枝杆菌、龟分枝杆菌可引起牙龈炎,MAC可引起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偶发分枝杆菌引起眼部感染,林达分枝杆菌引起胃肠道疾病。
引用本文: 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20年版) [J] .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0,43 (11): 918-946. DOI: 10.3760/cma.j.cn112147-20200508-00570
查看更多